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续揭杨雄里院士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并回应《杨雄里的学生对杨“抄袭”一事的回复》 直言 自笔者《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的抄袭等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并剖析他的 学术水平》(www.xys2.org, 2001 年12 月24 日,以下简称为《揭发》) 以及 方舟子先生《对杨雄里院士抄袭的鉴定》(www.xys2.org, 2001 年12 月25 日) 两文在《新语丝》网站上贴出后,有人提出应该揭杨院士科学论文中的问题。在 《揭发》一文中已列举杨做过许多不符合科学道德的事,怀疑杨个人的科学论文 可能也有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要搞清楚实验科学论文的科学内容是否有 问题是很困难的,要有仪器设备,有时间,有经费去重复杨的实验,并核对有关 的原始记录。 《揭发》一文中揭露的杨院士抄袭问题,在将该篇文章的英文原文和杨的中 文本全文公布后(www.xys2.org, 2001 年12 月27 日),其性质已经很清楚了。 本文将着重提供杨院士将不是他的发现说成是他的贡献,以及抹杀合作者的贡献 的具体资料,并回应《杨雄里的学生对杨“抄袭”一事的回复》(该文以下简称 为《回复》)。 I。将不是他的发现说成是他的贡献以及抹杀合作者的贡献 A。杨院士将Raynauld、Lavioletyte 和Wagner 发现的《暗压抑效应》说 成是他“率先发现的” 《暗压抑效应》是一个只在一些硬骨鱼视网膜观察到的现象。哺乳动物没有 这个现象(有关证明文献已在《揭发》一文中提供)。 Raynauld 等人发现暗压抑效应的工作是 1979 年发表的,内容包括长时间 暗适应后硬骨鱼的内层视网膜接受视锥信号的神经节细胞的活动受到压抑,以及 外层视网膜视锥足 (cone pedicule)下视锥水平细胞的突起消失(Science 204:1436-1438)。原文的摘要如下:In the cone pedicules, the digitations of horizontal cell process lateral to the synaptic ribbon disappear after dark adptation. This disappearance is correlated with the loss of color opponency and cone function shown in ganglion cell recordings in isolated retina. Cone function and color opponent responses are restored by reapplying background light.  杨是 1982 年才和 Tauchi 以及导师Kaneko 发表了一个摘要(J. Physiol. Soc. Jpn, 44:421),报告长时间暗适应后,硬骨鱼的外层视网膜水平细胞的视 锥信号也有改变(以后未见发表全文)。显然,杨等人的工作,只不过是 Raynauld 等在鱼的内、外层视网膜视锥系统(包括视锥水平细胞、神经节细胞 等)已发表的工作的补充或发展,根本不是“率先发现”了新现象或新效应。然 而“率先发现暗压抑效应”是被杨院士作为他最重要的成果在宣传的。 例证1 :在杨院士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时,将他“发现暗压抑 效应”作为生理所的主要学术贡献之一。1998年第四季度生理所上报中国科学院 院部的材料中介绍生理所《主要学术贡献》的第一项就是“在国际上首先报道视 锥信号在长时期暗适应后受到强烈压抑”。请读者注意“在国际上首先报道”这 个提法,白纸黑字,十分清楚。 这份材料现在仍在生理所的网站上(bbs.cst.sh.cn ─> 全部讨论区->序号47上海生理研究所->再开序号95-108。上述引文见序号 100)。 例证2 :《揭发》一文中已经提过,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国科学院学 部联合办公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一书杨的《自述》中写道,“率先发 现了视锥信号在暗中受到压抑的新现象”,并且用了近2/3 的篇幅来描述他“发 现”这个效应的前前后后。 上述材料都是用中文与国内读者见面的,国外了解暗压抑效应发现历史的人 是不会看到的。 《回复》只得承认暗压抑效应是Raynauld 等人在神经节细胞发现的,并说 “在杨的所有有关论文中均准确地描述了这一事实”。这与事实不符。杨自己实 验室暗压抑效应工作主要的一篇文章是用英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Effects of prolonged darkness on light responsiveness and spectral sensitivity of cone horizontal cells in carp retina in vivo. J. Neurosci. 14:326-334, 1994)。和上述两个用中文写的例证不一样的是,英文文章中不提暗压抑效应是 杨“率先发现”的了。可是尽管这项工作和Raynauld 等人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文中却既不提Raynauld 等人的工作,也不引Raynauld 等人有关的文章。 在杨院士一个人署名的下列综述中,都是将《暗压抑效应》作为他的发现来 介绍的,既不提Raynauld 等人的工作,也不引Raynauld 等人的有关文章。这些 又都是用中文在国内发表的。 例证1:《视网膜中的信息调制》(生理科学进展 22:207-211, 1991)。第二部 分第三节:视锥信号在外网状层的压抑。其中写道:“我们发现,在长时间暗适 应后,鱼类仅接收视锥信号的水平细胞(视锥水平细胞)的光反应性显着降低”。 例证2:《视网膜研究的若干重大进展》(复旦神经生物学讲座 XI:13-22,1995) 第四部分(无标题)。