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继续揭穿“三院院士”石元春《事实与真相》中的谎言   2011年9月,石元春在科学时报上发表《事实与真相》一文(以下简称《回 应文》)为自己的学术腐败狡辩。一是指责举报文《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以 下简称《举报文》)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指责”,“是无证谎报或诬告”,“是 些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张冠李戴、时间错位的言论”,是“故意说谎”,“指 控没有一条能站住脚,全部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歪曲与捏造”;二是指责举报人 “大量使用了极其侮辱性的语言,诽谤我的名誉,进行人身攻击”,“对我学术 道德方面的指控,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三是指责李季伦个人,“竟以86岁高 龄和资深院士的身份为他人冲锋陷阵”;四是通过律师发表《郑重声明》,指责 《举报文》“散布不实言论”,“保留诉诸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石元 春还漫骂揭发他的人是“社会上的毒瘤”。更有甚者,石元春还借回应之机,继 续说谎。   石元春造假、说谎由来已久。   林培教授说,石元春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找到了一个将自己变为名人的路子, 他说:“在日本有一种办法可在一个群体中将一些研究相似而且较好的论文集中 于少数人的名义下发表,以抬出名人来”。石元春奉行此道,他为了“出名”而 造假、说谎,到了得心应手、张嘴就来的地步。略举实例:   石元春曾对媒体谎称,是周恩来总理把治理黄海的任务交给他的。这一谎言 当即遭到沈其益校长的怒斥:“石元春在当时只是一个讲师,周总理认识他吗? 是周恩来总理找的王观澜(时任国务院业务组列席成员,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王校长找的我,农大接受了治理黄淮海的任务,怎么变成是周总理找的石元春!”   石元春当上院士一经公布,就遭到众多专家的质疑。为了平息质疑,1993年 石元春写了个《说明》,坚持把剽窃来的成果说成是自己的贡献,未经任何一位 学校领导人签署意见,就利用校长的权力,让办事人员写上“情况属实同意上 报”,加盖北京农业大学校印送往上级机关。从此就在农大开启了学校领导人使 用校印为自己出具假证明、制造假文件,以至向司法机关提供伪证的先河。   石元春《回应文》还在继续用谎言蒙骗社会公众,我们有责任继续揭发。从 根本上讲,石元春的问题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抢夺前人和他人成果据为己有的道 德、人品问题。   石元春把剽窃前人的理论,说成是自己的理论创新,是我们揭露他学术腐败 的核心问题。针对石元春《回应文》中的谎言和狡辩,有必要再详加阐述。   《举报文》说;“‘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是前人的成果并非石 元春的发明创造”。   《回应文》说:“这是毫无根据的指责。”又说:“我在这几本(指《举报 文》中所列的书籍)书文中来回翻找,没有找到前人有我们上述研究的任何叙 述。”   石元春又在说谎,在你主编的《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 理》和《盐碱土的水盐运动》两本书中已经引用了《回应文》所列的著作或前人 相关文献。如果真的是 “来回翻找,没有找到”的话,建议你查阅:《华北平 原土壤》第98—104;212—286页;侯光炯院士主编《中国农业土壤概论》第241 —286;306—332页;柯夫达院士主编,1960年出版《中国的土壤与自然条件概 论》第69—113页。   石元春的“理论”是从前人那里剽窃来的,而且没有得其精髓,在语言表述 上都有错误,远不如前人清楚。从事黄淮海治理的16位专家分别指出:   1.王遵亲、俞仁培、祝寿泉先生提供的资料表明:石元春教授所“发现 的”、“新揭示”的现象和提出的“新理论”,前人10多年前都已论述过了,不 是石元春教授的发明创造。   2.田园教授说:“石先生是在连年干旱的条件下,研究出来的水盐运动理 论”,把它说成“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是不恰当的。” 王遵亲、俞 仁培、祝寿泉先生说:“中国科学院等著述的《华北平原土壤》一书已提出“根 据平原所处季风影响形成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特点”;祖康祺教授说:“其主要 合作伙伴辛德惠等在其所编书中介绍河北省曲周试区的气候条件时,就声称: ‘曲周试区属半湿润易干旱季风气候区’。