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人耳鼠”真假迷雾的背后 2011-08-21南方网   “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近日,个别媒体及网络上关于国内组织工程 研究领域的泰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曹谊林涉嫌科研造假的传言沸沸 扬扬。有人称,围绕着老鼠背后长的人形耳朵,国家有关机构下拨的几项科研经 费共计3个多亿,被曹谊林以科研报销的名义拿着去挥霍一空后,所取得的成果 几近空无。也有人称,“人耳鼠”绝非科研造假,之所以在“人耳鼠”出现十多 年后,才有人进行科研真相揭秘,其实这些人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将水搞混。   更有甚者,一名叫“正义”的网友更以《“老鼠背上长人耳”实为科研造假》 的帖子要求方舟子出来打假,虽然该帖子未获方舟子回应,但却获得了极高的点 击率。   笔者就该事件进行了一番调查,通过调查让笔者感兴趣的还不是“人耳鼠” 的真相,而是真相背后折射出来的中国科研界的乱象。   “人耳鼠”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想象炒作 “人耳鼠”真相的始作俑者是2011年第25期的《瞭望东方周刊》,该刊称, “曹谊林成名于2001年国家‘863’计划的15周年成就展,展出内容是一只背上 长着人耳的小老鼠。这只肉色无毛的老鼠生着红色眼睛和长的尾巴,在一个经过 消毒的透明盒子里挪动着身躯,时不时瞄两眼观众。鼠背上的人耳栩栩如生,几 乎与鼠身一般大小。由于参观人数太多,展览会为‘人耳鼠’设立了专场,并将 此作为亮点向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展示。”   带着老鼠赴京参展的是商庆新,时任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执行主任, 也是曹谊林的研究生同学。当时,商庆新向观众介绍说,当时“人耳”是用一种 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的模型支架,将牛细胞“种”在支架上,让它繁 殖生长出建造人耳所需的细胞外基质。“人耳”长好后,由曹谊林亲手植入老鼠 体内。具体方法是在没有免疫力的裸背上隔开一道口子,将培养好的“人耳”植 入后缝合。随着支架渐渐地降解消失。“人耳”便与老鼠浑然成为一体。   “人耳鼠”的展示让“组织工程”这一概念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唤起了关 于“人体器官”工厂的巨大想象。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动物身上生产“人体器 官”,最终实现将这种“人体器官”转移到人身上。   几经周折,笔者日前在上海见到了商庆新,就“人耳鼠”生出的“人耳”是 否具有临床意义进入探讨,商庆新以肯定的口气向笔者回答,“这只”人耳“并 无临床上的意义,原因很简单,这只”人耳“没有人的细胞。”笔者追问,“假 如用人的组织细胞,‘人耳鼠’长出的‘人耳’是否有临床意义呢?”商庆新回 答:“在动物身上‘种’的‘人耳’,即使具备了人的细胞和‘耳朵’的形状, 但是耳朵的硬度、柔韧度仍不能保证。而且会涉及异体排斥的技术难题。”商庆 新还说,由于这样的试验涉及到复杂的伦理、社会的法律问题,也就不是组织工 程这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所以目前估计还未进行这样的试验。“   当年的“人耳鼠”只是一个展示模型?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1998年仍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曹谊林已成为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凭借的正是“老鼠背上长耳朵”这一成果。商庆新称,曹谊林回国后,我们一直 希望他能重复实验,但他总是说“做了没意义”,就一直没做。直到“863”计 划15周年展的时候,上海市科委督促他一定要再做实验,他让我不要插手,临走 的时候给了我一只装上支架的老鼠。   商庆新还说,作为当时最接近核心技术的人员,但他本人对实验细节却一无 所知。在北京参展期间,由于材料在老鼠体内引起反应导致大量渗液,商庆新每 晚都要把老鼠带回去,用针筒重新将渗液抽出,以维持耳廊的形状。商庆新回忆 道,当时因展示反应热烈,回上海后市科委领导示意,让曹谊林将材料取出,证 实是真的耳廊软骨,以作为实验成果予以长期保留。但曹谊林等却将老鼠“处理” 了。   《瞭望东方周刊》向曹谊林求证“863”展览的一些细节,曹谊林解释表示, “当时主要是时间太紧,我跟科委说这么短的时间里是做不出人耳软骨来的。他 们说就做个样品去展览,但是所有的科学依据、发表的文章都是齐全的。”   笔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整形外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谊林的攻读博 士时的导师张涤生老先生。他认为,当年的“人耳鼠”展品并非作假,是以往实 验成果的重复。他当年在美国实验成功,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首次创举,已得到国 内、外科技界公认,无可非议。   商庆新还了解到,曹谊林在美国有关“人耳鼠”的成果发表在《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修复重建与整形外科杂志),为此为曹谊林的 履历上增添了光辉的一笔:“获得了国际整形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James Barrett Browen奖,这是迄今为止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亚裔人。”但商教授强 调,该奖项“相当于国内的一个论文奖。”曹谊林的获奖文章《组织工程技术再 生人耳廊形状软骨》的内容显示,该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耳廊形状的构建对整形 美容应用的意义。查阅了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主页后,发现James Barrett Browen奖确实为论文奖。   1999年曹谊林正式归国的前一年,接连获得了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 者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青年有杰出贡献专家3各荣 誉,被推上组织工程学科带头人的位置。   笔者询问商庆新:“为何时隔近10年才就‘人耳鼠’的具体细节说出来?”   商庆新称,他在2002年左右就离开了组织工程研究所,和曹谊林分道扬镳。 他现在自己开办企业,本来不想管这件事,因为《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联系到他, 他才说出所知晓的内情。