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韩寒的泡沫   作者:晓玲叮当   http://blog.sina.com.cn/xmxldd1969   其实,一开始我是抱着对韩寒的万般同情来关注这场方韩大战的。一直忙着 过年忙着看CBA的新疆队比赛,对这场“笔墨官司”只是风闻,未加留意。前天 吃完饭无聊,从《手机报》上看到了《中国新闻周刊》对韩寒的采访报道《韩寒: 我要写<失败之书>》,韩寒在那儿委委屈屈地、伤伤心心地、罗罗嗦嗦地“控诉” 自己在大过年期间遭遇的这场“阴谋”。从报道中看,这场“代笔风波”真把他 弄得憔悴不已,纠结万分,“疲倦地拉不开该有的笑”,似乎还多了自言自语的 毛病。这样的精神状态,让我真担心他会跑到美领馆去上演一场偶像剧,又担心 他会被“休假式治疗”。同样是以文为生的我,自然对“打假斗士”方舟子有了 不满和“恨意”——他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写作者呢?如果每个写作者都被无端 扣上“代笔”的帽子,要求“剖心自证”,那对写作人是多大的摧残呀。于是, 我点开了方舟子的博客,我倒要看看这个斗士到底把韩寒怎么了,弄得这个“少 年天才”为了自证清白一忽儿赌咒,一忽儿发誓,一忽儿悬赏,一忽儿晒手稿, 一忽儿要封笔,一忽儿要移民,一忽儿要告状,真是百口莫辩啊!我打算找出方 舟子“诬陷”和“泼粪”的证据,必要时“拔笔相助”。   可是,在我认认真真地看完方舟子对韩寒的种种质疑,再看了方舟子作为 “呈堂证供”附上的韩寒早期文章《求医》、《书店》后,我震惊了,我诧异了, 我和方舟子一样,和曹文轩一样,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不敢相信这些文章出 自一个14岁或是17岁少年之手”。我的“不敢相信”,倒不是因为这些文章写得 太好以至于一个少年写不出,而是这些文章的遣词用句、语气口吻、所闻所看、 所思所想,怎么读怎么像是一中年沧桑男的作为?我好歹也是中文系毕业,好歹 也读过几本书(虽然没读过韩寒读的《二十四史》),好歹也出版了300多万字 的作品,这点文字敏感还是有的。(有关对文本的质疑,另撰文再谈。声明,质 疑是我自己做出的,而不是对方舟子人云亦云般的附和。)   难道真如方舟子所“阴谋”的那样,这些文章是韩爸爸韩仁均的捉刀之作? 我有点替韩寒心慌,赶快打开他的博客看他如何辩解,希望能解开我心中的疑团。 当我再看了韩寒的辩白文章后,我先是摇头苦笑,然后吐了——这回他真彻彻底 底地成了我的“呕象”(呕吐对象)。   不错,韩寒的确有名。我知道他的名字,是从“韩寒是神话,一名少年天才, 应试教育的反叛者,80后偶像”开始的。在那之后,韩寒没有从国人的视野里消 失,他的名字一再出现,顽强占据着报刊杂志的某个或大或小的版面。他与徐静 蕾眉来眼去,他骂陈凯歌骂白桦骂陈逸飞骂高晓松骂郭敬明骂余秋雨骂王蒙…… 留下了“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这样的“经典名句”,再到后来,他骂政府 骂城管骂文化骂教育骂社会……俨然成为了“公民韩寒”“全球最具影响力100 人”“当代鲁迅”“公共知识分子”“青年意见领袖”。这个披着一身华彩外衣 的人,代言这个代言那个,在公共汽车站台的广告牌上、地铁出入口、网络上弹 出来的小方框广告里,朝你酷酷地笑着,随时提醒你他在这个国度的“影响力”。   唯一一次试图了解韩寒,是几年前逛书店,看见韩寒的新书《光荣日》大堆 大堆地摆在店堂里,号称新的《人间喜剧》《世说新语》,首印70万册的韩寒首 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受了蛊惑,打算购买一本领略一下这位天才少年的才华, 略看了几页,不知所云,难以卒读,而且书中充斥着很不文雅的字眼。我扔下没 买,心中嘀咕:“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余怎么不敢苟同呀。”   从此对韩寒不感兴趣。   直到这次骂战再起风云,我才开始认真拜读这位所谓“当代鲁迅”的文字, 他的那一篇篇“小破文章”也好,“正常文章”也好,笨拙费劲,苍白无力,前 后不一,自相矛盾,实在无法入眼,毫无半点“文学天才”的影子。文章里除了 对质疑者的人身攻击和生理攻击,便是什么“屁”呀,“B”呀,“他妈的”呀 之类的字眼。下流、痞气、低劣。哎呀呀!我怀疑我的眼睛骗了我,抑或是韩寒 的死对头黑了他的博客留下的文字?   这就是所谓的“当代鲁迅”“青年偶像”“公共知识分子”?这就是所谓的 “饱读诗书、旁征博引、才高八斗、口吐莲花”的少年天才?   我又搜索出麦田的《人造韩寒》来看,又搜索出韩寒接受采访的视频来看, 再找出他其它的作品来看,心中疑窦顿生,浮起了“十万个为什么”。   至此,我开始高度怀疑所谓的“韩寒神话”,或者,那根本就是个一戳就破 的气球?   一个14岁就开始看《二十四史》《管锥编》的少年会语文、历史不及格?直 到今天“的地得”分不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一个82年出生的十几岁孩子,将“化解困难,取得革命胜利”“敌强我弱, 敌大我小“这些毛选中的语言用得驾轻就熟(《三重门》中更是数不胜数),你 信吗?方正我是……不信。   一个作者居然会忘了自己写书时为何取《三重门》这个书名?而其父亲却牢 记心间,娓娓道来?