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海南教师12年学术维权路 惟愿学界天下无贼 2009年09月21日海南日报    “别人说我是个怪人,那是因为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弯腰,越是在困难面前 越会昂起头。” 正是凭着这股知识分子的“傲气”,黄珂十几年来对学术剽窃 穷追猛打。一路走来,黄珂最大的感触是,在中国维护知识产权,挑战的不光是 剽窃者的个人利益,更是某个以“抄”为生的群体利益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 学术传统。   晚霞缕缕,洒在海南大学教授楼的墙上,年过七旬的黄珂,穿着立领中式衬 衫,腰板挺得比年轻人还直。   “别人说我是个怪人,那是因为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弯腰,越是在困难面前 越会昂起头。”正是这股知识分子的“傲气”, 文革时期黄珂被关在牛棚里, 依然保持着一股“神气”;十几年对学术剽窃穷追猛打,至今仍期待“天下无 贼”。   黄珂说,9月18日是他退休后最高兴的一天,经过12年的维权,3起剽窃其著 作《素描教学》的官司终告一段落。就在这一天,《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海口中 院公告,责令辽宁美术出版社及《素描》3作者公开道歉。   12年维权路,3次抓到“学术贼”   黄珂16岁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叶浅予、黄永玉等名家,多年从事绘画 创作和美术教学。由他主讲的“素描”与“水彩”76集电视系列讲座,从1990年 至今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   1987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执教的黄珂,经过潜心研究,独创性地把世界美术 史与中国素描史、造型理论相结合,采用分析学和比较学的研究方法,突破当时 的理论禁区,撰写了《素描教学》。该书在美术史界被誉称 “弥补了我国素描 理论的学术空白”。   1992年底,作为海南省首批引进的高校教授、硕士生导师,黄珂由湖南师范 大学调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   1997年,黄珂第一次发现《素描教学》被剽窃。学校开学时,他偶然间翻看 学生即将使用的教材,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素描》一书。刚看目录就 觉得似曾相识,打开正文,发现第一句话好像就是自己书里的,他接着往下翻, 但是越往下翻,心就越往下沉,最后惊出一身冷汗。   他借回这本书,对照自己的《素描教学》,逐字逐句地检查,并用红笔把与 《素描教学》内容相同的地方划下来,不一会儿,几乎半本书都变成了红色。统 计的数字吓了他一跳,这本教材剽窃的文字竟多达5万字。黄珂说,他只能用震 惊来形容看到那本书的心情。他没想到,这本由该校艺术学院副教授编著,并成 为全国教材的书竟是“小偷”。   几天后,黄珂给那位副教授写了一封充满火药味的信,严正抗议并直言对方 比扒手更恶劣。随后,黄珂又亲赴对方所在的城市讨说法,黄珂的到来令那位副 教授紧张万分,在铁证面前他承认了剽窃,并愿意赔偿损失5万元。   但黄珂并没有高兴多久,接二连三的剽窃事件让他应接不暇。   2001年,黄珂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素描概 论》。仔细阅读之后发现,《素描概论》和《素描教学》相似的文字近万字,尤 其是《素描概论》的关键理论,也和《素描教学》如出一辙。   而该书的作者是我国绘画界的一位重要人物———西北某大学退休教授王某, 时年70多岁,曾从事30多年素描教学,在中国绘画界和教育界有很大影响。   第二次发现《素描教学》遭他人剽窃时,黄珂显得理性了许多。他首先修书 一封,对王某的剽窃行为提出抗议,但王某断然否认。这种情况下,黄珂断然拿 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此案经海口中院最后认定,《素描概论》抄袭了《素描教学》。黄珂因而胜 诉,一审判王某赔偿6万元。   就在把王某告上法庭不久,黄珂在学校图书馆又发现了第三本剽窃书籍:辽 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材料与技法丛书》中的《素描》一书。逐字逐句对照检核, 这本5万多字的书竟有2万多字照搬自《素描教学》。   2002年1月4日,黄珂教授委托律师将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著者告上海口市中 级人民法院,要求出版社和编著者立即停止对自己的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 并赔偿人民币10万元。2004年,经过一审和二审,法院最终判定侵权成立,由3 名该书编著者各赔偿1 万元,辽宁美术出版社赔偿黄珂0.5万元,并在全国发行 的公开刊物上刊登道歉启事。   “《素描教学》这本书出版十几年中,其中的观点不是受到学界内批判的研 究、有益的补充,而是屡屡遭受粗劣的剽窃,我很痛心。”   