辛德惠就把石元春的‘半湿润’纠正 为‘半湿润易干旱’”。   3.石元春教授用于阐明新理论的某些词句,如“旱涝盐咸共存和交相为害 是……一组自然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的讲法反而令人难以 理解。王遵亲、俞仁培、祝寿泉等认为:黄淮海平原历来就是农业区,并非自然 保护区,区域水盐运动不可能不受人为因素(如灌溉和耕作措施等)的影响,黄 淮海平原出现“旱涝盐咸共存和交相为害”的现象,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地理景 观和生态系统”;就影响旱涝的气候而言,不可能独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就 盐分而论,内陆咸水区中的盐分是从上游来的,沿海地区的盐分又受海潮的影响, 而且他们也都与灌溉和洗盐的人为措施有密切联系;再者,并非所有黄淮海平原 地区都有盐碱,有盐碱的地方,盐渍化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先辈们一再强调综 合防治要因地制宜。   4.石元春的“旱涝盐咸应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和有机的整体”的说法不如 熊先生提的“旱涝盐碱往往相伴发生”更为贴切。赵守仁先生认为:虽说旱涝可 以影响盐碱的动态及盐碱地的形成,但没有可溶盐分的来源,即使发生旱涝也不 能形成盐碱;相反滨海盐碱土的形成主要是受海水浸渍的影响,和旱涝并无发生 学的关系;所以发生旱涝不一定形成盐碱,盐碱的形成不一定与旱涝有关,旱涝 和盐碱并非都“应视为统一的系统和有机的整体”。   5、在前人关于综合防治盐碱土的论述中,确实未曾提到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和回补的措施。方生、陈秀玲等指出:这也并非石元春首先提出来的,而是由水 利专家田园教授根据当地连年干旱,地下水位已下降的事实和河北静海县已开展 浅层地下水改造利用的经验提出来的。   还要指出的是,根据王天铎提供的资料,“石元春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学部 委员李连捷教授,对试验区地点的选择、对问题的分析、对国内国外已有经验的 判断和取舍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雷浣群说:那时,李先生已经高龄,还能用独 轮车推土,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和具体试验工作。但石元春在叙述他在曲周的工 作成果时,根本不提及导师李连捷。   石元春既否定前人的理论,又否定前人的实践。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成立 以后,早于石元春开展黄淮海盐碱治理之前20多年,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治理实 践,取得了重大成果。他故意视而不见,还将其贬低为“莫衷一是”、“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   对石元春这种欺师忘祖的行为,诸多同行专家非常气愤,又从实践层面予以 驳斥:   1.赵守仁先生说:“石元春这套理论的数据主要来自内陆咸水区(曲周)。 整个黄淮海平原有31万平方公里,而咸水区的面积仅13万平方公里左右,在咸水 区推导出的结论,怎能指导整个黄淮海平原呢?用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论’来指 导生产,会产生瞎指挥”。   2.赵守仁先生指出:就黄淮海平原各试验区而言,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因 地制宜来研究制定自己的技术路线和体系的,石元春一直吹嘘他所谓的理论,说 这套理论在指导黄淮海平原治理实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符合实际。黄淮海 攻关项目中,设置有12个综合治理类型区,曲周试验区除外,还有11个,没有那 个实验区是根据他的这套理论来进行综合治理的。……曲周点的经验,在曲周、 在河北又推广了多少面积?!更不要说整个的黄淮海平原了。   3.赵守仁先生说:“在这些试区中,曲周张庄实验区是建立最晚的一个, 1974年春季才施工,又怎能说黄淮海平原各个实验区是根据石元春的‘理论’和 ‘实践’来综合治理的呢?”方生、陈秀玲说:“石元春1973年在曲周搞试验时, 为了培训观测人员及农民技术员,还亲自找方生借用《改良盐碱地创高产》作为 教材”,石元春不会再说没有借过这本书、没有看过这本书吧?   4.田园教授证实:“石元春的曲周治碱理论还是在连年干旱、地下水位连 续下降条件下进行的,地下水位深度与土壤盐渍化程度密切相关”,曲周的盐碱 治理结果是人为措施导致还是因地下水位下降自然导致已有公论。   