其中写道:“80年代初首先在金鱼上发现,其仅接收视锥 信号的水平细胞(视锥水平细胞)的对光反应性在长时间暗适应后显著降低,” 例证3:《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传递和调控》(神经解剖学杂志 11:285-294,1995) 第一部分:长时间暗适应对信号传递的影响。其中写道:“我们详细地考察了视 杆水平细胞和视锥水平细胞的暗适应行为。 ..... 视锥通路在长时间暗适应后 处于压抑状态,..... 这一现象现在文献中称为暗压抑效应。 例证4:《视网膜中信息传递和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国生理学会七十周年纪念学 术论文集25-27 页, 1996)第二部分:视锥信号在长时间暗适应后的压抑。其中 写道:“80年代初我们首先在金鱼上发现仅接收视锥信号的水平细胞(视锥水平 细胞)的对光反应性在长时间暗适应后显著降低(在文献中现常称为暗压抑效应),” 在上面摘录的这四段叙述后面,杨的都是他和共同工作者们1982 年以后发 表的文章。 B。杨院士将Mangel 和 Dowling 提出的“暗压抑效应”发生的机制也上在他 自己的账上 暗压抑效应机制的假设---视网膜在暗中释放多巴胺这一假设,是Mangel 和 Dowling 两人首先提出来的(Science 229:1107-1109,1985; Proc. Roy. Soc. [Biol.] 231:91-121, 1987)。杨院士在国内发表的著作中谈到暗压抑效应 机制,都不提此事实,不引 Mangel 和Dowling 的工作(如杨在1995 年发表的 复旦神经科学讲座;1996年发表的《视觉的神经机制》(上海科技出版社))。 却表示,在暗中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是他提出来的(见下面提供的一个例子)。 Dowling 是当前美国视网膜研究的权威,杨院士当然不希望Dowling 知道杨 在散布,鱼的视网膜在暗中释放多巴胺的假设是杨雄里而不是Dowling 等提出来 的。然而Dowling 不懂中文,于是、在九十年代中,杨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中文 和英文本之间,就出现了微妙的差别。 中文本(《科学通报》39 卷1804页,1994) 中是这样写的:本实验室最近的 结果(按:杨在这里引的是他1994 年才发表的的工作 ,J. Neurosci. 14:326) 提示长时间的暗适应引起DA (按:即多巴胺)的持续性释放。《科学通报》有 中英文两种版本,英文版的同一篇文章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0 卷 425页,1995) 刊出时,这句话被改为:Experiments recently conducted in this laboratory provided results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pposition that dopamine may be tonically released in prolonged darkness (中译文:本实验室最近的实验结果和长时间暗适应时多巴胺持续释 放的假设相符。) 中文本告诉读者的是,杨根据从他自己实验室得到的结果,提出暗适应引起 多巴胺持续释放。英文本讲的却是杨得到的结果和假设相符,不说这个假设 是杨根据他自己实验室的结果提出来的了。 C。抹杀合作者的贡献   1) 1993 年,Wu (吴), Qiao (乔), Noebels 和杨 四人署名在 《Vision Research》33:2611-2616 (1993) 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 《Localization and modulatory actions of zinc in vertebrate retina》。 这项工作包括两部份:锌在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定位以及锌的调制作用。当时杨 在美国吴淼鑫教授实验室工作。锌的染色定位用的是 Timm 法,是由 Noebels 实验室工作的乔做的。文章一共给了两个图,第一张图就是锌的染色定位照片。 杨在他的综述《视网膜研究的若干重大进展》(复旦神经生物学讲座 XI:13-22, 1995)中写道:“用 Timm 方法证明,Zn 确实存在于光感受器末梢”。后面引 的就是 Vision Res. 的这篇文章,可是作者变为只有吴和杨两人,杨由原来的 第四作者变为第二作者,乔和Noebels 两人的名字被杨删掉了,两人的贡献被一 笔抹杀。不仅在这篇综述中,杨在他的其它著作中引用这篇文章时,也删掉乔和 Noebels 两人的名字。如在杨写的《视觉的神经机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等的参考文献中列出本文时,作者也只剩下吴和杨两人。杨删掉乔和 Noebels 两人的名字都是发生在他的中文著作中。Noebels 不懂中文,乔则人在 美国,都不易知道。   2) 杨抹杀合作者贡献的行为,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持续干了许多年。例如 杨和他的导师等在1982 年1983 年发表的两篇文章(Jap. J. Physiol. 32:399-420, 1982;Vision Res. 23:371-380, 1983)以及九十年代初,杨和他 国内共同工作者们发表的一篇文章( Vision Res. 30:993-999,1990) ,都引用 了杨等人1977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9:25-36)。该文的作 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杨雄里、李震元、施文龙,厦门大学的郑微云、 黄玉霖以及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潘家模。