这太不合常识了吧。我记得毕淑敏在介绍她的处女作《昆仑 殇》时说过一件趣事。第一次被编辑约见时她是和丈夫一同去的,编辑以为写出 这样一部充满雄性气息作品的作者一定是个男的,所以对着她丈夫大谈特谈,完 全忽略了旁边的“家属”。哪知丈夫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旁边的家属却眼睛炯炯 有神,对答如流,编辑这才惊呼:“原来你才是写《昆仑殇》的作者!”联想到 韩寒父子二人的表现,不禁令人莞尔。   若干年后,韩寒对此的解释是“说忘了是不想理会那帮笨蛋。”然后,他又 对“这帮笨蛋”们学着父亲的话照猫画虎般解释了一遍:“《三重门》的名字来 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是啥子意思呢,朱 熹批注了一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啊,一个十四岁就读了《礼记》, 知道天下第一重要是礼仪的人,怎么字里行间全是“屁”,“B”,“他妈的” 这些下流字眼呢?按理说,读了那么多的书,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吧? (弱弱的问一句,按您的解释,那么,这《三重门》的“重”该读“重要”的 “重”还是“重叠”的“重”呢?)   一个写出了《三重门》的少年,书中大量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仅仅是 靠一本手中的摘抄小册子,而不是靠大脑中的知识储备?作为一个多年写作的人, 教我如何相信这样的事实?   还有,一个专业赛车手,他能够在紧张的比赛期间密切关注国内外局势,白 天比赛,夜里上网,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写出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政论 文章,这也不能不让人佩服其旺盛的精力,“一再突破我们对人类的认识”。建 议刘翔去向他好好请教一下饮食秘诀,这样就不至于为了备战比赛连政协会都不 参加了。   凡此种种,韩寒和韩粉的解释一律是“我做的事情突破你对人类的认识”和 “这就是天才”!童话都不敢这么写,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敢不信。   好,就算韩寒的构造确实和一般人大不一样,那是天才的构造,是奇迹,是 神话。韩寒和韩爸爸的自我辩护我愿意善良地加以相信,相信他没有所谓的代笔, 所谓的团队,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韩寒从大奖赛“一鸣惊人”开始,到后 来靠骂名人搞绯闻来博得眼球,再到后来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当代鲁迅” “公共知识分子”,这中间炒作的成分有多少?包装的成分有多少?请韩寒和路 金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即使面对血淋淋的段祺瑞政府,在那样尖锐的“敌我 矛盾”面前,也不会叉着腰如泼妇般大骂:“你是傻B,你他妈的,你是个屁, 你老婆有外遇,你孩子不是亲生的,你是个秃顶!”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哪怕 没读过《礼记》,也知道什么是礼仪。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能写出优雅而美好 的文字。   作者靠作品说话,演员靠演技服人。而韩寒,你呢,借用李敖的一句话, “韩寒没文化”。   一个没文化的人头上却顶着“当代鲁迅”“文坛天才”“意见领袖”等金灿 灿的光环,这层窗户纸一经捅破,韩寒泡沫不得不破灭,这是个比当今楼市泡沫 还大的泡沫。   2011年,郭美美毁了“干爹”一词,2012年,韩寒毁了“公知”一词。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韩寒终于低下他那颗貌似高贵的头颅,承 认自己“既傻又土”。他羞答答地表示,要写《失败之书》了。即使在这时候, 他都没忘了替自己的下部作品做宣传。“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韩寒和方舟 子分别遛了遛,于是大家知道了,韩寒自己也承认了,他不是骡子也不是马,而 是“答春绿”。   当我在微博里略表了一下对韩寒的怀疑,立刻有人上来大骂,“你骂韩寒不 是为了出名就是脑子进水”。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童话。骗子告诉所有人, 如果你看不见皇帝身上的新衣,要么是不称职要么是蠢得无可救药。与时俱进, 到了21世纪,骗子的说法改成了“你要么想出名要么脑子进水”。就这样,皇帝 穿着想象中的新衣神气地走在大街上。忽然,一个孩子大叫:“皇帝根本没有穿 衣服!”于是满城皆笑。   原来,韩寒不是神话,他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XYS20120309)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