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三篇关于“超高薪”进龟的文章   作者:陈安   “三姓家奴”吕布之重归吕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如是大过,须改正方可。下列故事言及此理。   话说三国时之吕布,在外学得满身本领,回望吕家,发现亲爹一猥琐男也, 怎适合再做“长相英俊”、“满腹武功”之新吕布之爹?好生发愁。   适逢乱世,英雄总有用武之地,刚巧临郡丁原颇有些野心,困于“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闻得吕布为换爹之事惆怅,派人前来打探,“若赠君锐利兵器—— 方天画戟,再送盔甲一副,饷银多多,则计将安出?”   此说正中吕布下怀,遂应之。反出吕家,就此成了丁家义子,对丁原则以 “父”相称。   自有吕布,这丁原自是得意非常,乃至敢与手握大权之董卓争一高下。   董卓那老花眼亦非寻常,见丁原背后这一英俊小将乃可居之奇货,托李儒等 人,想方设法去将其收入囊中。   此时,吕布正缺一宝马良驹,而赤兔马闻名海内,恰在董卓厩中,“舍不得 赤兔,套不住吕布”,见此诱饵,吕布大喜,然用何等理由摆脱丁原遂成问题, 李儒劝道:“他本姓丁,你本姓吕,有何相干?”吕布闻言大悟,戟刺丁原,拜 于董卓门下。   董卓因此赤兔良驹,而成吕布之三“父”。   董卓之坏,已成人神共愤之势,司徒王允欲图之,亦为吕布而束手,遂献义 女“貂蝉”,此貂蝉乃古往今来之第一绝色美女,正为吕布垂涎,自此一拍即合, 遂杀董卓,拜司徒王允为“岳爹”。   王允死,吕布凭其方天画戟自立门户,倒也闯出一分天下。   可是,曹操之能,胜吕布多矣,遂成白门楼之败。曹操亦成吕布之五“爹”。   再十数年后,吕家后辈中有“吕三娘”出山,并当时之数地豪强,成为一时 之英雌。   吕布见曹操等人大势不再,而吕氏兴盛,一笔无法写出两个吕字,遂欲拜吕 三娘为“老干妈”,经三娘查阅家谱,发现吕布乃己之堂叔辈,大惑。   吕布大惊,谦道:“吕三娘”名中即有“娘”字,怎可为布之后辈,坚以 “娘”称之。三娘思忖再三,虑及武林中“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言,而欲以 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此高手似无绝对把握,吕布虽持魏国护照,但 念其“返祖归宗”心切,终羞涩应允。   自此,吕布乃重归吕家,吕家家谱再做重大修订,允布为当年吕家之“杰出 青年”。   时人异之,三娘属下乃为布代言,云:布本吕姓,今之回归吾吕家乃人之常 也!奈何以他事阻之?而况吕家现无优秀子弟,时人之论必嫉妒之语,无复多言!   遂赠布赤兔后代十八匹,豪宅五座,乃令前归顺之将张郃重新为布统属,且 封布为“南院副院长”之职。   一年后,布更其护照为“吕氏护照”,时人之论渐稀。   科学界的“无良”记者应该让海外“大龟”提高警惕   记者笔下好像特别喜欢写“爱国情怀”,所以,即便是人家1000句话里有一 句是关于爱国的基本表达,也会被记者揪住,此时,被采访者的其他话就一概不 重要了,就“爱国”咱记者最喜欢。于是,从爱国开始生发开去,一篇洋洋傻傻 的文章就此出炉。   说“洋洋”,一言其长,二言其刚好是说到半洋不洋的假洋鬼子;一语双关, 也挺有趣。说国内的人爱国好像怎么说都不够吸引大家的眼球,这里国内的人甚 至包括我们的国家领导,您见过哪位记者写过他们爱国吗?反正我没有见过!   说“傻傻”,也有道理,好像网上打假名人老方喜欢把某些人叫“文傻”, 其实,现今的记者也有理工科出身的,受过基本的科研训练,但是,总会存在部 分记者将“文科情怀”直接移植到理工科人身上,本来受访者是复杂的人物,结 果就被这部分“无良”记者“弱智化”为“爱国”志士,其他特征全没了,唯有 “爱国”是个值得强调的标签。   所以,有时候很为这些海外的爱国志士不值——接受了记者采访,说了一句 爱祖国,或者爱曾经是自己国籍国这个地方的话,结果呢,在记者报道里就满篇 全成了“爱国”,其他东西一概消失。   今后,科学界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还是得留一手,一看报道里有过分的地方, 抓紧把自己原始的意思贴出来,“以博客为准”,否则,这篇“洋洋傻傻”的报 道就会成为你棺材盖上的第一颗钉子。   实际上,谁都不是圣人,高调的人背后一定有“尾巴”(低调的人屁股上也 有“尾巴”,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尾巴”),而按照《围城》里引用过的 一个说法,这条“尾巴”原本就有,完全是因为自己爬到了高高的树上,反而使 那“大红的屁股”和“难看的尾巴”更加显著。   