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www.xys2.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剽窃者的型号系列 琢石   王铭铭抄袭事件被揭露至今,已经有些时日了。对这一类事情最爱发表议论 的我们却一直保持沉默,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我们一直没有 停止对此的思考。抄袭、剽窃,古今中外都有。但是,一如当代中国此风如此之 盛者,实为罕见;已经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取得相当高的地位、功成名就,还如此 大胆、大量地抄袭、剽窃者,实为鲜见;事情败露之后,有如此众多的精英们为 之开脱者,恐怕在世界学术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了!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发 人深思!   我们换了一个角度来思维——对各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抄袭、剽窃现象,进 行分类学的研究,再来看王铭铭的抄袭、剽窃行为,从其动机上看,到底属于哪 一类。下面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尽量以实证法求得的,即不是从定义出发而 是从个案中提炼出其实质性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抄袭、剽窃者的型号。显然,这 些“成果”都有现实中的模特儿,因此,一概“将真名隐去”,但事情的真实性 全部予以保留。因而与曹雪芹的“甄士隐”不同,仅仅只是“真名隐”罢了,我 们保证,我们的“学说”是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成果,决不是剽窃了世俗之风的“ 假语村言”。   1、“‘拿来’起家”型   改革开放之初,某高校一位资深的系主任参加某国际学术会议回来,向同行 们作了有关该学术会议的报告。其中有一篇非常前沿而又权威的论文,引起了与 会者巨大的兴趣。该系主任麾下的一名讲师,专门借走了这篇论文,要“细细研 读”。不久,该学科的一份杂志收到了该讲师的一篇论文,水平之高令编委和主 审者称道不已。然而,责任编辑总觉得“十分眼熟”。原来这篇稿件几乎全部是 从那篇外国学者的论文“意译”过来的,有一部分甚至是明目张胆的直译而成。   然而,该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制造类学科。而已经荣升教授的原来那名讲师, 二十年以来却只有层出不穷的“理论成果”。由于有了如此丰厚的成果,该教授 又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政治荣誉”。至此,双料“权威地位”确定,其“起家史” 被人有意无意地“忘记”了。   2、“二次加工”型   前面实例中的前半部,造就了“‘拿来’起家”型;而其后半部,将国外文 献中的精华和外国学者的学术思路通过意译的手法经过二次加工“变换”为自己 的著作,则似可命名为“二次加工”型。其最大的“创造性”在于“只抄意思” 而不直接抄文字。   3、成果独吞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上的原因,或“关系学”等等原因,某些高校或科研 单位的行政领导者并非学术上的真正的领头人。但是,在科研成果署名时,出现 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是行政领导者自己主动把自己的名字署在不享受成果 和获奖荣誉的排名次序之后,比如,中小课题的第四及其之后,大型课题的第七 及其之后,特大型课题的第十及其之后,他们的署名仅仅是“为了负领导责任”。 这一类行政领导是主流,是广大科技人员最信任、最信服的。   4、“弟子孝敬”型   “弟子孝敬”型实质上是“剥削弟子”型的好听一点的命名。一些“导师”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但是却可以通过关系“找到”课题,自己做不来,全靠弟 子们(研究生)干活。最后是“一切成果归于‘导师’”。不少研究生敢怒而不 敢言,只好私底下“毁谤”“导师”说:“不知道是他带研究生,还是研究生带 他!现在是‘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等到学位证一到手,就别怪弟子‘拜 拜’喽!”   5、“高足出名师”型   南方某最早开放的城市,涌现出一批年轻的炒期货的高手,毕业于同一所大 学的同一个系。原本是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先走了一步,尝到了甜头,于是邀请 校友们一起大干。不知就里的旁观者根据“名师出高足”的原理倒推:他们求学 的系科的系主任“必定是”“期货高手”。该城市的“期货大腕”访问该校,赞 誉该系是“期货的‘黄埔军校’”,系主任是“黄埔的校长”!而这名系主任开 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准备谦虚一番。不料,陪同前来的那几位校友想拔高出身的 门庭偏偏要印证“将门出虎子”,于是,启发老师顺水推舟地“岂敢岂敢”地“ 当仁不让”了!   6、“丐帮首领”型   某些群众性的“学术机构”,或者某些“培训班”,或者某些领导机关的“ 培训部”,经常组织许多大型培训活动。收了学员的钱(大部分是公家出钱), 少不了要编写“教材”,印发“论文和资料”。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往往任 这些“野鸡出版物”的主编,一来二往,弄假成真,“主编”就变成了“权威”, “权威”又变成了“学术带头人”。于是,什么学术头衔和高级职称就都有了。 有人挖苦这帮人是“科技、文化‘乞丐’”。大多数“乞丐”混碗饭吃,而“丐 帮首领”则名利双收。   7、“借鸡取卵”型   经常有某些领导机关、职能部门,要做一些工作研究或政策研究,还有各类 预测研究和发展研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本机关没有胜任的高级专门人才, 于是,到下属的高校、科研机构“借调”高级人才干活。事成之后,研究报告往 往由该机关主持该项工作的主管领导同志领衔署名,然后,“名正言顺”地以这 些成果作为该领导同志取得高级职称的“过硬”材料,一名“学者型的领导”由 此诞生!   8、“正当防卫”型   这种类型的抄袭、剽窃者看来最为“无辜”。他们有一些真本事,也有一些 真成果。但是,别人靠其他不正当的手腕抄袭、剽窃,甚至把他们的成果攫为己 有。由于人微言轻、身价更轻,投诉无门,干脆来一个“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 之身”。于是,他们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抄袭和剽窃比他们更低的下属成果, 还美其名曰“正当防卫”。   9、豢养枪手型   电视连续剧《徐悲鸿》中有一个不太被人注意的情节:某财主附庸风雅,在 与书画名家聚会之时,总是要拿出几幅“自己的”作品“献丑献丑”,却从来未 见他现场即兴创作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发现他的后花园软禁著一位才华横 溢但穷困潦倒的画家,那是专门为他捉刀当枪手的。   不少秘书非常类似于这位枪手,也就不在话下了。   10、“楚王伐宋”型   此典出自《墨子》的《公输第五十》。楚王准备利用公输盘制造的云梯等攻 城器械攻打宋国,墨子闻知后,前去制止,对楚王说了如下的一段话,翻译成现 代汉语是:“……有一个人,他丢下自己华贵的彩车,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丢 下自己的锦绣衣裳,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丢下自己的好饭肉食,却想去偷 邻居的糟糠。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楚王回答说:“他必定是得了盗窃病!”   王铭铭已经是中国最高学府的佼佼者,学术地位如日中天,名利双收如月盈 满,却还要去偷外国学者的余唾。看来,除了解释为“得了盗窃病”,别无他解! 但出此下策的最终目的,未必仅仅就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楚王没有 讲出来的——朝思暮想争得霸主地位,说不定还高瞻远瞩地为觎觊院士称号而提 前铺垫呢。——学科的盟主地位可能比眼前的名利更有诱惑力。 ◇◇◇新语丝(www.xys.org)(www.xys2.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