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就算是整风——八评质疑韩寒事件   作者:余亮   【作者为观察者网序】:小时候喜欢看阿·林格伦的童话《小飞人三部曲》, 里面有一章标题很开心,叫作“小飞人又飞了”。这句话用在韩寒身上很合适: 昨晚韩寒又飞了,就王立军事件继续写他那种机灵俏皮、轻佻轻率的少年文章。 韩寒写这样的文章恰如其分,这是他的自由,祝愿他能够享受。同样,新青年也 将带着各自的喜悦与愤懑前行。本文为《新民周刊》约稿,内容和之前七评会有 重复之处,请读者见谅。新民周刊方面有编辑建议行文可以类比民国时候文人之 争,比如鲁迅的笔墨官司,以增加历史感。我想了一下,把鲁迅和韩寒放在一起, 即便是为了反衬韩寒行为不当也是不适合的。把二人相比本身就是个笑话,不应 该再让鲁迅在笑话里陪绑。所以坚决删掉了关于鲁迅的段落。之前我在四评里把 方舟子与鲁迅放一起,想来也没有必要。   ——————————————   方韩大战最终被韩寒踢给司法程序,各路法律专家开始就法律技术问题喋喋 不休,诸如“质疑与诽谤的边界在哪里”等等。这类绣花般的形式问题固然重要, 但却无法掩盖实质问题,比如: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人对韩寒不满? 为什么论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揭示了哪些矛盾?可想而知,很多人会像方舟子 一样,根本不会被韩寒的起诉转移注意力,而会继续专注于事情本身。法律归法 律,人心归人心。   方韩之战的大背景仍然是韩寒《谈革命》等三篇文章的出笼,这些文章造成 原本铁板一块支持韩寒的媒体开始分化。各种质疑空前繁盛,在这个大势下才发 生麦田对韩寒的代笔质疑。放在以前,不会有多少人理睬麦田,而现在,即使没 有麦田,也会有稻田、梯田站出来。麦田宣布退出后,方舟子登场,无数名人名 流与无名草根义无反顾投入混战,以往被压抑的批评也纷纷搭上了便车。韩寒, 这位消费社会与特殊国情共同制造的青年偶像,这张屡上《时代周刊》的国际面 孔,过去享受的荣誉远远超过应得的批评,今日遭遇如此剧烈反弹也在情理之中, 也因此第一次无法通过笔墨在网上摆平事态,昔日所向披靡的形象荡然无存。   代笔质疑一开始貌似侦探娱乐剧,每一集都吸引千万看官的注意力。韩寒出 人意料地方寸大乱、喜怒异常,反而增加了观众的兴趣。当方舟子被拉上擂台, 事情终于起了变化,一幕新的正剧展现出来——   在接受土豆网视频采访时候,韩寒斥责各方对他的质疑是文革和整风运动的 作风。虽然他知识储备有限,还闹了时空穿越的笑话(把姚文元说成延安整风的 主角),但此话确实触摸到了事情的一些实质。在比喻的意义上,这就是一场由 民间发动的良性整风运动,旨在打破“韩寒”这个符号所代表的神话,梳理舆论 界,把掩盖的矛盾揭示出来。与延安整风不同,这场整风并非国家机器发动,完 全民间自发,没有丝毫强制性。方舟子在土豆网视频采访中开玩笑说自己采用对 口供的方式检查韩寒方面的各种说法,这看上去确实与延安整风形似,但实际上 双方的话在对方看来都是“口供”,机会均等,自由申辩,甚至都有拒绝回答的 权利。一些近乎吹毛求疵的质疑包括方舟子的紧抓不放在内,对韩寒确实是种委 屈,不过韩寒与同伴立刻摆出受迫害者的样子,一会儿恶语相向一会儿又楚楚可 怜,未免过于夸张,忘记了自己曾经怎样无所顾忌地向别人拍砖并因此走红。   要厘清这场民间整风运动的诉求与价值并不容易,不妨将错就错,顺着韩寒 的指控借用一下延安整风的具体方向:   首先是整顿作风。在面对麦田质疑之后,韩寒立刻扬言2000万悬赏,发狠赌 誓,问对方“敢不敢玩?”大牌艳星范冰冰随即宣布再加2000万筹码支持,完全 没意识到这其实等同于炫富,惹人生厌。方舟子在采访中表示对这种作风不满, 认为是在用钱砸人,很不正常。为此,他在微博上调侃了几句,却立刻惹来韩寒 撰文斥骂并使用侮辱性语言,终于激起他的正式反击。在很多人眼里,韩寒这副 样子就是一个被宠坏的纨绔子弟形象,容不得批评,优越感十足,不知天高地厚。 他的死党挖出方舟子二十多年前的家书想以此打击方舟子,不料这些非常时期的 家书反而为方赢得了尊重,更反衬他们本身多么缺乏历史根基。   以往韩寒在一些公共事件上的发言不无贡献,其刚出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样子也颇令人惊喜。不过十多年来无大长进,出言轻薄也早已遭到批评。在杭州 七十码事件、解救乞讨儿童事件当中的评论都表现出富贵阶层的自负,在三峡大 坝一类重大问题评论上则完全使用俏皮话、小聪明,引起专业人士不满。只是批 评意见都被淹没在粉丝的赞美与口水中。长此以往,最终酝酿出一场总体反击。   韩寒作风如此,并非他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媒体、商家共同炒作纵容的结果。 媒体多年来一味追捧,无数“意见领袖”表示俯首称臣、心甘口服,甚至吹捧其 为当代鲁迅。