不才尽管害怕记者,也曾接受过记者采访,当然,不是巨大报的巨大记者, 惭愧......在采访过后和发稿之前的这段时间,总让我惴惴难安,唯恐报道把自 己拔高到没有缺点的圣人地步。好在我遇到的都是“好”记者,没有那种“拉大 旗过虎皮”、敢于任意拔高你到“无人企及”高尚地步的“无良”记者,也就还 没有遭遇到毁灭式的打击。   “拔苗助长”啊,正如《鹿鼎记》里的胖头陀那样,被人为变成了一个细竹 竿,一定好受不哪里去!   前天看百度百科里关于七个陈安的描述,我自己都能感觉到心里发紧,唯恐 写的人一个不小心,又把我写成“院士”了。“名”之一字,真是害人不浅啊!   这里,希望记者们别再把“爱国”这样的人类基本缺省情感当做很特殊的一 种品格了,好好挖掘点采访对象的其他内涵。不客气地说,“爱国”之说20年前 还有点看头,今儿都到啥时候啦?咋还用这来蒙事。   海外的大“龟”们,如果你们遇到特别热情的记者,尤其一谈爱国就三只眼 全部开始放光的那类,就想想当今那位“三姓家奴”吕布被人揭露出多次拜不同 人做干爹的“丑尾巴”和“红屁股”的幸福遭遇,自求多福吧。   动辄用“超国民”待遇无法引进真正的人才   中国有关部门求才若渴,程度已经到了让世人侧目、瞠目、无法释怀的地步。   可是,教育部也好,科技部也好,动辄就使用“超国民待遇”,岂不知,这 样的愚蠢模式根本引不来真正的人才。   啥叫真正的人才?也许很难定义,可是,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钱三强 等人物是公认的人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即便钱学森先生在一些问题上出现过这 样那样的偏差,可是由于其对国防科技的卓越贡献,说是真正的人才总还是有理 由的。   可是,现今我们引进的人才呢?要么就是吕布这般“三姓家奴”,水平有也 还算有些,也许还是领域较高水平,可是,一个随时都能认另外一个国家当义父 的人,即便是能舞上几圈方天画戟,又有何用?!我们国家不要也罢。   有些人才则是在国外已经用尽了智力,到我们国家只是来享受智力用尽后的 成果,这样的人看上去很伟大,可是也就是一稻草人罢了,对我们中国并无多大 用处,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千金买马骨”的马骨,但是千万不能当活马使。   前些年引进的人里,也有些如果假以时日,有希望成名成家的生瓜蛋子,这 样的人我们最应该引进,可是,对于这些半生不熟的人才,多少年过去了,数千 人里竟然没有一个能在国际上真正叫得上号的——这些人如果不回国还有成名成 家的可能性,一旦回国反而彻底熄火。这怕就不只是引进人眼光的问题,而是其 他方面的问题了。将这些“候补人才”(或者叫人才撇,次人才)浪费成废物的 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机会踏实做研究,而是1,天天写项目申请书和开题、中期、 结题报告;2,天天各地吃请,在还没有成为真人才就已经提前享受了所有中国 人对于“人才”能付出的待遇和礼遇,最终结果只能半途而废。   当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引进人才了,我们还是应该引进,但是,要“正常” 待遇引进,采用“超国民”待遇怕引来的是“狼”而不是人,当他把祖国身上的 肉吃干净,发现没有啥油水可以继续吃之后,他还会继续在?怕抓紧换个娘的可 能性更大些。   如果我们不给这些人“超国民待遇”,让他的工资和国内的教授一样,你说 他还会来吗?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使我们一眼看透某些被引进人才的本质需 求究竟何在?   当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确实容易让大学产生用大钱引进大人才的冲动, 但是,在科学上,大钱从来不是出大成果的充分条件,现在和未来也不会是。   我觉得,也许最好的策略是每年就给所谓的引进人才100万(固定给5年), 其他钱则坚决不再给。其实,即便如此,已经比国内的科研人员强上数倍了,但 是,有关部门怕是舍不得用如此“省钱”的人才策略,一方面觉得对人家不起, 另外一个方面,一旦被引进那位“人才” 发现:原来贵国才想用比国内教授多 十倍二十倍的报酬引进他,而不是100倍,那就肯定不来了。   如此,一切梦想破灭,希望通过引进以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算盘就此成为一 场空。   文章来自本人科学网博客 (XYS20090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