5.王遵亲、俞仁培、祝寿泉说:“石元春从1973年底才开始去河北曲周基 点,而且一直没有做多少具体实际科研工作,对黄淮海平原整个面上的工作,石 从未实地调查研究过”。   请问石元春,你能够把上述实实在在的内容说成是“毫无事实依据的指责” 吗?   熊毅、席承藩、侯光炯和粟宗嵩等前辈都是土壤学界的权威,他们的著述往 往被从事土壤工作的人视为经典,有些精辟的论述耳熟能详。田园教授说,这对 石先生来说“如果不是有意地贪天之功,那就足以说明他孤陋寡闻了。”石元春 还说:“没有找到前人有我们上述研究的任何叙述。”这就对了,因为前人著述 在前,他们再有预见性也不可能写出多少年后你石元春会研究什么。设想一下, 如果前人能够预想得到你的“贡献”,他们还敢著书立论吗!因为你才是“中国 改土治碱的开拓者”,是你,也只有你,才能提出黄淮海平原急切呼唤的“科学 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支持。”   下面再就石元春《回应文》中几个主要谎言进行揭露:   一、石元春实际承认举报属实却又故意狡辩   《回应文》说:上世纪70年代在盐渍土治理上,一是强调打深井而浅层咸水 是禁区,二是重视水利工程而忽视农业措施。针对张庄试验区情况,我们确实大 胆提出了“打破咸水禁区,以浅井和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体系, 故而能够迅速改变当地面貌,其成功事实是人所共知,张庄一带的农民心里最清 楚的。(我的)上面这段话明明说的是在张庄试验区(4390亩)的旱涝盐咸综合治 理中要“打破咸水禁区”,打浅井和利用微咸水。这种学术思路和工程设计从未 有人在张庄一带提出过,那么这是剽窃了谁的成果呢?“举报文”没有提出任何 举证。   不是“《举报文》没有提出任何举证”,而是石元春故意回避,视而不见。 《举报文》详细列举了应用咸水灌溉的成功例子。江苏农科院赵守仁先生说: “不谈国外,专谈黄淮海,河北省沧州市孙庄子小学,1971年即开始用4—5克/ 升咸水灌溉小麦亩产706斤。中捷农场1974年用大于5克/升咸水灌溉小麦726亩, 比73年增产4成。不少单位的同志都做了大量工作,如陈秀玲等。”方生、陈秀 玲说:“至于打破咸水禁区,也不是始于石元春。从全国讲,宁夏、陕西早已有 苦水灌溉的实践。从河北省讲,沧州地区在60年代已有咸水浇地的。”这表明用 咸水灌溉不是什么禁区,打破后不但没有遭到惩罚,而且可以获得很大的效益。   石元春的狡辩恰恰说明举报属实,即石元春承认“打浅井和利用微咸水”在 张庄以外早有人提过、做过,不是禁区;只是在张庄一带没有人提出过、做过, 因此他将其定为禁区并由自己来打破。事实上,就是在张庄“打破咸水禁区”也 是由田园教授提出来的。   二、石元春夫妇剽窃了雷浣群的成果证据确凿   雷浣群先生是教地质学的老师,水文地质属他业务范围,遥感技术又是他的 强项,是当时《水盐运动监测预报技术研究专题》的主持人。从1974年3月开始, 由雷浣群主要负责,完成了“测报区域水盐运动”的五大基础性研究工作:一是 进行了潜水不完全井型的抽水试验及其计算,24小时不间断抽水共计进行了48天, 除了其他有关资料外,当时得出影响半径是221米;二是在扩大的7000亩试区配 置潜水观测孔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三是在得到河北省水文大队邯郸支队的支持, 引用了他们的深井的大量岩性柱状资料,并独立组织工人进行浅层岩性手工钻探 而绘制了试区潜水水文地质透视图(只形成了草图);四是独立地设计、施工完 成了深度为3.5米的地下实验室,较好的解决了很难解决的土体与装土管壁的界 面差异造成的壁间强渗漏的问题;五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盐运动”及更好的抽 咸换淡以及咸水利用等而总体设计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时分制有线载废 通信,共有99个遥测点,其中有20个遥测点是测土壤盐分及土壤水分等数据。雷 浣群说;“在这种形势下,已经明确水盐运动项目由我主持,而我也一心投入其 中并且有的早已开始正常运转,有的正在调试之中。而石元春利用行政手段及其 他手段美其名曰农业遥感需要我回北京而调离曲周工作,因而石元春、李韵珠夫 妇就坐享其成取而代之”。   雷皖群说:“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及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都是石元春所不熟 悉的”。   此项研究成果在雷皖群离开以后究竟如何?1990年6月28日对此项成果进行 了鉴定,鉴定结论是:“在研究思想、设计、多项内容的水平以及系统性、完整 性和先进性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测报体系虽已鉴定,但还需加以完善 和多次检验修正,使之逐步达到实际应用水平”。