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版权贸易喜人 译著质量堪忧   何娅   自从1992年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图书的版权贸易可谓是一路凯歌、 形势喜人,翻译事业亦借此东风,有了飞速发展。但在版权贸易的繁荣背后,译 著质量却瞠乎其后了。这两者像分离的两端抛物线,后者的滞后大大制约了前者 的发展,从而阻隔了作品的传播和读者的接受,令人堪忧!南京大学博导、翻译 理论家许钧教授曾跟朋友开玩笑说,以前做翻译批评,是找误译、错译的地方, 如今翻译批评,有的书,真的要去找“什么地方译对了”?这并非危言耸听!一 些风行一时的名社名著竟也洋相百出,根本性的概念误译、学理漏洞,充斥在芜 词杂句中……以致一时谬种流转;居然,一部文学作品中原作长达几页的描写, 在中译本中竟成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个字!更为离谱的是,关公战秦琼 式时间错置、张冠李戴的常识错误也堂而皇之地频见于书端。   翻译队伍青黄不接、鱼龙混杂   翻译人才本来就紧俏,而一些出版社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大量引进版权。为了 赶着出版,只好对翻译人才降格以求。同时,翻译的稿费不高,一些真正能够从 事翻译的人,待价而沽,不愿轻易出山。加之许多经验丰富、学养深厚且极负责 任的老一代翻译家相继辞世,或年事日高,渐渐淡出译坛。年轻一代的译者虽多, 但有些人责任心不强,中文底子较薄,译作难以尽如人意。   一些译著虽约请了学界的权威、博导来译,可他们多为风头浪尖上的学术人, 往往活动频繁,冗务缠身,最终大多将译本下放给研究生,所交的译稿虽然打着 老师的旗号,却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不仅统稿工作远不到位,文风、质量亦 大为逊色。   当然,这一切不能统统归咎于青年译者,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浮躁 心态滋长,如此等等,严重影响了青年译者的成长。   翻译图书的市场严重失控   近年来中国译坛热闹非凡,经典名著重译热、外国名家文集热、社科名著翻 译热、哈佛财经管理热……一个浪潮紧接着一个浪潮,且以套书、丛书为重,急 匆匆地翻译、出版,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仅《红与黑》一书在市场上的译 本就不下十数种,《包法利夫人》有七八种,并大多因打着“名著名译”的旗号, 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然而,这众多的译本当中真正质量过关的译本到底有几种, 谁也不敢保证。有些译者比五柳先生还“不求甚解”,连字典都懒得查,以至犯 下若干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对小说开头部 分中一句简单的“play baseball”(打棒球),四个译本中译错的就有两本, 一译为“打垒球”,另一种变成了“打篮球”,令人啼笑皆非。   由于出版部门缺乏统筹安排,某些出版社为在外国文学翻译领域抢到一杯羹, 随便聘请一些笃信“拿来主义”的江湖译者,取三四本别人的译作,随意移植、 嫁接,仅凭剪刀加糨糊,就可多、快、好、省地开发各种选题。还有些人以“编 译”、“缩写”、“节译”、“译述”为借口,加油添醋,任意篡改原文。目前 报刊上的外国纪实作品,以及不少外国文学名著,都有所谓编译本、缩写本。这 一来,说它错译,他说其中有我“编”的;说它跳译,他说我本来就是“节译”; 说它杜撰,他又说我有“译”的来源。总之,这类“译作”的质量更难考核。   由上可见,译德滑坡、学术腐败、编辑不济、市场混乱已成了译界、出版界 的公害,如何有效地整治翻译图书的市场,就以上的种种问题找出解决途径?这 得依靠译者、出版社、高校、译协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抓起:   译者加强自身建设   许钧教授指出:“译德沦丧,译风不正,致使译品总体质量下降。”要提高 翻译质量,就要从根本抓起,加强译者队伍的自身建设已时不我待。而这不光取 决于外部环境,译者的内因尤为重要,译者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端正学 习态度、严谨译风,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理解力,勤用参考书,时刻做 知识的拾荒者,还要虚怀若谷,切忌“文人相轻”,“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 知识面有限,总有知识的盲点。除了翻阅字典、参考书外,很多边边角角的专业 知识还必须多请教各业内人士。