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玉米科技界呼唤自由评论   作者:佟屏亚   《经济观察报》以“玉米界知名专家内讧,农业部出面调停”为题,报道了 中国农业大学宋同明、李建生等22位专家写给农业部的举报信。举报中国农业科 学院张世煌任职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专横霸道,思想偏激,任人唯亲, 排斥异己,学术不端等。建议在此次遴选岗位专家时把张世煌“拿”下去。农业 部复函称,张世煌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做了不少工作,认真负责,为农业部提供 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等。经过两次民主评估优秀率为85%,继续连任。   本人是圈外人,不拟对事情本身妄加评论,却想谈一谈玉米科技界存在的虚 夸浮躁、扼制批评等不正之风,呼唤玉米科技界开展自由评论。   一是队伍无首自成小团。玉米遗传学家李竞雄先生在世时,依靠刚直气魄和 学术威慑力领导和规范玉米界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李先生去世后, 玉米界缺乏一位宏观研究有战略、微观研究有水平的领军人物,出现一些隐形小 团,你争我夺、相互攻讦。另一方面,本来每家单位和每位科研人员都有自己研 究项目或课题,但几家上级部门又别出心裁地下达所谓“粮食丰产工程”、“玉 米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入户”等等项目,又在科研人员头上戴一顶所谓“首 席专家”、岗位专家,各牵一条线,各管一小片,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 也是客观上助长自立山头、互不团结的原因之一。   二是虚夸浮躁庇护垄断。最典型的是北京市农科院赵久然炮制“超级玉米” 以及零缺陷(零风险)理论,狂言玉米亩产超过2 000斤,年种植面积4 000万亩, 骗取国家2620万。赵先生分别“赠送”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登海种业等单位一些人,多则100多万元,少则几十 万元。还在《玉米科学》著文高调声称,聘请了戴景瑞院士等著名专家为“超级 玉米”项目顾问!又鼓盅李登海以“超级玉米”亩产超过4000斤为“项目”骗取 国家8760万元。这就形成了一个以虚夸和浮躁笼罩的阵地,以金钱和观点集结的 团体。通过采取集会造势、屏闭网帖、控制报刊等方式扼杀异已意见,没有人愿 意或敢于批评。玉米界人士心知肚明,如果再把“超级玉米”塞进“十二五”攻 关项目,有哪位愿意自砸饭碗也砸别人饭碗呢?   三是欺上骗下控制舆论。2010年玉米科技界召开几次大型讨论会,别看六七 百人的会议声势浩大,大多是请几位官员权威作个象征性的大报告。从来都不敢 举行小组讨论,惧怕学术批评,难以听到不同声音。例如,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 组指导的“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以来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出现日益攀 升的玉米超吨粮高产纪录,大面积亩产超过1000、1200、1300公斤,甚至出现骇 人听闻、震惊世界的“百万亩玉米超吨粮”,签字验收的多是专家组赵久然、赵 明等人。就这几个人成了浮夸风的“吹鼓手”,搅混了科技理论。去年9月在内 蒙古举行的全国玉米栽培学术会上,有学者撰文《关于万亩玉米超吨粮验收方法 的商榷》,这本来是个旨在引起玉米界注意学术问题,会议主持人赵久然不准在 会上散发此文,断然拒绝此人出席会议。   玉米科技界缺乏讨论学风,迫切呼唤自由评论。科学研究要有新进展,就必 须有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辩论争鸣,一些新火花、新思维、新观点,常常是 在不同观点的交叉碰撞中产生。只有争鸣才能激发出思想火花,只有争鸣才会推 进科技进步。   说到此处附言几句:张世煌高傲自大,刚愎自用,目无尊长,出言率直,这 在玉米科技界是出了名的,实际上他也正在“自食其果”。至于他发表的的一些 言论,我看大多数还是关于玉米科技方面的不同观点,有一些有可取之处,受到 同行的认可;并没有恶毒污蔑、辱爹骂娘的人身攻击。我觉得不必太过于计较了, 应从他的观点和言论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如果科研人员都能畅所欲言,直叙观点, 为工作哪怕争得面红耳赤,我认为对玉米科技事业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您说呢?   附件:   玉米界知名专家内讧升级 农业部出面调停终平息   2011年01月13日09:45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降蕴彰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降蕴彰 一场我国玉米界知名科学家之间的矛盾事件由农 业部出面调停终于得以平息。   去年11月初,我国玉米界宋同明、李建生等22位知名科学家联名写信给农业 部副部长危朝安、张桃林,反映农业部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长、首席专家张 世煌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农业部方面本月10日给予公开回复,对张世煌的工作能力和作风都给予充分 的肯定,基本否定了“举报信”对其的多方面质疑。   在我国玉米界,张世煌和宋同明、李建生等人都是声望很高的科学家。张世 煌现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系主任,同时兼任亚洲开发银行AMBIONET项目中国 负责人,“十五”期间,承担了863玉米育种子课题和分子育种等重大专项研究。 宋同明、李建生两人则是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骨干分子——宋同明是我国高油玉 米的奠基人,李建生是改良中心的副主任,在行业内都是知名度很高的科学家。   据农业部内部人士透露,张世煌和宋同明、李建生等人的分歧起始于三年前。 张世煌作为我国玉米界的首席科学家,2008年被农业部任命为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的组长,带领来自全国47家科研机构的71名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主攻我国玉 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宋同明、李建生等22人则是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内 的专家组成员。   从农业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小组组建开始,因工作中的矛盾,双方的矛盾逐 渐升级,并于去年后半年在业内愈显公开。到了去年11月,宋同明、李建生等人 联名写“举报信”给农业部。农业部方面对此非常重视,并组织全体专家进行无 记名评议。包括玉米产业体系内专家在内的67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次评议。   评议的结果统计表明,有88%的专家认为张世煌的能力和品格能够胜任体系 领导工作;99%的专家认为张世煌能够用很大精力来管理和研究体系工作;96%的 专家认为张世煌能把体系作为一盘棋来综合考虑,合理安排研发任务,开展联合 协作;86%的专家认为张世煌能够坚持民主决策;91%的专家认为张世煌能够认真 听取体系人员的不同意见和不同声音;78%的专家认为张世煌能够公正处理体系 内部的矛盾和问题;84%的专家认为张世煌个人品格符合心目中的团队领军人物。 即平均超过85%的体系专家认为张世煌的能力、作风和品格是胜任首席科学家岗 位的。   其外,农业部还采取面谈或电话方式,分别与部分玉米体系专家和综合试验 站站长、部分反映问题的专家进行了个别谈话。综合谈话结果,张世煌的工作还 是普遍得到专家们的认可。农业部方面最后给予对张世煌工作的评价是“工作认 真负责”、“能够坚持民主决策”、“性格直率,不留情面”。   在回复信中,农业部还强调玉米界的专家们要充分发挥体系凝聚作用,共同 推进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 (XYS2011012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