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请看南京大学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牛”张异宾的学风   作者:古西   题记:   此文初稿本来写于今年年初,但出于各种考虑没有在网上发出来。主要是受 君子成人之美的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若发此文,有可能影响张一兵先生的仕途, 他当时正由教育部审批南京大学副书记升任常务副书记,而新语丝等网站揭发的 周宪先生的学术不端问题,据说严重影响了他由校长助理升任副校长。   但是,最近方舟子先生的“遇袭”事件给我这样的人猛烈一击,使我强烈地 意识到,对学术不端的宽容、姑息,就是对学术发展事业的犯罪!尽管我们可能 没有方舟子那样的勇气对学术不端展开“实名”战斗,但我们也可为此尽自己所 能具有的匹夫之力。我相信,这样的力量逐步汇聚,会为方舟子这样的勇士创造 更好的生存环境。   现在的张一兵先生早已以南京大学常务副书记的身份频频亮相,从以往经验 看,本文所揭露的问题不会影响其仕途,现挂出此文只是请学界中人一起来思考: 我们的学术环境是否应真正地加以“净化”,就像在南京大学既做常务副书记又 主管文科科研的张一兵先生经常高调宣示的那样。   正文   新语丝网站等揭露的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先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造假之事, 因申报材料有教育部网上公示,白纸黑字,殊难抵赖,据说影响了周助理荣升周 副校长;但南京大学校方从未就此公开说明情况,一切仍暗箱操作,周本人则对 媒体大喊冤枉,称因内部矛盾遭人陷害,但他始终无法否认造假的事实。在教育 部声言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而南京大学也高调拥护之时,周的校长助理和博导 资格未动分毫,据南京大学教授的网上言论,主要是由于得到其铁杆上司——原 南京大学主管文科副校长、现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异宾的竭力庇护。但我发现 这些南大教授对张异宾副书记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说法:其人学问做得很好,只是 喜欢拉帮结派、任人为亲等等,即学问不错、人品不行。这引起了我对张书记其 人的浓厚兴趣,因为在我看来,就学界中人言,人品与真正的学问应当是正相关 关系,历史上学问与人品的严重分离不说没有,也是小概率事件。这个张书记很 值得研究研究。   于是,我到网上搜罗有关张书记的材料。张书记的笔名叫张一兵,在所谓马 克思主义哲学界属于鼎鼎大名,鄙人平时很少看马哲的作品,只听说这个张教授 喜欢发明使人看不懂的众多新术语、新名词。张教授的网上材料可谓汗牛充栋, 实难梳理;但是我发现南京大学本身的网站上有张一兵教授的学术“成就”的详 细介绍,为我们对张教授的了解提供了最直接、最权威的资料。这份材料的网址 为:   http://philo.nju.edu.cn/JiaoShi.aspx?k=%E6%95%99%E5%B8%88&id=498   真个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恕我孤陋寡闻,鄙人知道我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界有很多著作等身的“大牛人”,但不知道还有如张教授这样的“巨 牛”,请看此资料所总结的张教授从1982年至2009年初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GDP:出版专著、教材27部,个人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注意不包括校级)21 项,发表文章390篇(注意,这份资料的特色还有非常详细地注明了每部、篇的 被引用情况),拿我国文科科研成果GDP来说,张教授的贡献即使不是无与伦比, 也笃定最大贡献者之一!   抛开其余,且看“发表学术论文”部分。这390篇“论文中”,去掉1982年 一篇,2009年初两篇,余387篇发表于1983-2008年,简单算术,年均15篇!!为 使读者印象更深刻,鄙人权做数数之功,为读者列出1997-2008年张教授发表的 “论文”产量:   1997:11篇;1998:24篇;1999:18篇;2000:23篇;2001:25篇;2002: 20篇;2003:23篇;2004:23篇;2005:17篇;2006:13篇;2007:17篇;2008: 27篇。   谓予不信,诸位可亲自到网上数数(好在每篇论文都标有序号)。鄙人这里 从1997年开列,是因经权威途径了解到,张教授从1997年开始先后“官至”哲学 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副书记等“日理万机”的职位,其“学术论文”数 不增反暴涨,其中六年均超过20篇,2008年竟达27篇,且绝大多数单一作者,岂 非真正的“奇迹”?!国内外对研究中国论文GDP大跃进之奥秘的学者,若放过 这样一个难得的典型,真是太遗憾了!   我想,世上对学问之事多少有所了解的人,面对这样一个令人瞠目的数据, 会对张一兵先生的学术作风得出什么结论呢?答案应不用鄙人嚼舌。