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学者们为什么对参与学术打假“躲也躲不及”?   作者:陶世龙   熊丙奇先生说:   “一位旅居欧洲多年的学者来访。谈起国内学术不端,他结合自己的学术打 假经历,苦思无策。”因为他“向当事人所在学校反映,希望学校认真处理,可 学校告诉他处理结果是,共同署名的著名学者对造假“不知情”,没有任何责任, 不必道歉。”   “他接着向教育主管部门的学风建设委员会举报。可是,举报信发出之后, 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接着,他只有求助于媒体,可曝光之后,学校“高度 重视”,联系记者表态,教育主管部门随后也宣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然 而至今,共同署名的那位学者,仍旧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惩处,其责任只是‘疏 于管理’”   其实这位海外学者揭发国内学术造假的无奈,对新语丝方舟子来说已遭遇多 年,有大量的记录,实不足为奇,奇的是国内某些人不去谴责造假者和学术腐败 的庇护者,却极力攻击学术打假是“私人打假”,是“文革大字报”,是动用 “私刑”,打假者是相当于红卫兵的“科卫兵”,有这样无损于造假者毫毛的 “私刑”么?!   而且如有人支持新语丝方舟子的学术打假,还马上会出现一批匿名者围攻谩 骂,造谣诽谤无所不用其极,大概是所谓“网络推手”在起作用,以来自西安方 面的最明显,而也居然有某些自称是来自“京沪两地的学者”掺和其中,其目的 无非是在使反对学术腐败者噤声。对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如邹承鲁院士,他们开头 还有所顾忌,只因邹院士旗帜鲜明反对学术腐败,毫不退让,最后这些人图穷匕 首见,仍对邹院士破口大骂,实行人身攻击。   所以出现学者们对”参与鉴定学术不端,则是“躲也躲不及”的现象,一点 也不奇怪。更不要说建立什么“民间学术打假机构”了。   难得熊丙奇先生和南方都市报对学术打假表示支持,为这位未公开姓名的海 外学者仗义执言,甚望能再接再厉,为“在学术界积极提倡正派的学风,反对学 术上的政客行为,鄙视那些趋炎附势的政客式‘学者’,克服学术界的‘权势主 义’风气。”(学习时报:根治学术腐败期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新语丝等民 间学术打假力量共同努力。   附熊丙奇先生的文章   对于学术不端治理,高校已有了“耐药性”   熊丙奇   凤凰资讯 > 评论 > 2009年08月22日 04: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位旅居欧洲多年的学者来访。谈起国内学术不端,他结合自己的学术打假 经历,苦思无策。   这位学者告诉我,他在欧洲发现国内高校一起学术造假事件,出于基本的学 术良心,向当事人所在学校反映,希望学校认真处理,可学校告诉他处理结果是, 共同署名的著名学者对造假“不知情”,没有任何责任,不必道歉。   向学校举报无效。他接着向教育主管部门的学风建设委员会举报。可是,举 报信发出之后,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接着,他只有求助于媒体,可曝光之 后,学校“高度重视”,联系记者表态,教育主管部门随后也宣布对学术不端 “零容忍”……然而至今,共同署名的那位学者,仍旧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惩处, 其责任只是“疏于管理”。这令他万分困惑的是,这么事实明确的学术不端,为 何在国内打击起来这么艰难?   共同探讨下来的答案,出路似乎只有两条:   一是“网友曝”。就是接连不断、锲而不舍地在网上发帖,直到引起媒体的 关注,让媒体曝光,倒逼学校重视。这是目前有一定希望打假的途径。   二是组织民间学术打假机构。这位学者的设想是,建立一个打假平台,对 “网友曝”进行核实、查证,进而宣布爆料对象是否存在抄袭、造假事实;除此 之外,每年从各学校发表的论文中,随机抽查100篇论文,按照国际标准,检查 其中存在学术不端的几率,并公开发布;再就是根据每所学校处理学术不端的态 度,进行学校学风排行,这种排行不是看学校有无学术不端,而是看学校治理学 术不端的严肃态度。以上三方面结合,以编织一张让学术不端无可遁形的网,以 此让国际学术界,看到中国学者治理学术不端的积极努力。   上述设想无疑有建设意义,可是,抛开运作的资金问题,要在国内寻找愿意 参与学术不端鉴定的各学科学者,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在国内学术界,鉴定学 术成果达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活,学者们都愿意做,以至形成了没有失败的 成果鉴定这样的惯例;而参与鉴定学术不端,则是“躲也躲不及”,更不用说公 开姓名了,敢于公开姓名参与学术不端的鉴定,将意味着在目前以行政力量为主 导的学术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之中,不能指望申请任何政府课题、申报奖项或参 与评审, “甘愿”被这一学术体制边缘化。最近发生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论文 抄袭案,相关学者们纷纷拒绝接受采访,一名副校长就直接对媒体说,对这种事 情,我是躲也躲不及。   如果国内学术界,能有一批学者,不受利益制约,坚持学术规则,学术不端 当不至于发展到眼下这种程度,也不至于在发生之后,却不能严肃打击。可是, 有多少学者,能摆脱利益机制的制约呢?   所以,治理学术不端,在建立学术共同体之外,其实无路可走。寄希望于在 当前的学术利益机构之下,要求学者自律、要求学校认真对待学术不端、要求学 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把学术不端治理纳入对学校领导的政绩考核,其结果只能是学 术利益下的博弈,而不是学术规则的坚守。而依靠民间的力量进行学术打假,很 难攻破体制的围墙,只能偶尔铲除几株杂草,难以根本扭转学术风气,从目前高 校屡屡抛出的“不知情论”、“打击报复论”看,对于学术打假,高校已经有了 “耐药性”。打破学术利益机制,摆脱行政权对学术权的干涉,确立学术管理地 位,建立正常的学术市场竞争机制和学术评价体系,这才是我国学术摆脱学术不 端阴影的根本之道。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XYS20090822)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