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乔方利利用媒体进行虚假宣传的铁证   作者:辛海子   4月25日我首次撰文质疑乔方利利用媒体进行虚假宣传。质疑点概括为一句 话就是,他声称破解了世界难题(参见他们报道的标题)。他们泡制的系列报道 的核心内容就是(这句是他们相关报道中的原文):“他所带领的课题的组在国 际上率先建立的“海浪—环流耦合理论”震动了国内外物理海洋学界。”全文见 (http://news.sohu.com/20060611/n243670066.shtml)。乔4月27日回应说, 他不喜欢媒体语言,但他再次确认“报道实质内容还是属实的”。我们无法准确 知道他所谓“报道实质内容”是指什么,但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能领悟到其中 三点内容:(1)他们建立了海浪—环流耦合理论;(2)他们“率先”提出了该 理论;(3)他们的这个成就非常了不起的,也就是说,是属于世界难题级的, 或者说是震惊中外同行的。以下我找到了一些铁证,证明这三点是不成立。这个 铁证并不难找,可以说得来并不费功夫。乔4月27日的回应文章列出了承载他伟 大思想的两部光辉著作,其中第二部著作第一章的引言部分的最后一段就是这个 铁证。我概述一下该段大意,如果觉得不详,请查阅原文。   他在该段的前文说,传统的方式得出的海洋上层混合是比实际值严重偏小的, 因此要考虑波浪诱生的混合。在这段里他说,考虑波浪诱生的混合是与传统方式 完全不同的方法。他列出了6篇论文曾经研究过海洋表面的波浪对海洋混合的贡 献,也即波流相互作用理论。他说,这些人的工作改善了一些结果,但上层混合 的穿透深度还是仅仅几米,不够充分深。他说这项工作很难,但这个难题最近已 经部分地被Mellor(2003)解决。他说,随着新方法不断出现,上层海洋混合不充 分的问题会进一步改善,而他们在该段以下部分要刊出的就是一个该类型的研究 工作。   (2) Fangli Qiao, Yongzeng Yang, Changshui Xia and Yeli Yuan, 2008. The role of surface waves in the ocean mixed layer.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7(3):30-37.   Following a totally different approach,some investigators(Mellor and Blumberg,2004;Mellor,2003;Burchard and Karsten,2001;Stacey, 1999; Terray et al,1996;Craig and Banner,1994)have studied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waves to oceanic mixing and on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theories.While these studies have shown some improvement in simulated ML,SST and surface currents.the surface wave effects are mostly limited to the top few meters without sufficient vertical penetration. To represent the vertieal distribution of the wave effects in the three 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s is a difficult problem;yet it is essential in resolving the mismatch of scales between the wave and current motions.This dificulty was partially solved recently by Mellor(2003),who derived a set of three-dimensional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equations, with the joint production of turbulence by currents and wave interactions rather than acting separately.As promising as this new approach appeared,the new turbu1enee production term was left as a future task. In this not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precisely such an effort.   乔为什么要在专业刊物上如此“诚实”,而在面对广大非专业的读者却是另 一番面目呢?难道是通讯员的马虎?以一个对湍流和波流相互作用有深刻理解和 对海洋数学模型开发研究有深厚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判断告诉大家,乔甭说理论, 就是那个参数化方案也是根本站不住的。他不“诚实”,根本不可能发表。也许 您会说乔的论文不是在GRL这么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吗?不错,GRL一直被公认 是该领域几个顶级刊物之一,但并不表明GRL就能幸免不出少部分垃圾。我有充 分的理由质疑乔所给出的参数化方案的合理性。以下为专业讨论,非专业读者请 谅解,其实到这里我这篇文章可以结束。   乔GRL2004的论文(以下称“乔文1”)提出他的参数化方案后,为了说明该 方案的优越性,他用POM模式做对比计算。问题就出在乔的研究组从来就没有真 正掌握和熟悉POM模式。请看乔文1的FIG3的C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模拟出上混合 层,20米以上海洋温度垂直竟然相差6度。哪一个全球模式有如此拙劣的表现? 这完全是外行操作的模型的结果。   我告诉乔方利吧,你们的湍流闭合子模式完全没有起作用,很可能你们的风 应力没有进入湍流闭合子模式。也可能你们故意使它失效,以此显示你们新方法 的效果。   谢尚平,林霄沛,吴召华三位同行,你们实名站出来辩论的精神是值得肯定 的。我提一个问题咱们一起来讨论好吗?乔文1把海流看作环流,湍流和“波浪 诱生湍流”三部分,但“波流相互作用的所谓波浪辐射应力”却完全线性相关于 环流流速的切变率(见乔文1,EQ7),而我们知道“流湍(通常)应力”也是线 性相关于环流流速的切变率。两个线性相关的迭加还是线性相关,原来的表达完 全可以包含拆分后的效果。也许你们会说两个表达式的长度尺度不一样,没错, 是不一样。湍流长度尺度由湍流能量方程给出,“波流相互作用的所谓波浪辐射 应力”的长度尺度由波浪能量方程(见乔文1,EQ13)给出。请问两部分能量之 和是多少,来自哪里?不都是来自风能嘛!这种划分能有意义吗?如果要划分, 还可以分成分子布朗运动,小尺度湍流运动,波浪运动,中尺度涡运动。另一种 哲学观点是把运动分成两个尺度,就是数学模型网格能够分辨的运动和不能分辨 的运动,由此产生亚网格参数化。当然,理论上两种哲学观点都有可行性。但绝 对不是,也完全不可能出现乔文1的EQ7。论文如果是我审稿,我一定会枪毙!   不仅是理论上没有意义,而且实际效果也没有体现任何意义。他们给出了国 际日期变更线上的所谓“波浪诱生混合强度”的深度分布(见乔文1,FIG3和 FIG4)。肉眼都看得出来,该分布与浪高基本线性相关,或线性相关迭加小部分 弱非线性,也可以推断,该分布与风应力和风能量基本线性相关,或线性相关迭 加小部分弱非线性。直接用四五十年前最原始的风速参数化表达的垂直混合就能 达到这个效果。   谢尚平,林霄沛,吴召华三位同行,如果你们的工作果真得益于乔的伟大理 论的话,那么恳切地请求你们试一试四五十年前最原始的风速参数化表达的垂直 混合。现代的海洋环流模型(如ROMS)有多种参数化方案可供选择。你们如果有 进一步的疑问,请发邮件给我。我把问答整理好之后,再请方先生一次性刊登出 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能告诉你们我的邮件地址,所以麻烦方先生帮忙 转发。   对了,我们可以这样质疑乔方利:你的两篇论文都仅仅与POM模式(其中只 有一种参数化方案,可惜你们也没有正确用起来)比较,为什么不多做几个模式 对比计算? (XYS20090530)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