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清肠”乳饮品真相   记者/曾鼎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3年第2期 1月15日刊   “吃饱了,来一瓶。”“来帮你的肠道做做运动吧!”   今天,宣传“促消化”、“改善肠道”等理念的“清肠”乳饮品的广告已深 入人心。“清肠”概念走红的背后,是国内相关乳饮品的激烈厮杀。早期瓜分这 块市场的食品商有养乐多、味全、喜乐等,后入市场力图分羹的企业则有蒙牛、 伊利等乳业豪强。   国内“清肠”饮品,多涉及活性乳酸菌和益生菌两个概念。绝大多数乳酸菌, 属于食品工业定义中的益生菌,即有益人体健康。在各家产品的外包装醒目位置 上,品牌们争相标注所含活性乳酸菌数量,100亿、300亿;兜售的益生菌名称也 愈发复杂,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   各项有关乳酸菌、益生菌市场的调研表明,中国拥有数百亿之巨的市场规模。 这显然是养乐多、达能等国际乳酸菌饮品或益生菌企业眼中的福地。财报数据显 示,养乐多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增长现已超过40%。   “对益生菌生产厂商来说,亚洲正日益成为风水宝地,这里的监管环境比欧 洲要有利得多。”苏黎世永续资产管理集团(SAM)高级经理马丁·约胡姆接受彭 博社采访时提到。   “清肠”饮品笑傲亚洲   查探“清肠”饮品近年的处境,能观察到它们在东西方世界确实存有不同的 待遇。   养乐多,全球最大的活性乳酸菌饮品制造公司之一,至今已有70多年产销发 酵型乳制品的历史。公开财报数据显示,养乐多日销量现已超过2800万瓶,其中 日本本土贡献超过800万瓶。   数据显示,在过去数年,养乐多的全球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地区,且亚洲 市场销量远高出其他各大洲。2012年,养乐多在中国、韩国、泰国、印尼等国的 日销量均超过200万瓶,并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养乐多2008年进入印度市 场,与达能建立一家合资企业,销量也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   养乐多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数据则相形见绌——养乐多入驻欧洲市场始于1994 年,但2012年,整个地区的销量每天加起来也不到100万瓶。在北美洲,养乐多 的美国市场日销量则在10万瓶上下浮动。   西方不亮东方亮。在欧美发达国家,养乐多并未获得亚洲地区同等程度的热 捧。除去欧美本土乳酸菌饮品品牌竞争的因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养乐多在 东方长袖善舞的“清肠”路线,屡次碰壁于西方的食品监管机构。   对于乳酸菌饮品来说,健康牌是最好的销售利器。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摆 满超市货架的乳酸菌饮品几乎都有做健康方面的承诺。台湾地区是养乐多进军海 外市场的首站地,日销量现接近90万瓶。   一则2010年的台湾养乐多广告可视为佳作:某内科主治医生对艺人陈美凤的 健康状况赞赏有加,问其保健秘诀。陈答称,“每天都喝养乐多啊!”医师的回 应也是对养乐多啧啧称赞。   在欧洲绝大多数地区,这样的推销手段无疑行不通。欧洲食品监管机构一直 对食品的健康承诺态度强硬。英国《卫报》曾报道称,一度有近60%的英国家庭 会定期采购益生菌饮料,但由于食品商的健康声明始终缺乏独立评估,很多消费 者一直抱有抵触情绪。   2007年,局势彻底改变。在消费者的施压下,欧盟当年通过新的食品法规。 新规要求,食品商在销售有健康声明的产品以前,需得向欧洲食品安全局提交材 料并得到其独立评估。如未或通过,食品商的单方面健康宣传将被视作违法。   健康宣传碰壁欧美   2010年10月,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公开对益生菌行业的一系列裁定。这 也是该机构第六次就此发表相关意见。结果是,包括养乐多、达能在内,所有益 生菌饮品商提交的“增强人体防御力”、“改善免疫力”、“促肠道消化”说辞, 均遭欧洲食品安全局驳回。该机构认定,益生菌食品商提供的科学依据,不足以 支撑他们对产品的宣传。   作为欧洲益生菌产品市场的领头羊,达能公司此前也宣称,其乳酸菌发酵饮 料含有益生菌,能增强免疫力。2010年,达能宣告在欧洲收回这项承诺。同年, 这家公司一则乳酸菌可以减少腹泻概率的说法,也遭到欧洲食品安全局的否决。   作为负责欧盟食品安全的权威科学机构,欧洲食品安全局此前已就益生菌发 表五次观点。无一例外,食品商的健康声明均因“缺乏证据”或“证据不足”, 被堵个严实。欧洲食品安全局甚至拒绝使用“益生菌”一词,该机构认为,益生 菌一词并无准确科学的含义。   这种冷落和苛求不仅发生在欧洲。2009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警告雀巢公司,他们把一款含益生菌的饮料在市场上当作药品销售。之后,雀巢 公司同意停止此类健康宣传。