这一鉴定结论充分说明,把尚 未达到实际应用水平的研究项目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而石元春在《学部委员推 荐书》上填写,自己“提出的‘PWS区域水盐运动测报体系’,总体设计科学新 颖、技术先进、实用性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不是造假又是什么?这里还 要戳穿“国际先进水平”是如何鉴定出来的,祖康祺给出惊人的暴料:这个鉴定 是在北京,在农大会议室内做出的,根本没有到现场进行实地验证,规划中还有 6个测报区,别说鉴定专家组了,就连石元春也是一个都没有去过。   石元春不顾事实,仍在狡辩:黄淮海平原“七五”项目中的“区域水盐管理 体系”课题是我主持的,下面的“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子课题,PWS区域水 盐运动测报体系主要工作是由我指导的研究生李保国完成的。在1991年出版的 《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一书中的3、4、7、8四章主要作者的署名都是李保国。 此项目与雷浣群老师毫无关系。“举报文”竟如此张冠李戴地对我和李韵珠老师 进行诬陷和攻击。   请石元春冷静地想想,面对上述事实,你的狡辩还能够站得住脚吗?   三、石元春剽窃了田园教授的成果还以怨报德   《回应文》说:“田园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一位老师,当时在石家庄蹲点, 听说农大在曲周张庄搞了个试验区,想过来看看。在张庄试验区住过一两夜,以 后再也没有来过,张庄试验区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实践怎么会变成是田园教授的 成果了呢?该‘举报文’没有出示任何这方面的举证,如田园老师关于张庄试验 区治理实践方面的设计、文章和参加了什么实践等。故此纯属捏造。”   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下面出示证据。   田园教授提供了详实的材料。一是由于北农大参加的人员是土化系的教授, 不熟悉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在黑龙港“地下水办公室副主任许铁城的支持下, 石元春、陶益寿二先生邀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田水利系给予支援,华北水电学 院委派田园、朱尧洲二位于1973年11月参与了该试区的规划,历时半个月,在参 与曲州盐改试区的规划中提出了以下指导思想:(1)地面工程搞好排灌渠系配 套,引水渠两侧挖截渗沟消除洇渗产生的盐碱地;(2)打浅井排水,降低和控 制地下水位,水质适合灌溉则用于灌溉,不可用则排除,开展盐咸水利用试验; (3)打一部分深井解决灌溉问题。北农大主要参与人员为辛德惠、雷浣群、陶 益寿。二是1974年元月黑龙港地下水办公室在衡水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田园提 出两项建议,决定建立曲周张庄(由北农大主持)、南皮县乌马营(省水科所主 持)和束鹿县王口(华北水电学院)三个试区进行研究。三是……帮助北农大制 定的规划正是这一成果的实施。(详见《田园水利文集》1998年出版)。   雷浣群先生证实田园的说法:“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田园等同志一直参加了 方案拟定和设计规划及前期的实施工作的,当时起主要作用的除田园同志外,农 大方面主要还有陶益寿、雷浣群。”。   事实充分证明,治理伊始,就请田园教授到现场帮助指导,从实地考察、指 导思想的提出、确定改土措施,直到整体规划的制定,都是以田园为主做的,他 连续工作了半个月。石元春以怨报德,不仅剽窃田园教授的成果,还要故意贬低 人家,“想过来看看”,“住过一两夜,以后再也没有来过”。   四、石元春夺取辛德惠主持人身份剽窃“七五”成果证据确凿   石元春说:“黄淮海”科技攻关项目是由前国家科委主管,水利部、农业部 和林业部参与领导的大型攻关项目,主持人是国家科委任命的。1984年国家科委 局发文指出,“黄淮海”科技攻关项目专家组已经成立,专家组组长石元春(副 教授,北京农大研究院副院长),副组长贾大林、左大康,组员有辛德惠(副教授, 北京农大曲周实验站站长)等18人。该文件证实1984年我已是黄淮海项目组组长, 辛德惠是曲周实验站站长。我是1987年才任校长的,这和我“用校长权力去夺取 课题主持人身份”完全不沾边。显然又是一起歪曲捏造事实的诬报。   祖康祺提供的资料表明,“六五”期间国家黄淮海治理项目是全国各大专院 校、科研院所分别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的研究专题,没有国家攻关项目,农大以 “农业区划增产综合技术项目”与农业部科技司签订合同共有7个专题,石元春 承担其中之一,决不是什么国家科技攻关大型系统工程。