这是一项联系海洋灯光捕鱼的工作,可 是在引用时,厦门大学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三位共同工作者的名字都被抹掉了, 只剩下杨雄里、李震元、施文龙三人,后面连“等”字都未加。  杨院士抹杀合作者贡献的例子,仅是笔者注意到的就还有不少,暂不在此一 一列举。 II。杨院士在《自述》中编造学历的问题 在《揭发》一文中揭露的是杨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 中编造了学历。 《自述》 357 页上是这样写的:“1980~1982 年在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进修, 获学术博士”。这段话只能理解为他得到了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NIPS) 的学术 博士学位。《回复》证实了杨并没有被 NIPS 授予博士学位。杨的学位是日本静 冈大学授予的。 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比静冈大学有名得多,杨在他的《自述》中讲到他的学 位时,只字不提授予他学位的静冈大学,却提了一个并没有授予他学位的日本国 立生理研究所。杨为什么这样写,《回复》中没有说,只是说在杨的C.V. 中均 标明:1982, Ph.D. Sizuoka University and NIPS。要知道,能象你们那样知 道杨院士C.V.内容的人是不多的,而《自述》却是公开发行的,读者远远超过你 们几位,而他们看到的却是“在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进修,获学术博士”。 笔者两次揭露的杨院士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中,抄袭以及将不是他的发现说 成是他的贡献并上报科学院的严重性,自有公论。其它行为,孤立地拿出其中某 一件来看,或可找出某种解释,或认为不过是小错误。然而,科学工作者起码的 学术道德是诚实和实事求是。一个人长期地、持续地做了许多不诚实,不实事求 是的事,难道还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科学道德品质是怎样的吗?何况笔者只是翻阅 了杨院士著作的一部份,就发现了这许多问题。 小结:仅就前一次和本次的揭发,杨院士至少已经违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道德自律准则》的第三条和第五条。 III。杨院士的学术水平 《回复》说杨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他合作的工作上。他合作的工作有在国内、 有在国外做的。下面是他在国内的工作,包括和人合作的工作,被同行引用的次 数。资料得自http://www.webofscience.com (2001年9月)。 作者 发表刊名 引用次数 Yang, X.L. Scientia Sinica B 30:33-43 (1987) 0 Yang, X.L. Scientia Sinica B 30:131-140 (1987) 0 Yang, X.L. Kexue Tongbao 33:769-774 (1988) 0 Yang, X.L.,Fan, T.X.,Li, J.D. Vision Research 30:993-999 (1990) 1 1991 成为学部委员(院士) Yang, X.L.,Fan, T.X.,Li, J.D. Sci. in China B 34:611-619 (1991) 0 Yang, X.L.,Xu,L.W. Sci. in China B 35:1079-1084 (1992) 0 Wang,H.L.,Wei,J.Y.,Yang,X.L. Chinese Sci. Bulletin 39:158-161 (1994) 0 Yang,X.L.,Fan,T.X.,Shen,W. J. of Neuroscience 14:326-334 (1994) 12 Wang,H.L.,Wei,J.Y.,Yang,X.L. Chinese Sci. Bulletin 40:422-426(1995) 0 Ye,B.,Yang,X.L. Science in China C 39:251-257 (1996) 2 Wang,H.L.,Yang,X.L. Science in China C 39:258-266 (1996) 0 Bing,Y.E.,Du,J.L.,Yang,X.L. Science in China C 40:71-78 (1997)  0  Wei,J.Y.,Yang,X.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341-344 (1997) 0 Yuan,L.L.,Yang,X.L. Science in China C 40:128-136 (1997) 0 Han,M.H.,Li,Y.,Yang,X.L. Meuroreport 8:1331-1335 (1997)   5 Zhang,D.Q.,Yang,X.L. Brain Research 759:160-162 (1997)   0 Zhang,D.Q.,Yang,X.L. Brain Research 792:319-323 (1998)   2 Lu,T.,Shen,Y.,Yang,X.L. Neuroscience Research 31:123-135 (1998) 3 Li,P.,Yang,X.L. Neuroreport 9:2875-2879 (1998)   1 Shen,Y.,Yang,X.L. Neuroscience Letters 259:177-180 (1999) 2 Shen,Y.,Lu,T.,Yang,X.L. Neuroscience 89:979-990 (1999) 3 Zhang,J.,Yang,X.L. Neuroreprot 10:1833-1836 (1999) 2 Li,P.,Yang,X.L. Neuroscience Letters 269:75-78 (1999) 1 Han,M.H.,Yang,X.L. Neuroreport 10:2593-2597 (1999) 2 Zhang,D.Q.,Yang,R.,Yang,X.L. Sci. in China C 42:395-400 (1999) 0 Yang,X.L.,Shen,Y.,Han,M.H. Chinese Sci. Bulletin 44:1548-1556 (1999) 0  Du,J.L.,Yang,X.L. Chinese Sci. Bulletin 44:1737-1743 (1999) 0 Shen,Y.,Zhou,Y.,Yang,X.L. European J. of Neuroscience 11:4233-4240(1999) 0 Xu, H.P., Yang, X.L.