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任友泽《揭露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王广基的论文造假》的不准确之处   作者:MSYZ   首先声明,笔者与批评者任友泽,被批评者王广基以及其实验组任何成员均 不认识,只是出于一个质谱同行的角度写此文。   今日读到11月2日新到资料中任友泽所写的《揭露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王广 基的论文造假》 (以下简称任文)一文,其中提到王广基曾在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以下简称JMS)与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以下简称JCA) 上一稿两投。笔者就是作质谱研究的,虽然对于代谢是外行,但是我对质谱仪器 很熟悉,至少在分析两篇论文中谱图是否相同这一点上我算得上是专业人士。于 是乎按照任文所示找到并下载这两篇论文,读过之后方感任文中提到的一些与事 实不符。具体见下。   0、JMS文为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Volume 41, Issue 5, Pages: 670-684。DOI:10.1002/jms.1027   JCA文为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ume 1104, Issues 1-2, Pages 366-369。DOI:10.1016/j.chroma.2005.12.047   1、任文中提到“这两篇文章是同一批作者,相差一天投稿到不同的期刊 ”。 但是JMS上论文“Received 13 December 2005”,JCA论文“Received 24 November 2005”,二者投稿时间相差半月有余,绝非“相差一天”。   2、任文中提到“论文7中共有四张图,其中三张(图1,3和4)与论文6中相 同”(笔者注:论文6为JMS文,论文7为JCA文)。仔细读过便会知道,JMS与JCA 两文的图1都是化合物的结构式,JMS文中的图1中共有5个化合物,JCA文中的图1 共有4个化合物。如果化合物结构式相同还算是抄袭的话,那么岂不是太可笑了 吗?JCA文中的图3是丹参酮IIA的二级串联质谱图,JMS文中的图3A也是丹参酮 IIA的二级串联质谱图。如果从这一点上说两图相同,是说不过去的。串联质谱 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用以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这一点上只能证明JMS与JCA两文所提 到的代谢产物中m/z 295的离子是丹参酮IIA,仅此而已。另外两图中碎片峰虽然 m/z相同,但相对强度稍有不同,在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而且两图背景噪音不 尽相同。可以认为这不是同一张谱图,而是两次采集的谱图。JCA文的图四是丹 参酮IIA的碎裂机理,JMS文中图4A也是丹参酮IIA的碎裂机理,从这一点上说两 图相同。但是两者实验对象不同,“论文6是鉴定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论文7是相 同的方法用于鉴定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产物。”,从这一点上说,相同的 机理解释不同实验对象中得到的相同化合物,似乎也不算过分。   3、任文中提到“图2(笔者注:JCA文中的图2)涉及造假:总离子流强度 (即TIC中的NL)为3.88e5,而下边的三个提取离子通道中有两个通道NL>1e6, 远高于TIC的强度。而事实上,每个提取离子的强度都应小于总离子流强度。此 外,TIC图保留时间RT:10.89系人工填错。”。任文此处的描述是正确的。“每 个提取离子的强度都应小于总离子流强度”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则。我宁愿相信这 不是同一次实验的结果。而是重复性比较好的几次实验结果的叠加,下面几个 SIC(selected ion chromatogram)标出的峰与总离子图稍有差别,比如10.78 与10.79,如果作者刻意造假的话,为什么不改成一样的呢?“RT:10.89系人工 填错”,我想可能是作者在处理图像时复制粘贴文字,最后忘记了将0改为7。因 为笔者本人就犯过这种错误,最终导致在作poster presentation时被人指出, 很是尴尬。   4、任文中其他部分的陈述超出我的专业,我无法评价。   在新语丝上有段时间了,投稿倒是第一次,本文文笔不佳,啰嗦重复之处望 各位读者海涵。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方先生的科普与打假事业,望新语丝越办越 好。 (XYS20091104)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