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2010,真的假的,他们这样经过 北京晨报2010.12.29.   笑看花开花落,笑即沧桑   纷纷攘攘之中,2010悄然流逝。岁月无痕,然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 们或长叹一声,或会心一笑。   本期,晨报记者总结了2010年被新闻格外关注的10个人,他们也许处于社会 纠纷的焦点,也许身在留言侵袭的中心,总之,他们是2010年中,最受争议的人, 其人其事,倘若放在历史长河之中,可能只是沧海一粟,倘若仅仅是过去的一年, 则不能不提起他们。记住2010,也就记住了他们。   最尴尬   方舟子:斯文谁顾忌   关注度:☆☆☆☆☆   2010年8月29日傍晚,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中,以他爱人的名义发布了一 条微博:“方舟子刚刚遭到两个埋伏歹徒辣椒水和铁锤的袭击,受轻伤。”   对于被袭事件,方舟子表示,他与任何人都没有私人恩怨,“可以百分之百 肯定,就是因为揭露了这些造假,他们个人的利益被我触及到了,买凶来报复。” 对此,方舟子还透露,遇袭之前最近一次接到恐吓电话是2010年7月2日,电话连 号码都不显示,对方称“这几天有人要整你,小心一点”,方舟子在接到电话后 第一时间去派出所报案,但随后却不了了之。   2010年9月21日,方舟子被袭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肖传国因故意伤害罪在上海 浦东机场被警方抓获。10月10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法 院认定,5名被告人寻衅滋事罪名成立,肖传国、戴建湘均被判处拘役5个半月, 其余3名被告人则分别判处4个月至一个半月不等拘役。   评点:暴力并不能解决科学问题,但暴力能够解决科学家。只是以往使用暴 力的大多站在科学的对面。如今却连科学家本身都开始使用暴力了。因学术问题 而导致暴力事件,不管对于方舟子,还是肖传国,甚至是学术本身,都是难掩的 尴尬,真是斯文扫地了。   最沉痛   蔡定剑:谁定平世剑   关注度:☆☆☆☆   2010年11月22日凌晨3点半,医生拔下呼吸机,55岁的著名宪政专家、中国 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与世长辞。   蔡定剑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后辞官入学,他说:“职务越高,越不应 该发表个人看法,在机关工作,条件、环境都不错,但自己的研究涉及的都是政 法领域的敏感问题,如果总以官员身份表达个人意见很不妥当,不如选择做学术 研究。”   蔡定剑涉猎的学术领域包括历史变迁、民主法制、财政税收、观念价值等, 近年来,他还抨击腐败、扶助弱势群体、关注基层实践。   蔡定剑关心选举治理,他认为:“说农民素质太低,搞不了选举,完全是一 种主观想象。”他曾做过大量调研,继而得出结论,公民的文化素质,并不能决 定他的政治参与能力。近两年来发生的四川罗江县人大代表创新、四川雅安党代 表改革、上海闵行区委全委会改革等政治改革事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去年6月份的一次例行体检,蔡定剑被查出胃癌已转移肝部,且已到晚期。 面对病魔,蔡定剑说:“我曾是一名战士,我现在还要像战士一样战胜它。”   评点:蔡定剑去世后,媒体称“世无定剑谁举旗”。在普通人中,蔡定剑也 许不是特别有名的人。然而,在学术界,这个名字则意味着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峰, 大多数研究法治、研究当代社会的人,以蔡定剑为楷模。蔡定剑之剑,乃平世之 剑,非荆轲辈之剑。   最矛盾   郑渊洁:作秀与作协   关注度:☆☆☆☆☆   2010年4月25日,著名作家郑渊洁发表博文,宣布退出中国作协。   郑渊洁提出了三条退出的理由,一是耻于与某些委员为伍,二是认为国家已 经没有必要维持作协,三是坚信作协产生不了好的作品。   他在文章中称,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难以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中国作 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在玉树地震发生后对灾区人 民表现出的冷漠,令人失望,自己不能与如此“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为伍。郑渊洁对于作家的经费制度也表示批评,他在文章中说:“《中国作家协 会章程》第30条表明,作协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每年这笔数目不菲 的钱用于各地作协给200多名驻会专业作家(其中多数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按月开工资和维持作协的日常办公。”   郑渊洁退出作协,并非第一次,在退出中国作协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6月, 他声明退出北京作协,退出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作协管理水平下降,一个是自 觉受到排挤。   郑渊洁是1981年加入北京作协,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的。在两个作协待的时 间分别是28年和25年。   评点:郑渊洁退出作协,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愤怒,其实都无关紧要。 对郑渊洁来说,只是识时务行动,他退出作协,进入市场,成为与时俱进的那一 个人;对于作协来说,已然成众矢之的,也不多这么一回,一个郑渊洁的退出, 不说明什么。重要的是,郑渊洁们开始退,作协又如何进?   最路人   周孝正:宁鸣而不默   关注度:☆☆☆☆   2010年10月9日,微博上有消息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周孝 正遭到校方停课”。   