希望有对张 教授的研究领域真正有所了解的学者,来解剖一下这些“论文”真正的含金量, 这至少对于认识我国的学术现状,定多有裨益。   由于鄙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甚少,只知皮毛,对这种“含金量”无 从把握。但这个目录中的如下呈现,就可让张教授本人对端正学风的真实态度暴 露无遗,请看笔者将目录扫视一遍的发现(论文序号为原资料所有):   22、《重温历史唯物主义》(12000字 ) 《江海学刊》1986年第6期; 《天府新论》1986年第4期;   120、《邓小平的实践唯物主义》(6000字),《镇江学刊》1994年第5期、 《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33、《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基础》(3000字), 《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181、《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12000字),《社会科学研究》1999 年第2期;《东方论坛》1999年第2期;   255、《反人本主义》(12000字),《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人文杂 志》2002年第3期;   317、《文献学语境中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13000字),《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2005年第1期、日本《情况》2005年第10-11期;   如果说,120的前一个可能是内刊,317的后一个可能是译文(作者不屑于说 明),其余四个都是货真价实的“重复发表”,属于现有“学术规范”中明令禁 止的“不端”行为,资料中不但没有做任何说明,反而堂而皇之地列出,这究竟 是在做什么样的“示范”“示威”呢?   上面同一年度重复发表的罗列,在不同年度也可看到相同的题目:   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经济论坛》 1989年第2期。   1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理论探讨》1996 年第6期。   看到这种肆无忌惮的罗列,不免使鄙人对张一兵教授的“超等身”成果产生 了疑问。利用CNKI检索系统,在第一页上就可发现这两篇有雷同嫌疑的题目:   1、《诱惑:表面深渊中的后现代意识形态布展——鲍德里亚《论诱惑》的构 境论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诱惑:一个揭开后现代玄秘画皮的通道——晚期鲍德里亚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2009年第5期。   以下是两篇文章各自的内容摘要:   1、鲍德里亚在1979年写下的《论诱惑》一书,始终是学术界难以参透的学术 盲区。其实,诱惑范式是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现象的反讽性说明,这一范式并非鲍德 里亚一个新的思想转变,而是他对布尔乔亚社会中新的拟真形式(后现代)认识的 深化。在看起来越来越表面化、偶然化的非总体游戏碎片中,鲍德里亚发现了布 尔乔亚意识形态布展的更阴毒的诱惑深渊。就此而言,鲍德里亚是一个后现代思 潮的真正批判者。   2、在中晚期鲍德里亚的研究中,他于1979年出版的《论诱惑》一书始终是一 个难点,人们通常无法理解诱惑概念在鲍德里亚思想逻辑全程中的地位,诱惑常常 被误读为对生产、功利性交往的取代。其实,诱惑概念的真正意义是对鲍德里亚 原创性话语"拟像—拟真"逻辑的深化。它恰恰说明了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后 现代外观下的阴凹布展。   我们在欣赏张教授的“术语”创造力之余,对这两篇文章作为真正的“两篇” 论文还抱有多大希望吗?   我想不必做更多罗列了。上述引证材料已足够说明,张一兵教授本人在学术 不端行为上也是很不“干净”的,更勿论在“制造”论文上所表现的学风问题了。 这就难怪一些南大教授对张教授庇护周宪教授的动机满腹狐疑了。   以下是张教授的资料中所罗列的部分光环: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兼)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部委员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常务理事   江苏省社联常务理事   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据鄙人所知,民政机构社团管理规定,同级一级学会会长是不可得兼的;张 教授可视这种法规于不顾而身兼二职,可见他对基本行为准则的态度,也可见他 的能量之大;小小的学术规范似更不在话下了。   帖子已太长,读者若感兴趣还可去欣赏有关资料,先到此打住吧。 (XYS20100908)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