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由文怀沙事件想到的两件事 作者:刘夙 一   最近,文怀沙成了网上热门讨论的人物。我也凑凑热闹,就这个事件发表一点我的 看法。   上星期一,我从北京城里回植物所。在331路公交车厢最前方的液晶屏幕上,反复 播放着一句话:“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我实在觉得,这话太扯淡 了。   问题就出在:什么叫尊老?什么叫敬老?这两个短语中的“老”,当然是指老年 人。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体力和智力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有时候到了影响 其正常生活的程度,所以我们要“尊”一下,“敬”一下,这是对于年龄给予老人的沉 重负担的同情,是人道的体现。由此可见,尊老敬老行为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所尊所 敬的“老”的某种能力低于正常人。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呢?或者说得再明白一点,如果有人只是年龄大了点,但体力或 智力并没有下降呢?我觉得,对这样的人,实在没必要以“老”来看待,应该忽视他的 年龄,只把他当正常人看待就行了。如果仅仅因为对方年龄大,就刻意去尊,去敬,我 觉得这反而是对对方的歧视和羞辱。   我上面所说的,其实正是西方世界比较公认的道德传统。以这个标准衡量,尊老敬 老其实也是西方的传统美德,不啻中华民族然也。如果知道了这一点,还要竭力宣扬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就不免让人觉得,这“尊老敬老”是不是还包 含着别的什么恶德了。   比如,“为尊者讳”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一种恶德。如果讳者是尊者的亲戚、师友、 爱人,讳一下也无所谓;如果所讳之事不过个人隐私,无伤大雅,讳一下也无所谓;但 如果所讳之事关乎社会道德,关乎他人的福祉,讳者又和尊者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 想不通,为什么不应该以社会为本,大胆揭露尊者的伤疤?   所以,现在我对“尊老敬老”的鼓吹,总是保持着一种警惕。最主要的警惕,就是 要提防,鼓吹者是不是想借“尊老敬老”之名,行“为尊者讳”之实? 二   文怀沙事情还想我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这个老骗子,招摇撞骗也有很多年头了,为什么直到今年,才由一位年轻学者(年 轻是相对文怀沙那一代人而言)李辉向公众彻底揭露其真相?按李辉所述,文怀沙的同 时代人如黄永玉、黄苗子等一直都不齿于文怀沙的行径,羞与之为伍,可是为什么他们 不先站出来揭露文怀沙呢?   因为我缺乏和老一辈学人的交往,他们为什么只愿意低调做人,“明哲保身”,我 不知道原因,也不想猜测。但是我对象牙塔中的学人习惯于自我封闭、不和大众交流的 传统,一向感到失望。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其中很多人出身知识分子家庭, 有的还是出身书香世家,所以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贵族”气,习惯于二三好友唱和酬 酢、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为公众“鼓咙胡”?我发现,很多勇于充当“公共知 识分子”的人,往往出身“寒门”,所以在做学问的同时,还能保持对社会——特别是 自己出身的那个阶层——强烈的人文关怀。   如果这是一条普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我想,我们固然需要“贵族” 知识分子,也需要“寒门”知识分子。“寒门”知识分子可能因为缺乏从小的系统训 练,在治学的天赋和深度上不如“贵族”知识分子——这在人文学科中尤其明显,但 是,他们是沟通象牙塔和外界的主力,是公众眼里看到的知识界的良心的主要代言人。 只要承认人类的知识财富绝不应该只是“独乐乐”“与少乐乐”,而应该尽可能地“与 人乐乐”“与众乐乐”,那么以这些“寒门”知识分子为主的知识传播队伍,就是我们 应该永远欢迎、期待的师者。   眼下,在中国,这支队伍的建设还很不完善。一方面,其中有高水平的人还不太 多,另一方面,总是有一些“老鼠屎”在滥竽充数。比如同样是批评文怀沙,李辉的文 章让人觉得绵里藏刀、内力十足,徐晋如的文章却让人觉得满目狰狞、猥琐至极。商人 出身的时评人士陶短房就曾经不点名地讽刺了徐晋如在批文怀沙时所做的“老鸹笑猪 黑”的滑稽表演。徐晋如的所作所为,其实也向“寒门知识分子”提了醒——如果不注 重道德修养的建设,一味鄙视“贵族”气,最终的确是很容易滑向“才子+流氓”的境 地的。   说实话,我对这些“才子+流氓”式的人物的失望,比对自娱自乐的“贵族”知识 分子的失望更甚,因为他们没有对他人的责任感,只觉得自己的言行只须自己负责便 可,一点也不考虑他们的那些恣意妄为的行为对其他人、对整个知识传播队伍——包括 我自己在内——造成的负面的、有时候甚至是恶劣的影响。   当然,我这样的“指控”,在“自由主义”者们看来,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那我们 就分道扬镳吧。 2009.03.02 (XYS2009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