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51:493-497 (2000) 0 Zhao,J.W., Du,J.L., Li,J.S., Yang,X.L. Glia 31:104-117 (2000) 1 Du,J.L., Yang,X.L. J. of Neurophysiology 84:666-676(2000) 2 Han, M.H., Shen, Y., Yang, X.L. S. in China C 43:526-534 (2000) 0 web of science 中没有杨1987 年以前国内的工作。杨在2001 年发表的工 作,考虑到发表时间不长,可能引用杨这些工作的文章还未发表,因此未列入上 表。 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杨在国内的工作,除掉发表在 J. Neurosci. 上那 篇延续他先后在国外两个实验室参与暗压抑研究,被引较多外,基本上都没有引 起同行的注意。 《回复》说“把在国外和国内的工作截然区分开来,在衡量一个人的科学贡 献上似无特别的意义”。笔者认为,这样区分,在衡量一个人的科学水平上是很 有意义的。一位有水平的科学家,当然具有独立提出并解决高水平课题的能力, 决不会象杨院士那样,只有去国外活跃的实验室,和有能力的科学家合作,才能 做出比较重要的工作。 杨院士的弟子们提出了一些资料作为杨院士“在有关领域研究水平的证据”。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些资料。 1) 《回复》说“80 年代以来杨和合作者曾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约50 篇”。网上还有人提出,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考虑杨的 科学水平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何况杨还在《Science》上发表过文章。 衡量一个人的科学水平是他发表的文章的质量,而不是文章的数量。虽然杨 主要的科研时间是在国内,可是杨二十多年来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约50 篇 文章中,只有约1/3 是在国内做的。它们被引用的情况已在上面列出。 《Science》上的确曾有过有杨署名的一篇文章,不过那是十三年前,他在 美国吴淼鑫教授实验室工作时,和吴共同发表的(Science 244:352-354,1989)。 杨成为院士已十一年,十一年来再也没有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过 文章。是否国内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水平就是这样的呢?远不是这样。先看一个三 十多年前的例子。在《揭发》一文中已经提供神经科学家邹冈和张昌绍院士1964 年在国内杂志发表的,国内做的工作(中国科学 13:1099) ,到1992 年为止, 已被引用超过155 次,成为citation classic (见Current Contents, Life Science 35[30]:11, 1992)。当时如果允许将文章送到国外发表,无疑,这样高 水平的文章,不论是《Science》或《Nature》,都是求之不得的。再看新近的 例子,一个多月前,在《Science》(294:1543-1547, 2001)上发表了一篇神经科 学家郭爱克教授和他的共同工作者的文章,是他在国内实验室的工作。郭爱克教 授现在还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生命科学的其他领域中,在《Science》或 《Nature》发表国内工作的例子就更多了,如一个多月前刚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 士张永莲,去年春天就在《Science》(291:1783-1785, 2001)上发表了她在国内 实验室的工作。 2) 《回复》说“2001 年杨在《Prog. Brain Res.》(131:277-294) 发表长 篇论文,概述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是杨院士的弟子们没有告诉读者,这一 卷《Prog. Brain Res.》的性质。这一卷是为庆祝 Dowling 65 岁生日出的专 集。2000 年8 月, Dowling 的学生以及曾和他共同工作过的人们,举行了一个 报告会,为Dowling 祝寿。会前向曾和Dowling 共同工作过的人徵稿,杨院士曾 去Dowling 实验室工作过。会后集合收到的五十多篇文章,包括没有在会上报告 的,出了这一卷。     3) 《回复》说“杨在1992 年曾与日、美、意等科学家联名申请 International Hua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Organization 研究基金, 获准资助。”这个基金是日本设立的,目的是资助国际合作的基础研究。申请人 的国籍有限制,中国人不在内。该基金会的申请通知刊登在科学杂志上(如 《Nature》368:April 21, 1994)。杨可以作为这项基金资助的工作的合作者, 却是不能作为申请人的。 杨院士的弟子们,从《回复》来看,你们对许多情况并不了解。 最后,笔者送给杨院士的弟子们一位古哲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