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也谈翻译   作者:nuance   周方舟《从“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中译英谈中译英》侃侃而谈翻译,却没有 说清楚他对好的翻译的评价变准。其实,翻译有很多种,评价标准也随之不同。 翻译说明书和翻译小说的评价标准就可以相差很远。不管你自己心中的标准是什 么样,都说明了翻译不可能完美,关键在于当“信”、“达”、“雅”不能兼得 的时候,你选择牺牲哪一个。   举一个反方向的例子。中国人有系统地进行大量“外译中”的工作,始于佛 经的翻译。按梁启超的分法,佛经翻译分了三代:第一代由懂中文的外国和尚主 持;第二代由外国和尚和中国和尚商量着办;第三代由懂外文的中国和尚主持。 第一代的译经师最困难,因为很多名词都没有对应的中文,只好大量借用中国本 土的道家、道教术语。语句倒是通顺了,可是辞往往不能达意,还无端造成混淆。 第二、三代的译经师吸取前人教训,开始在关键概念上新造词,以强调它的不同 之处或者作为一种简称。比如“般若”,本意“大智慧”,但为了强调这个“智 慧”与世间的一切智慧都不一样,于是音译造词。又比如“涅槃”,本意“清凉 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字数太多浪费纸,于是音译造词。   (以上一段纯粹现炒现卖梁启超先生的《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 等文。若有引喻失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言归正传,比如周方舟所认为不好的翻译“river and lake”译“江湖”, 我个人却认为很好;周方舟认为好的翻译“Wild West”译“江湖”,我个人却 认为不好。因为“江湖”和“Wild West”虽然神似,却不完全一样。为了强调 这种不同,不如直译造词。对应于以上佛经翻译的例子,周方舟的意见倾向于第 一代译师,我倾向于二、三代译师。   又比如用“gentleman”译“君子”,“雅”则“雅”已,却不能全“信”。 有《论语》译者就选择意译造词,用“The Superior Man”来专译“君子”。我 个人认为比“gentleman”好。   不过我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倾向于直译。比如陈方安生脱口而译“无官一身轻” 为“No office, no worries”,我就以为妙绝,堪称经典。   总而言之,翻译没有定论。好坏的最终评判,就是看这种译法能不能为多数 人接受然后流传下去。   2010/04/25   PS, “Five against one”与其说是“手淫”的翻译,不如说是 “masturbation”的俚称。明清小说里早就有“五姑娘”之说,可为翻译。   周方舟提议用“Bite me!”译“你不服气吗?”,我觉得不好,但也没有 更好的提议。不过反方向的话,四川话里就有“你把老子啃了!”,可为“Bite me?”的中译。【方舟子按:周方舟搞反了bite me的意思。】 (XYS20100426)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