韩寒光鲜的畅销书作家、赛车手形象亦使其成为广告宠儿。虽然韩 寒最近说“时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但无论如何,这尊偶像被媒体商家共同制 造了出来,非常投合小资的想象:有钱有酷,风趣正义,无忧无虑地忧国忧民。   韩寒只是一个标志,人们不满的正是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风气。此番质疑韩 寒的主力军中,有多位人士正是从吹捧韩寒的媒体阵营里割席而出的,他们深感 这些媒体作风日差,义无反顾站在方舟子一边,以图挽救媒体风气。传媒界和商 界此番虽然派出包含著名学者在内的豪华阵容力挺韩寒,也终于遭遇了滑铁卢。   韩式作风深深体现在韩式文风里。这一次,韩寒面对质疑也坦承自己当年爱 显摆,喜欢把似懂非懂的“学问”塞在文章里。我认为少年韩寒显摆也是人之常 情,倒是文艺界和舆论界应该反思,为什么显摆的东西就能轻易忽悠他们?近年 来媒体、意见领袖、明星学者共同鼓吹这样的文风:凭几个所谓“常识”和几句 俏皮话、煽情话就可以指点江山、普知大众。这种文风不仅受到小资读者追捧, 一些彷徨中的老派异见人士也一厢情愿寄托于此。无数粉丝更是把自己的肤浅投 影在韩寒身上,只因为韩寒肤浅得更漂亮,就成了肤浅者之王。   韩寒文风有其犀利的一面,多少也帮老少观众体会了一些犯禁的快感。但韩 寒式的冒犯终究是小市民式的。在与方舟子的论战中,韩寒的辩论彻底沦为炫技 式的吵架,乱抓小辫子,使用小伎俩骂人——明明骂了却说不会这么骂,以至于 武功全废,风度尽失,即便鲁迅笔下的“流氓加才子”也够不上。平心而论,这 一次韩寒对自己有一定反思,无奈底子薄,戾气重,退一寸就非要进两尺,有一 点反思就非要施加两倍反击。   有网友名庞加莱者评论韩寒的文法就是“韩式绕法”:“先一大堆营造气氛 的废话,然后冷不丁地突兀一个结论,被绕晕的80、90后一下子觉得韩寒好有才, 其实就只是个结论。”像这类前戏足、逻辑浮的文风并非韩寒一人独有,正如黄 平评价安妮宝贝的文风,“如何让其实无法深入的议论显得富于文采?就在同一 个层面展开不同的侧面吧。”无法深入下去,就只好在表层刷酷。何止韩寒,即 便是知识界的一些明星教授,成天也只能在民主、自由、权利、国家等几个词之 间倒来倒去,加上一些煽情的话就能哗众取宠。这样的文风大行其道,许多以学 识和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好文章反而得不到彰显,整个社会弥漫反智气氛,不学无 术、盲目崇拜的粉丝文化一枝独大。   由此,方舟子上升到学风问题,认为鼓吹韩寒不读书也能成名的这种舆论影 响很恶劣。韩寒一再辩解,称自己十六岁时崇拜钱钟书梁实秋陈寅恪,看遍《管 锥篇》、《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等书籍,只是现在觉得看大量报刊资 讯比读书重要。“所以当我看见一些六十岁的专家用各种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读过 的书来砸我的时候,我常常暗笑这太幼稚了。”且不说《管锥篇》一类十六岁少 年能否看懂,方舟子认为这些书大多是1980年代文人附庸风雅之常用工具,此话 未免武断。但这样的阅读谱系里确实缺少社会历史分析类作品,这样的阅读或许 会让人有正义感,但也很容易导向文艺公知范,失去历史向度。正如在对待流浪 儿童和暂住人口问题上,当收容所出问题时,他们就要求取缔收容制度,当流浪 儿童引起他们同情时,他们又失忆般要求恢复收容制度,永远轻易地站在一个 “正确”的位置上。   良好的学风包含知行合一的要求,韩寒读书少实践也少。他曾经开着私家车 去汶川赈灾,体现出可贵的责任感,但同时,开车的方式也让他与步行的实干家 隔膜。最近在接受某杂志访谈时,他肆言左派网站都是傻X在哪里,左派没做过 什么好事云云,暴露出自己的轻狂与无知,完全不理解他人介入问题的方式。韩 寒去年更主张哪怕会让儿童饿死也要禁止他们乞讨的惊人言论,正是这种学风的 必然结果。   其实,吹捧韩寒不读书的人并非真地鼓吹不读书,在与韩寒发生观点冲突时, 他们又立刻责怪韩寒不读书。借韩寒浇自己垒块之人何其多也,终于在这出年度 大戏里显出真相。我看与其解酒消愁,不如让垒块暴露在风雨下,因为真的猛士 敢于面对无法消解的垒块。可能方舟子一直与自己的垒块搏斗,哪怕因此显得执 拗古怪。   对韩寒的质疑最终是一次对民风学风文风的全民自我清理。在这场网络全民 整风运动中,想必韩寒自己也应该有所收获。“伪士当去,迷信可存。”在此番 伪士现形的过程中,我们多少看到了不屈的信仰在发芽。   http://www.guancha.cn/html/49898/2012/02/10/65595.shtml (XYS20120210)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