至于该杂志出于什么动机重新关注多年前的往事,商庆 新表示,“我不知情也不想知道原因,既然记者找到了我,我直说所知晓的事 实。”   笔者在上海见到了曹谊林的下属、组织工程(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承 担企业上海国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层袁军森(化名)。他强调他是专程来向 笔者反映真实情况。他向笔者表示,因为“人耳鼠”引起的广泛关注,10余年来 仅国家“973”、“863”投入到曹谊林研究团队的科研费用达6000万元。加上其 他投入,累计科研费用达3亿元左右。这一的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国际国内都 十分罕见。   人耳鼠真相背后的秘密   总的来讲,笔者调查过程中感觉到,一边言之凿凿,另一边却又欲言还休。 我们多次想直接采访曹教授,但是曹教授要我们向主管部门申请并经同意才可以, 而有关的宣传部门没有回应我们的采访要求。从《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的内容来 说,笔者认为如果是虚假的话对曹教授的名誉影响极大,那么,曹教授应该主动 回应我们的采访并作澄清。   另一方面,假如《瞭望东方周刊》的报道完全真实的话,曹教授再造“人耳 鼠”并求重新鉴定的说法就有依据了,而曹教授的学生如此卖力地为曹教授鸣冤, 也确实让许多人对曹教授产生同情心。事实真相扑朔迷离,许多得知“人耳鼠内 幕”传谣的人都希望有关机构能出面,组织相关的学者、专家对这一争论进行论 证。笔者曾经获悉曹谊林教授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耳鼠”实验仍有新进 展的消息,但最终这一发布会并未召开。   自“人耳鼠”之谜最近被报道之后,网络也有不少曹谊林教授的支持者,其 中包括自称为曹谊林学生的丁小邦博士,他在网络上多次发帖痛斥“造谣者”, 并以亲历者的身份解释“人耳鼠”实验的目的是“再生具有人耳外形的软骨组 织”,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当时展出的“人耳鼠”的确是“用于科 学展示”的模型,而曹教授在实验中再生的软骨人耳模型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但 这正是曹谊林“许多年来不断追求、研究的方向”。同时,他还强调“曹教授对 组织工程的热爱和期待从未减退”。   同时,他还以百度ID“611994177”的身份在百度“方舟子吧”发帖指出, 在曹教授申请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同时,上海九院今年还有“一位无赖院长 要申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出“两位教授同为上海九院医生,在同一个医院两 人同时申请院士的可能性不大,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人希望通过造谣中伤的手段 攻击另一个人,以达到使自己评上院士的目的”。百度ID“1849222927”跟帖直 接点出了该“无赖院长”就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志愿,并指出“张志愿与 曹谊林矛盾已久”,曹谊林所在的上海九院整形科近几年被“长期打压”。   笔者打开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官网,了解到该院院长为张志愿,副院长为曹 谊林。而网上的权威消息也显示,张入选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名单,曹入选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   新闻观察:“大牌”科学家还有时间搞科研吗?   作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组织工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曹谊林身 兼多职,同时担任中国医科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 中心主任、组织工程(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裁等。此外,他还曾担任杭州 整形医院的院长。   过多的行政职务往往使“大牌”科学家分身乏术,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曹谊 林身上。京沪两地的同事均向《瞭望东方周刊》反映曹谊林长期不在科研岗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莫宇(化名)表示:“2006、2007年还能经 常看到他。2010年全年在岗的时间连2个月都不到却依然多头拿钱,一个职务的 年薪就至少在五六十万元。”   曹谊林的老师、“中国整形之父”张涤生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非常直率 地说,“曹教授目前兼职过多是事实,但他仍然是我国组织工程研究的学科带头 人之一。在科研工作方面虽然安排了人手负责具体事宜,但个人投入精力欠足, 我认为这是个遗憾。其实,像这种身兼多职、精力不够集中的现象,在当前的科 研界并不少见。至于科研经费浪费,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提倡节约、 尽快建立严格审查和管理的制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副司长翟立新近日在首届科 技领导力研讨会对科研界出现的类似现象流露出担忧。他说,科研经费分配上存 在“马太效应”。一方面,很多成名成家的科研人员手里拿着若干个科研项目, 多得做不过来,只能当“老板”去“分包”;另一方面,很多“刚露尖尖角”的 青年科学家得不到有效的经费支持,成长困难。科研评价的短期化、功利化、非 创新导向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很多单位把申请了多少项目、拿了多少经费、发了 多少文章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反而把科研质量和成果实用性放在次要位置。另外, 我们还存在“研而优则仕”的现象:一些科研上卓有成绩的人很快被提拔到行政 领导岗位上去,这种官本位和行政化倾向实际干扰了这些可造之才在研究领域的 深入发展。   那位曝曹谊林“内幕”的内部知情人袁军森面对着记者的一再追问,他也只 承认,曹谊林的所作所为只是钻了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上 的漏洞,从中收获名与利,但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明其违规违法。   面对指责与质疑,曹谊林对《瞭望东方周刊》表达出委屈:“要做事总会得 罪一批人。历史会检验事实。” (XYS2011082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