“六五”末期为解决各 专题间的联系与交流,科技部发文,成立了这个松散联盟,石元春任专家组长, 实际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于1984年7月9~13日在郑州开过一次会。   国家“七五”是指1986—1990年间,黄淮海“七五”攻关项目是国家计委直 接立项的国内各主要学科部门共同参加的大型、综合系统工程。1986年2月开始 酝酿,国家计委、科委与农业部协商指定辛德惠为项目主持人, 4月28—29日在 农大召开论证会,由辛德惠作论证报告,石元春当时是作为应邀21位论证签字专 家之一,此后的工作都由辛德惠主持开展,祖康祺手上至今还保存有石元春作为 论证签字专家亲笔签字的复印件。87年辛德惠因病住院,在辛德惠不知情的情况 下,以辛德惠生病为由,石元春利用校长的权力,将课题主持人变更为自己。辛 德惠病愈出院后大为不满:“为什么事先不打招呼就把我的项目主持人撤了,医 生也没有证明我不能工作了!” 辛德惠出院以后继续工作,一如既往,该干什 么就干什么,石元春也没有把主持人的身份还给辛德惠。石元春挂名主持人后, 在整个“七五”期间,没有到过曲周一天、没有做过一次试验,没有写过一个字。 可是,“七五”期间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就都是他的了。1993年石元春在曲周建站 20周年讲话时也说“我已经有8年的时间没有来过曲周了。”   石元春如此张冠李戴、鱼目混珠,把自己的“六五”期间1984年的专家组组 长与辛德惠的“七五”期间1986年的项目主持人混为一谈,玩他自己所说的“时 间错位”,企图能蒙混过关。   五、石元春当上《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主编就是巧取豪夺   《回应文》说:《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是上述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 理区划项目的后续成果,所有图幅内容都是区划项目成果的一部分。此《图集》 的参加单位有北京农大等13个单位,参加工作人员24位,主编是我和贾大林,这 些在《图集》的前言中写得很清楚。各有关图幅都有出处和完成人员,其中《黄 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区划图》是由贾和我组织各试验区科技人员编制的。 考虑到董绵昆同志在图幅整理、清绘和制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列为了该 《图集》的副主编。如此大量资料和丰富内容的《图集》怎么会是董绵昆一人完 成的呢?   当事人董绵昆提供的材料是,1978年至1983年在制定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综合 治理区划的商丘、济南二次讨论会上,为了会议开好,我都提供了不同时间的黄 淮海平原说明农业生产状况的图幅(特别是粮食生产),与会者对这些图幅有兴 趣。农业部科技司的朱鑫泉同志非常重视,希望我们搜集资料、充实提高,系统 出一本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1986年,朱处长想办法把搞黄淮海区划剩余的 4万 元拨给图集出版,并经常打电话和来农大过问图集出版情况。所以该图集实际主 持人应是朱鑫泉同志。1989年在图集快出版时,关于署名问题我请示当时的校长 石元春,他专横跋扈地说:“这些人只会当官做老爷,什么都不干,钱是国家的, 不要考虑他们”。我当时在家养病,没有力量再过问这些事。   该图集由董绵昆一手完成,也得到一些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对)工作情况 最清楚,现介绍如下:一、图集中的地势图、地貌图、水系变迁图是根据国家地 图集编纂委员会1965年编绘的黄、淮、海河、长江中下游地势图、地貌图、水系 变迁图由董绵昆根据要求图大小改编而成,但内容不变;二、土壤图由中国农科 院土肥所魏由庆、刘思义根据历史资料编绘,董绵昆校对;三、黄淮海平原八五 年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状况、农作物产量与生产潜力、农业经济状况共计五十二 幅图由董绵昆完成,极少部分得到黄仁安、尹幼奇帮助;四、气象图幅是曲曼丽、 韩湘玲等编制;五、三幅水文地质图是引用了水文地质研究所七九年编“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六、该平原市县政区图是董绵昆根据全国地貌图黄淮 海部分缩绘而成。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中没有石元春单独编绘的图幅,他是一个 没有图幅的图集主编。   文字部分有三个地方:一、前言先是董绵昆起草,石看了不满意,又重新起 草,现在的前言前半部是石的文字,后半部是董绵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增加 的。