该微博发布了一段90分钟的周孝正讲座视频,周先生剖析当代中国社会现象, 全场演讲一气呵成。他的课讲得有理有据,不时引用公开的权威资料佐证其观点, 语言也风趣幽默,台下不时传来笑声和掌声。发帖者还用文字注释该视频说, “周孝正是人大四大名嘴之一,人称单口相声之王。”该消息表示,因为周孝正 的社会学讲座太出位,针砭时弊、揶揄史说,大受学生欢迎的同时,引起一些人 紧张,“学校已经停了他的课,不让他毒害祖国的下一代了。”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以针砭时弊著称。在微博爆出被停课 消息之后不久,周孝正在采访中澄清,他今年63岁,已从学校退休,属学院返聘 教授,并没有收到任何停课的消息。此外,人大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校方 没有停过周老师的课,现在周孝正已经退休,尚不清楚学院有没有安排他的课程。   评点:周孝正连续两年将“被……”评为年度流行语法,没想到自己也终于 “被”了一回。周孝正关注的领域非常多,文化、社会、经济……而且往往一语 中的,切中要害。这恐怕也是他被称为“名嘴”的原因,不过他自己不太喜欢 “名嘴”这个词,他说“名有美名丑名”,不分美丑的名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晨 报记者 周怀宗   2010,笑了哭了,皆成人间恩怨   最是潮起潮落,最是他们   月满则缺,物成有败。世间的事,无非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笑即忘,有的 人耿耿于怀,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结果,或成朋友,或为仇雠,不过是一念之 间。   然而,也正是这不同的人生态度,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才有了无数让人 记忆犹新的故事,这是人的故事,是人的世界,他们即是我们。   最淡定   金庸:两渡生死劫   关注度:☆☆☆☆   今年,金庸大侠两次险些“被死亡”,第一次是6月,有网帖爆料“金庸逝 世”,惊动了全国媒体。但是金庸好友倪匡、潘耀明等人及金庸创办的《明报》 很快出面辟谣,各界纷纷指责谣言发布者“没有道德”。   2010年12月6日下午,微博上再爆消息称:“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 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于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 去世。”消息一出,便引起网友诸多质疑,这也难怪,这些年“被死亡”的消息 实在是太多了。消息发布后的第一个回复就是“求证,这是真的吗?”可见网友 已经有足够的免疫力。   果不其然,该消息发布后仅22分钟,著名媒体人闾丘露薇就在微博上辟谣, 称证据有两条:“其一,金庸前一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奖仪式。其二, 香港根本没有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她还批评造谣者“太不专业”。随后,专 栏作家“老榕”、“王星WX”等人也站出来,表示该消息纯属造假。   再过一个小时,已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已从香港记者处得到证实,金庸身体 无恙,听闻去世假消息后,老人家并没有生气。   评点:名人“被死亡”,金庸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和信息的 发达与否没有关系,而是人的一点点小心思而已。这一点儿小心思,说是嫉妒也 可,说是诅咒也行,其实无伤大雅。全都光明磊落,那不是人间世界。金大侠一 年两度生死,经历多了,也自然淡定了。   最神话   李一:长生而迁去   关注度:☆☆☆☆☆   神仙李一,无疑是2010年最搞笑的人物了。7月24日,方舟子发了一条微博: “某周刊吹完‘少林隐僧’就吹‘神仙’李一。‘道长李一的皈依弟子超过3万, 一半在商界;而另一半中,政界、演艺界、学界的精英亦不乏其人。凤凰卫视的 刘春、杨锦麟、窦文涛、梁文道、王鲁湘都是仙友。’”   一篇微博,揭发了一场惊人骗局,网友们遂开始寻找李一的种种“神迹”, 原来李道长精擅辟谷、养生、水下闭气、身体过电种种绝技,并且在各个媒体上 有无数的表演。这位“以道家精神倡导人类新文明”的道士,早就被很多人捧成 了“活神仙”一般的人物。   随即,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假开始了,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活神仙”以 养生为名,假造履历、结识权贵、把魔术当仙术,行种种敛财、骗色之事,上演 了一场平步青云的好戏。最终,骗局揭穿后的李一辞去了所有的职务,留下“反 思过去,修行未来”八字箴言,选择无限期闭关。看起来还是不太愿意放下“神 仙”身份。只是不知道他修的是什么行,闭的是什么关?   评点:《说文》曰:“仙,长生迁去也。”长生是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渴望, 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莫不如此。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长 生早就实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寿命不过20年,解放前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现 在已经到72岁,岂不是长生。既然世人都已成仙,李一道长也该“迁而去之”了, 何必在红尘中打滚儿。   最激动   周立波:前恭而后倨   关注度:☆☆☆☆☆   “海派清口”周立波今年在微博上很活跃。年初,与老大哥关栋天“一拍两 散”后,周立波立刻在微博上抛出了经典的“鱼翅泡饭论”,被不少网友批评为 “令人心寒”。年中,周立波又以“教父伪善论”暗讽关栋天。到了年末,周立 波又先后发表“自宫论”、“公厕论”等,与网友“开战”半月有余。   