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有计划”的隐性学术腐败及其目前的存在形态 枯炎居士 关于吴征杨澜诚信或作假的问题,这几天网上已炒得沸沸扬扬。"无商不奸"的说法不无偏颇, 但也道中了这一类人"从商"的特点。原想吹吹牛、造造势,(misleading)蒙蒙国人,然而蠢到 了有明显的把柄被人拿,想再弄"几桶金"就不大容易了。 令人诧异的是,这类奸商行为,不 止一次地发生在以"学术为本,追求科学真理"的学术界,不止一次地发生在"科学家"、乃至身 居高位的"科学家"身上。人们不禁要问,从"商"到"学",我们的中国怎么了!方舟子大意"没有 希望所以无所谓失望"的话 [1],让木纳先生"想到了杨过的黯然消魂掌"[2], 笔者何曾没有这 样的黯然悲怆之感呢! 若科学家如小奸商般吹牛作假、误导公众,骗取点小经费 ,虽然人皆不肖,明显是 学术腐败,也很容易被揭露,危害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出现可以与垄断商业行为相比拟的, 带有政府组织特征的学术腐败,对中国学术的危害就不可估量了。然而,这种有计划的隐性 学术腐败,正在中国学术界和科技界蔓延。目前,随着国内科技投入的增加,各种大"计划"、 大"工程"、 大"项目"名目巧立,花样翻新,业已成为有计划的隐性学术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学术垄断和学术"寡头"也应运而生。此类垄断性的学术腐败来头极大,借"国家"和"集体"的 名义,大有黑云压顶的势头。最近,方舟子被围攻和《科学时报》发表杨池明拙劣的文章[3], 就是有这种垄断性的学术腐败在作祟。因为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对于学术"寡头"及其可怜的依 附者们,无疑是一种"断粮""砸碗"的正义行动,虽然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这种本应"断粮""砸 碗"的事,不可能真的发生。 作为笔者以前《警惕灰色地带的隐性学术腐败》[4]的补充,本文以下将不点名(由于笔 者与国内学术界的渊源)地涉及国内的一些具体事例。这些具体事例是真实性,读者可以通 过国内的学者或其他的方式加以求证。 为了加速"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年轻科技队伍 ",中国科学院决定从一九九 四年开始实施"百人计划"。通过200万的研究经费和超常的生活、工资待遇,也吸引了一些尚可 称为"人才"的人回国,其动机以及头两年的效果还是说的过去的。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没两年 就大走其样了。由于是大"计划",名额分到了各个研究所,为了200万白花花的银子,"有奶就 是娘",引进的"人才"再也不称其为人才了:有的在国外连为老板打工的位置都找不到,有的发 表的不怎么样文章只有三两篇,有的甚至博士学位还没拿到,居然通过"百人计划"、成为中国科 学院的正研究员,甚至成为所级领导或首席专家。这样引进人才的成绩,是无法向国人和中国国 务院交代的,于是乎,便偷梁换柱,科学院自己擅自修改标准、修改名目,把"能指挥和带领科技 人员在国际前沿拼搏和出色完成重大科研任务""从事基础研究的应已做出了国际水平的工作"的高 标准,改为"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的似是而非 的低要求,把"百人计划"主要部分改为"引进国外人才" 计划,可谓名正言顺[见http://www.caspe. net. cn/policy/pd1030.html]。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今年总结时,也不得不说,已引进 的"百人计划"人才,大多相当于国外的博士后。可见中国科学院自己,也变相地承认了"百人计 划"的实质性失败!笔者真诚希望,这个政策的制定者和受益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你的成绩和水 平,是否对得起纳税人200万白花花的银子,这可是十几个"希望小学"和500个下岗工人一年的生 活费呀! 此类隐性学术腐败的第二个特征,具有明显"内外勾结"的奸商特征。这些年,一些研究所和大学 光顾吹牛了,真正意义下的优秀研究工作自然就没有多少了。但花了国家和人民的大量钱财,总的 有个说法吧!这类"战略科学家们"对科学本身并不在行,想点花招蒙混国家和人民却极为轻车熟路。 于是乎,各种冠以"国际"字样的"XX 中心"如竹后春笋,应运而生,把那些想"回家看看"的、在国外 混的可以的哥们重薪请回(很多海外哥们儿在国内的薪水不低于欧美),无须实质合作,只是写文 章挂挂名字。于是乎,国内的哥们交差了,海外的哥们实惠了,"重大成果"出来了,院长、部长高 兴了,上上下下真是皆大欢喜。但问题是,这种打"擦边球式的作假",对中国科学的进步真的有帮 助吗?特别是,那些"杰出"的海外华人们,请把自己的动机和李政道,杨振宁和陈省身们的赤子之 心比一比,你们这种无原则的"商业化合作"正常吗?(需要声明的是,即使旅居海外,笔者对那些 真心与国内合作、促进中国科学发展的新一代海外游子也仍然心存敬意)。 在所有隐性学术腐败的案例中,最为祸国殃民的是那些在各种大"计划"、大"工程"和大"项目"运 作中滋生出来的学术腐败。本来,八十年代以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为标志,中国科 学研究项目的设立和经费的投入,已逐渐走向一同行评审为主的国际化、科学化的决策过程。然而, 最近几年大"项目"越来越多,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乐此不疲。一些品行不端的"科学人",打 着"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的旗号,骗取项目经费,形成学术寡头和学术垄断,严重破坏了自由的学 术气氛和正常的学术竞争。于是乎,就有了坐几千万、却连具体工作都不会做、常犯低级错误的"学 术带头人";于是乎,就有了既无实际意义、又无科学价值的"某年中国科技进步十大成果"之一、二; 于是乎,就有了用业内人士不齿的"费品"骗取的院士头衔。林林总总,这些投入-产出比很小的大"工 程"和 大"项目",对中国科学发展贡献甚微。它不仅不能望 "两弹一星" 等真正意义下的大工程、大项 目之向背,甚至产生了新的"学霸"、有极坏的负面影响。我衷心地希望那些身居高位的科学家们能自 省、自律,对得起国家、社会乃至科学的良心。请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认真地思考网友阿东先生的 话:"我不理解的是有些人,甚至都到院士了(尽管我也认为现在的院士已经掉价了),在中国,有 这个地位,根本用不着去"行骗"就可过得很好,为何不做一些"不脸红"的事。" Reference : [1]方舟子,《以"科学"和"爱国"的名义--学术腐败在中国, 新语丝电子文库 11/20/200111/19/2001 [2]木纳,《也说学术腐败不可避免》新语丝电子文库11/19/2001, [3] 杨池明,文化创新刻不容缓,《科学时报》2001年11月29日 [4] 枯炎居士《警惕灰色地带的隐性学术腐败》新语丝电子文库,11/18/2001 [5] 阿东,《谈国内学术腐败越来越厉害》,新语丝电子文库,11/20/2001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