二、黄淮海平原农业基本情况“说明”是董绵昆根据自己统计资料编写,石 元春看过,没有什么改动,只是倒了几个句子。三、黄淮海平原主要土壤概述, 由中国农科院魏由庆、刘思义起草,董绵昆修改后石元春再修改,文字缩减较大 和图例不符,在出版时,董又按图例增加了一些内容。   关于图集署名问题:在图集交付出版之后,石把我叫到他家,质问我为什么 不通过他叫祖康祺当副主编,我说我工作量太大,请老祖承担一部分工作。他说 他不同意,随后给我一张便条,上面写主编石元春、贾大林、董绵昆。并说: “我将抽出时间来搞图集”。当我病了以后,最需要人接我工作时,他也未来。 在最后决定图集署名时,我病已初期腹水......快要死亡的人,又能说什么!但 又不想把名字签在石的后面,最后决定另起一行当副主编,何不叫人家痛快呢? 在图集印制完成后,我去石校长处送样本。他问我:你说说我在出版图集中干未 干?我回答说:“你是一校之长,觉悟比人高,水平比人高,这个问题你自己可 以回答”,他阴沉地笑了,真是司马昭之心......。董绵昆生病,一次石元春见 到他问,经济上有没有困难,董绵昆回答:“经济上没困难,良心上有困难。”   石元春在该图集中没有一幅图,他对本图集最大的贡献是写的半篇前言。   六、石元春在深圳搞阿维菌素开发并接到十亿美元订单实有其事   石元春说:“如今李(季伦)先生又拿出20年前的事,还无中生有地弄出个 什么绿鹏公司开发阿维菌素和10亿美元订单等本不存在的事来。”   是实有其事,还是“本不存在”?请看证据。   石元春带领王玉万等人去深圳接见记者时就详细谈到此事:   1995年9月12日《深圳特区报》第一版上刊载该报记者张兴文的文章,题目 是“深圳是改造传统农业的理想之地——访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文中写 有“石校长说,北京农业大学参与开发了依维菌素这一高科技产品后,与深圳博 大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建立了6个生产该产品的控股公司,并接到国 外10亿美元的订单。”   1995年8月6日的《深圳特区报》第一版,该报记者辜晓进以“绿色孕育的希 望——深圳博大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开发高技术产品纪事”为题报道,详细描述了 十亿美金订单的具体来源。一是“今年6月8日,‘博大’就与巴西最大的动物保 健品公司签订了10年内供货2亿美元的协议”;二是“在此之前,还与南美、欧 洲等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签有10年供货4亿美元的订单”;三是“现在,‘博大’ 正与西方某国农业部托拉斯洽谈年购货10吨,价值4亿美元的协议”。这不完全 印证后来报道的“10亿美元订单”的事实吗?   白纸黑字,历历在目,是你石元春死不认帐,还是李季伦无中生有?   七、说石元春“利用手中的权利抢夺他人的成果”一点都不为过   石元春说:“阿维菌素和造纸废液利用实验室拆迁是当时学校的正常工作, ‘举报文’拿出这两件20年前的陈年往事,是为了给我罗织新的罪名。说我对赵 老师的‘科研成果眼馋’,‘利用手中的权利抢夺他人的成果’;在阿维菌素上 ‘石元春对此垂涎三尺必占为己有而后快’。想通过这两件事给我扣上一顶‘以 权谋私,巧取豪夺’的帽子。”   石元春曾经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把李季伦的阿维菌素成果誉为“给学校抱来 个金娃娃”;可是这个“金娃娃”后来却被石元春校长和由石校长聘任的王玉万 总经理“抱”走了。   主管绿鹏公司的深圳开发院谢院长曾亲口对李季伦说,深圳绿鹏公司为了搞 阿维菌素开发,给了王玉万500万元,结果一分钱也没有收回。石校长等把阿维 菌素项目转让给桂林集琦公司,按照技术转让合同学校应该得到数以千万元计的 转让收入,可学校和京农公司的帐上没有这笔收入。   石元春把国家计委专门批复给李季伦的“农牧业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工业性试 验基地”项目强行接管“拿”给王玉万后,不准李季伦及其研究人员进入车间, 结果王玉万在试验基地一次也没有发酵成功。现在,基地的产权也不属于学校了, 要收回必须付出3000万元。前些日子李季伦答记者“与石有没有个人恩怨”时坦 诚地说“不能说没有”,指的就是这件事。这个项目“署名权”是李季伦的,知 识产权是学校的,但不等于是你石校长个人的。石校长抢过去后,实质上就成了 他们个人的投资本钱了,这难道不是“以权谋私”吗?   “造纸废液”问题,有赵时来的控告,有10位教授的呼吁,也有部委机关和 领导人不让你拆迁的指示,石元春都置若罔闻,说这是“学校的正常工作”。既 然是“正常工作”,为什么正当这项研究、开发工作前景看好的时候,你却另起 炉灶,组建了“亚铵法造纸及制浆废液综合利用开发中心”?为什么选择在三更 半夜时用推土机把实验室给平掉了?这算不算“利用手中的权利抢夺他人的成 果”?   