更让黄珂痛心的是,这些国内著名的出版社和作者,只赔钱,却并不愿认错, 事情一拖就是5年。直到今年全国清理执行积案中,海口中院通过强制执行,最 后在《中国青年报》以公告的形式,责令其停止侵权,赔礼道歉。   高校老师更应坚持学术操守   黄珂回忆带硕士生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将自己的学 术著作给学生们,让他们找错,让他们提出批评意见,“在我的学术著作中,他 们哪怕是找到一些立意或者语句等小错时,我也会感到莫大欣慰,因为他们在思 考,我不需要他们跟我的意见一致,我只是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引路人,我不需 要他们对我随声附和,而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些独立见解。”   黄珂很欣赏一些国外的治学传统,比如日本、美国和欧洲很少发生学术剽窃, 这些国家给新生的第一课,就是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的知识,尊重别人的创造, 指导学生写作学术论文的规范。   黄珂说他带过的学生中,没有发现过学术剽窃的行为,但是假设他发现自己 的学生中有学术剽窃的,他不会像对待高校的教授那样,将他们起诉到法庭,而 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因为他们是可塑的。”   黄珂认为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青年向往的圣殿,做为高校的老师, 责任更大,所以首先要自己做到学术严谨,之后才能说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惟有这样,国家才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   坚定维权决不宽恕“学界扒手”   黄珂教授说,他一生最怕麻烦,但身为知识分子,最容不得学术的腐败。他 认为,知识分子就得对知识负责,对自己的良知负责。所以,这几年老打官司, 他也咬牙顶上,因为他要清除学界“扒手”,纯洁学术氛围。   出于对学术腐败的痛恨,黄珂对侵权人紧追不舍,然而不仅有侵权人在法庭 外劝他“学学雷锋”,还有黄珂的同事和朋友劝他“别逼得太紧”,要他“得饶 人处且饶人”。因此黄珂说,十几年的维权路上最大的感触是,在中国维护知识 产权,挑战的不光是剽窃者的个人利益,而是某个以“抄”为生的群体利益和 “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学术传统,这一点甚至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此更 需要有人站出来,打破这一成规。   黄珂更为无奈的是,经济窃贼被捉到后便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学界扒 手”往往披着教授、学者的外衣大行剽窃之道,最终多是双方讨价还价后赔钱了 事,侵权人的待遇、地位、职称等并未因此伤筋动骨。   对于被剽窃研究成果的人,黄珂主张应该拍案而起,收集证据,主动拿起法 律武器,聘请专业律师,对剽窃行为予以彻底追究。为此,黄珂说,他非常感谢 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省内著名律师王崇敏教授,如果没有王崇敏在法庭上的出 色表现,也不会有满意的判决结果。   近几年来,网络媒体披露出很多论文造假、学术剽窃案,涉及到院士、知名 教授,这让黄珂十分痛心,他将这些侵权事件,归结为学术界的浮躁和学术创新 意识淡薄。   黄珂说,“决不宽恕”是他历来对剽窃者的态度,他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学术 腐败的问题,更多的人站出来打击学术腐败,让寄生于学术剽窃的人无处容身, 让维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使学术环境从“天下少贼”到“天下无 贼”。   海南日报记者:《素描概论》一书的侵权之争波及全国,有媒体称你是学术 打假的急先锋。对此,你如何评价?   黄珂:一本冷门的学术著作,出版后被引用就很不错了,可竟遭他人多次剽 窃侵权,侵权量合计达10.5 万册,是2002年案发时中国最大的学术著作侵权案。 当年,《海南日报》率先用整版进行报道,后来新华社将此案又写进了供中央首 长参阅的大参考,较早揭露了高校学术腐败,对社会影响巨大。   海南日报记者:学校学术腐败原因,你有何个人看法?   黄珂:高校学术腐败原因众多,但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高校现行机 制是官本位而非学本位;二是每个剽窃者不是不懂法,而是急功近利心存侥幸, 因为积重难返漏网之鱼不在少数。   海南日报记者:对于学术腐败,有没有根治的办法?   黄珂:治本的道路会很漫长,但目前至少有办法可以治标,起码可以制止。 评副高职称不难,难的是正高。让高评委评审活动公开、透明,真正置于公众监 督之下,这样谁也不敢作假,谁也不敢做人情,这些学术小偷也就没了藏身之地。 (文 刚 丁静) (XYS20090923)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