【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姑息所以养奸 陶世龙 早在1999年2月10日,中华读书报就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战争与文化研究中 心主任,副教授倪乐雄写的《孟子变成“门修斯”---学术界的耻辱》,指出由 胡宗泽和赵立涛翻译,王铭铭校对,三联书店出版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 将孟子译成“门修斯”,是: “社会剧变冲击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出版界共同酿成的一次学术浅薄 综合并发症”“实为中国学术界一大耻辱”“高等教育、学术界、出版界急功近 利造成的恶果,目前只是刚刚开始。如不予以警示,笔者深信,更大的惩罚正等 待着我们。到那时我们将目瞪口呆地看着‘孔修斯’(Confucius)也大摇大摆 走进象牙之塔。诚如是,‘我孔、孟之所痛哭于九泉’矣!。” 他还正确地指出: “孤立地看,这属小事一桩,但和‘北京大学’、‘博士’、‘北大教授’、 ‘三联书店’、‘学术前沿’这一连串头衔相对照,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什 么叫浮躁?什么叫浅薄?什么叫文化断层?‘门修斯’的诞生作了最好的注解。” “中国的历史还需中国人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和自信来解释,而这些又 都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恕我直言,没有以上素质且无丝毫国学功底, 是没有资格奢谈中西文化对话的。此次‘门修斯事件’实为中国学术界之一大耻 辱。中西文化对话的。此次‘门修斯事件’实为中国学术界之一大耻辱。” 我不知道,像这样的问题揭露出来后,北大或其社会学系和中国学术界有何反应。 但我在查找这篇文章时发现在光明网收存的孟子变成“门修斯”中,把本为“学 术界的耻辱”这个副标题改为“学术界必须关注的问题”;还有“中国的历史还需 中国人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和自信来解释,而这些又都离不开对中国文化 的深刻了解。恕我直言,没有以上素质且无丝毫国学功底,是没有资格奢谈中西 文化对话的。”这些话也不见了。不知是不是因为怕触犯王铭铭这样的“学界泰 斗”,采取的缓和措施? 我高兴地看到2001年4月27日北大教授袁行霈在北大文科大会上的讲话:《学术 的风气与学者的风范中庄严宣告》(应该是代表文科吧。因为他的用词是“我们”) “北大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我们必须郑重地承诺:在这里,不出赝品! 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 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 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北大 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我们必须凭着学术的良心郑重宣告:在这里,恶劣的学 风没有容身之地;我们必须郑重地承诺:在这里,不出赝品!” 说的多么好啊,但我不知袁教授是否注意到了将孟子译成门修斯这类问题;而 王铭铭教授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人提出。如南开大学一青年副教授指出:对王铭 铭批评由来已久,王在批评声中不断晋升令人深思(天津今晚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看来北大并未防微杜渐。像王铭铭这些问题,北大自己 本来最有条件发现,何以要等到别人来揭发?更使人吃惊的是,在别人揭发出来 和校方也作处理后,却有那么一些人不管剽窃的证据多么明显,还在那里为之辩 护,甚至剽窃成了有理。这就不免使人怀疑,这些人是否已经被纵容惯了? 在这些叫屈声中有一条,学术中的腐败到处有,比起来王教授还算“好”的, 现在是不过是赶巧被他撞上了。很可能如此,但如借以推卸责任或有怨气,实与 北大精神背离。 在高尔基《二十六男和一女》这个故事中,那二十六个生活艰难的面包师傅, 将在他们照顾下长大的一个孤女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当他们看到这个女孩在一 个军官的威胁利诱下,失去了童贞,忍不住悲痛欲绝。我理解今天人们对王铭铭 事件的关注,实出于对北大的关爱和厚望;在当今义利纷纭之际,他们希望北大 仍能成为保持着理想与良知的一块净土,而王铭铭抄袭行为的被揭露,特别是事 后北大一些人的表现,使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挫伤:难道对中国未来这一点希望 也没有了吗? 我愿今日的北大人能深察其意。对已发现的问题,应该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苏谡 的精神,决不可姑息!更决不可让门派之见蒙蔽了眼睛。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