高潮出现在最后的骂战中。从周立波跟评论者谢勇论战开始,到之后与无数 网友群战,其中“自宫”、“私粪”等不雅词汇频现,微博上甚至发起了“拒当 周立波粉丝”的活动,而周立波则一反以前批评时政的态度,呼吁政府整顿网络, 实行网络实名制,且公开宣称,要和网络暴民开战。   这一场骂战迁延日久,不少名人牵扯其中,但重点还是周立波单枪匹马“群 战”网友。最终,周立波以关闭自己的微博和评论系统结束了这场“骂战”。12 月,在“骂战”休止后,《人民日报》以不点名的方式暗批周立波,称个别公众 人物“‘脱下西装’,与网友爆粗对骂”,并奉劝公众人物应“珍惜自己的话语 权,用好自己的话语权”。   评点:周立波在电视上以针砭时弊而被众多网友追捧。然而,成名后的周立 波最终走到了网友的对立面,和网友大开骂战。苏秦问他嫂子说:“何前倨而后 恭也?”网友也要问问周立波,“何前恭而后倨也?”   最猖狂   李启铭:我爸是李刚   关注度:☆☆☆☆☆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 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 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 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 局长。   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 最火的流行语。并且衍生出来一个词,叫做“拼爹”,世间的竞争,不拼本事, 不拼学历,唯独要“拼爹”。   事件的过程并不复杂,不过其引发的议论却久久不散,网友们在网上极尽调 侃,有以《我爸是李刚》为题的网络歌曲,词曰“横行路中央,轿车轻飞扬。黄 土地里养育着咱那霸道的爹娘。平凡的模样,可咱爸是局长……我叫小霸王,撞 死人我不用慌。这是为什么呢,天塌下来有人扛。”也有网友在网上用“我爸是 李刚”玩造句大赛,句云:“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你爸是李刚;商女不知亡国恨,还说我爸是李刚 ”……   评点:很久前网上有段子:你别跟我狂,我哥秦始皇……如今看来,李刚显 然要比秦始皇更有威慑力。你哥秦始皇,不过让别人不跟你狂,你爸是李刚,却 能撞死人当没事。其中差距,不可以道理记。真是网友所说,“俱往矣,数千古 风流人物,还看李刚”。   最丢脸   唐骏:窃国者诸侯   关注度:☆☆☆☆☆   2010年7月,方舟子,又是方舟子,在微博上连续发表几十条消息,称新华 都集团总裁兼CEO、“打工皇帝”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系造假。   微博称,有两项关键证据证明唐骏学历造假:一、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校 友名单中没有此人,二、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找不到此人的论文。其后方 舟子更称根据查证:“在 2001年之前加州理工学院就没有华人得过计算机博士 学位,到现在也没有姓唐的得过。”   作为被质疑方,唐骏在央视上回应称,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加州理工学院 (或大学)的博士,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他拿 的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是获得认证的。方舟子随后又指出,加州的 西太平洋大学是没有获得认证的、卖文凭的野鸡大学,被称为“文凭工厂”。 2004年,美国总审计局特殊调查办公室在调查报告中将西太平洋大学、巴灵顿大 学、拉科罗斯大学等若干所学校认定为标价贩卖文凭的“文凭工厂”,从不提供 授课指导,且学费需要一次付清。   点评:唐骏的学历问题被人从他的畅销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发现。这 本书曾经受到社会学家的严厉批评,“唐骏年薪一亿,倘若可以复制,岂不是全 世界都是亿万富翁?”而且,学历问题被堂而皇之地发现于他自己写的书中,似 乎并未加以掩盖。庄子云:“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如今窃学历者,可为亿 万富翁也。   最勇敢   陈晓明:特立而独行   关注度:☆☆☆   如今,当代中国文学,似乎已成落水狗,人人可打。“文学已死”似乎也是 多数评价者所持有的观点。所以,在这个时代,倘若为当代文学说好话,自然是 要有一点儿勇气。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11月初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文学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高度。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 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陈晓明还举出贾平凹、阎连科、莫言、刘震云四位作家 的作品为证。   观点一出,引起诸多批评,其中,清华大学教授肖鹰表示:“我认为,当下 中国文学处于非常的低谷——不应有的低谷。原因有二,一是文学遭遇了来自电 子媒介艺术的冲击,被边缘化;二是文学的自由创作精神和理想意识严重退落。”   实际上,社会对于陈晓明的观点,批多赞少,陈晓明表示:“我说这句话在 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是不会有人同意的,我是孤掌难鸣,在今天我会更加的 孤立。”   评点:在众口一词的赞誉中批评,很难;在众口一词的批评中赞誉,则尤难。 事实上,大家都骂的,未必就是坏的,问题在于,谁有慧眼识真身?陈晓明是专 业的学者,他的观点自有其逻辑,批评文学的也多是学者,也自有理由。谁是谁 非,说不清楚,还是网友道破天机:“文学,那是一个传说。”晨报记者 周怀 宗 (XYS20110102)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