即便是本专业的译者,也总有知识的盲点,多请 教、多质疑,法哲学的博士就不会把古希腊的学说经典The Digest《学说编纂》 误译成人名“迪亚士”;财经系的高足就不会一见Time,The Times,Times,就 搞不清是《时代》、《泰晤士报》还是《时代周刊》;比较文学的泰斗也不会将 “老爹”一词(pop),音译成“波普”。至于把亚眠条约搞成“豆眼条约” (求实出版社版《大国的兴衰》)、把波伏瓦的名著《第二性》弄成“《第二性 生活》”(东方出版社版《现代美国妇女》)、把“美国中部”译成“中美洲” (天津人民出版)等低级错误也会消灭不少。   此外,还要努力提高汉语水平,众所周知,译文的档次,主要不取决于外语 水平而取决于中文水平,因为中文是译文的最终表现形式。但多年来,学校里文 学史、文学作品赏析、文学翻译等课程却“门前冷落鞍马稀”,这种状况必须改 变,译者要增强自己的母语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编辑加强自身建设   译者不力,编辑也难逃其咎,时下译坛种种在学人看来可谓幼稚的错误,却 能在编辑出版的层层程序中顺利过关,除了编辑的敬业精神、编辑道德可疑之外, 主要应归因于编辑外语短腿、知识面狭窄、缺乏必要、足够的学术敏感与学术评 判力。   新近的一本学术书The Logic of Liberty《自由的逻辑》(吉林人民出版 社),仅从封面到版权页,书名中的Liberty一词就错成了Liberity,这且不说, 封面上作者的名字迈克尔·博兰尼到了书脊上就赫然地错成了博兰屁,若作者不 幸获悉,指不定会啐血而亡。这类错误恐怕不干译者啥事,责编、美编和校对在 发封面时,肯定都睡着了。像这种由于编辑的疏漏而错误连篇、令人不忍卒读的 书,在书店里却不难看见。   目前外语类图书出版的品种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外文编辑队伍建设已刻不 容缓。外语编辑首先必须有极强的职业道德、深厚的外语功底,那些集编、译、 著为一体的编辑对译稿的谬误更容易捕捉。这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作 为文化传承的担当者,自然肩负着更高的使命。   译学建设离不开编辑,编辑必须从幕后走向台前,告别缄默,重获话语权, 这样才有助于编、译之间的相互沟通、学习与成长。此外,外文编辑还需夯实编 辑基本功、肯下功夫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   出版社应加强社会责任感   出版社应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奉献精品图书为 己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甄别的引进版权,切忌一味跟风,粗放型 地引进图书,而是要有的放矢、集约化地开展版权贸易。   出版社还应认真遴选译者,注重发掘与培育翻译新人,建立自己多门类、高 质量的译者队伍,同时,还应酌情提高翻译费用,拉开不同译稿的档次。   此外,编辑作为出版社的灵魂与核心,是出版社应不惜血本、大力培育的。 一个出版社图书结构与品位往往取决于编辑的知识结构与品位,一个优秀的编辑 所带来的边际效应往往是出版社生命线之所在。   外部环境的良性推动   首先,学界该提高对翻译工作的认识。翻译家应该既是学者又是作家。但现 状是译者形如匠人,既不被学术界承认,也不被文学界认同。如今,各行各业皆 可成名成家,有作家协会、曲艺家协会、音乐家学会,而译界却只有翻译工作者 协会。对于翻译,社会上(包括出版部门)还有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翻译 很容易,个别领导还认为懂点外文就可以搞翻译。长期以来,翻译再难的作品, 翻译得再好,都不算成果,不作晋升职称的依据。且译费更是少得可怜,一年的 寒窗苦译比不上写上几个月的书评、小说来钱快、出名易,这就严重挫伤了一批 高水平外语人才从事翻译的积极性。谁还愿意守住冷板凳做这耗时、耗力却名利 菲薄的事情呢。   在我们高唱原创的凯歌时,还要给译者生存空间,还之以应有的学术地位。   为了维护译者的权益,要业内打假,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对那些急功近 利、沽名钓誉的不法译者加以处罚。奖优罚劣、逐步规范翻译市场。   建立完善的翻译批评体制   翻译批评不应当仅局限于“批”,更应着眼于“评”;反对一味追捧,也不 要凡事棒打。提倡言之有据,以理服人。呼吁媒体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翻译评论。 建议约请专家经过鉴别,推荐佳译,曝光劣作,创造激浊扬清、奖优惩劣的舆论 环境。     翻译批评体制的建立有助于弘扬翻译的学术气氛,各地译协、高校应借此多 组织学术研讨、多搞比赛,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搞“翻译擂台”、“在线取经” 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