八、石元春任京农公司法人代表期间的所作所为   石元春从校长的职位退下来以后,继续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 (简称京农公司)的法人代表,聘任王玉万为总经理。他们把李季伦的“阿维菌 素项目”当作自己的提款机:一是多处进行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但巨额转让费 收入学校没有分文进账,二是深圳绿鹏公司签订10亿美元的阿维菌素订单但学校 没有分文进账;三是深圳绿鹏公司为了搞阿维菌素开发给王玉万的500万元也不 知进了谁的腰包。他们利用“阿维菌素项目”使受让企业成功上市,但京农公司 却亏损倒闭。他们私设“人民币、港币、美元”等币种齐全的巨额小金库,从中 “报销”私家费用和违法乱纪的开支。他们在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使用 “阿维菌素油膏”(残渣肥料)冒充国家规定的“阿维菌素B1”(原料药)大量 生产销售假劣药品。他们对国家,搞偷税漏税、把国有资产占为己有投资渔利; 对社会,搞投入巨资开发制造假药的“专利技术”坑农害农;对学校,尚欠数百 万元借款未还但对外宣称每年向学校上缴几百万元;对员工,使用延期发薪和下 岗手段施压,对依法实名检举的员工进行种种打击报复。   石元春作为京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上述所作所为,对“京农公司”腐败案 件的举报人和受迫害者,在《回应文》中说一句 “根本不认识他们”就能搪塞 过去吗?   石元春回应说,《举报文》是“个别人为泄私愤”,用“大字报语言”, “想把我搞臭”,“让我身败名裂”。那么,石元春夺取李季伦、赵时来、雷皖 群等人科研成果时的所作所为又是不是“文革行为”呢?李季伦当时就说过: “‘文革’中,造反派也没有这样整过我!”。前不久,石元春在CCTV2财经频 道的电视节目中说:“我还是有一定忽悠能力的”,“我想再忽悠一下行不行?” 主持人说:“他们(指现场嘉宾)都是被你忽悠到生物质行业的。”我们期待石 元春再忽悠出一部“大字报语言”专用辞典来。   正如《回应文》所说,石元春确实面临“维护人格尊严”、“维护院士的光 荣称号和国内学术界一方净土”的问题,必须做出两难的选择。要么继续说谎, 要么实事求是。何去何从,选择权掌握在石元春自己手中。   胡锦涛总书记于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响应中央号召进行 反腐义不容辞。我们揭露、控告石元春后,有人担心影响农大的声誉。为此,我 们衷心希望学校领导,借鉴石元春的学术腐败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加强党风 廉政建设,反腐倡廉,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发扬学校光荣传统,创建世界 知名农业大学。   李季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陶益寿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改良专业教授)   林 培 (中国农大土地资源学教授)   祖康祺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教授)   杨智泉 (中国农业大学京农公司原副总经理)   田向荣 (中国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1年 10月25日   补充资料附录   【1】李季伦等《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揭露、控告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学术腐败》,登录在各网站上   【2】石元春《事实与真相》 科学时报   【3】石元春、辛德惠著《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 1983河北人民出版社   【4】石元春、李韵珠、陆锦文第《盐碱土的水盐运动》,北京农业大学出 版社,1986年   【5】《深圳特区报》:“绿色孕育的希望——深圳博大天然产物有限公司 开发高技术产品纪事”,1995年,8月6日   【6】田园著《田园水利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年   【7】《对PWS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体系的鉴定意见》,1990年6月28 日   【8】《农牧渔业部局发文件》【(87)(科计)字第81号】   【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会议纪要》1991年12月 (XYS20111026)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