2010年在美国,达能公司被禁止在广告中声称其达 能碧悠酸奶和DanActive酸奶能够帮助消费者预防感冒,不定期宣传也遭到限制。   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益生菌的管理不如欧洲严格,但对这种食物添加 成分的立场与欧洲基本一致。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同样未明言认可 益生菌的健康声明。   在欧洲食品安全局2010年再次甩出重拳后,益生菌行业普遍抱怨其科学标准 过于严格。不管是达能,还是养乐多,虽然均配合地撤下之前的广告宣传,但仍 坚称其健康声明有合理依据。在事后的官方声明中,养乐多还表示“希望与欧洲 食品安全局讨论磋商”。   “清肠”功效究竟几何   市面上的“清肠”饮品多以“含数百亿活性乳酸菌”或各类益生菌作为卖点, 自有其认可的一套逻辑所在。   一般认为,在人体肠道内,生存着500种以上的细菌。这些细菌在通常情况 下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例如肠道中的某些细菌能合成多肽、维生素被人体吸收 利用,还能抑制致病细菌的泛滥。乳酸菌是对能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绝大 多数乳酸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都属于食品工业定义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概念出现于100多年前。俄国微生物学家梅奇尼科夫彼时注意到保 加利亚的农民比较健康长寿。他把原因归结于其所食用的发酵牛奶中含有的活细 菌。益生菌概念横空出世。此后,科学家仅是对益生菌展开的临床研究项目,就 已经数以千计。   一项勉强达成的共识是:当人体肠道摄入有足够多的活性有益细菌,的确能 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这一观点,也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 农组织(FAO)的认可。但前提务必是:摄入足够量,且细菌保持活性。在这样 的背景下,活性乳酸菌饮品纷纷打出“数百亿”的旗号。   然而,这个“数百亿活性乳酸菌”的实际效果,多少是要打上折扣的。欧洲 食品安全局有理由质疑市场乳酸菌或益生菌产品:食品商必须拿出过得硬的证据, 证明产品有其宣传的功效。   对于一款益生菌产品来说,要走好、走完一套程序并不容易。除了常规的食 品安全性考验,还有有效性验证这道关卡。首先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能否 承受诸如胃酸、消化液的考验;之后要观察细菌是否能产生有益物质,消解有害 成分。在完成体外研究后,还要做动物试验以确保可靠。最后一步则是临床研究, 只有通过对大规模志愿者临床试验,确认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认为所用细菌 可做益生菌。   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认为,严格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生产后必 要的标识说明这两条,“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卖的‘益生菌’很多没有实现。”   科普作家方舟子也曾撰文指出,乳品行业人士宣传的“补充益生菌可预防与 治疗腹泻、提高人体的全身免疫能力、降低血清胆固醇”多依据一些个案、传闻、 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的验证。而市场上的很多益生菌产品, 包括乳制品和粉剂在内,受质量控制和储存条件要求所限,有没有活菌都存疑。   对于活性乳酸菌饮品来说,即使活菌能达到数以亿计的水平,有多少能进入 肠道繁衍生息,令人生疑。大肠是肠道细菌的主要栖息地。绝大部分活菌会在穿 越胃肠道过程中,受胃液、胆汁酸和消化酶影响而死亡,无法到达大肠或小肠远 端。即便通过考验,最终到达的一种或几种益生菌数量寥寥,要想影响肠道内数 量多达百万亿,种类成百上千的菌群平衡,非常困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副教授范志红则指出,对于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效 的活菌,这样的乳酸菌饮品确有可能发挥保健作用。虽然活菌难以在人体内定植, 但数量多的乳酸菌在肠道中周游一趟,可以起到暂时性的健康作用。不过,她认 为乳酸菌饮品“唯一的好处在于活菌”。毕竟乳酸菌饮品的蛋白质等营养素含量 低,而酸奶能保存牛奶所有营养成分,后者的意义则“绝不仅仅是含有一点乳酸 菌”。   这一点,亦体现在方舟子的看法中。“有关益生菌产品的保健、医疗效果的 种种宣传,基本上只是出于一种美好设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是很 值得怀疑的。如果非要吃益生菌产品的话,不妨喝酸奶,那样,即使益生菌没用, 酸奶本身还有营养价值。”   益生菌的功能争议   事实上,人类对于体内细菌的认识目前仍是相当有限。一个成人体内的细菌 总重量约有1.5公斤,其总数乃是数以10万亿计甚至是百万亿计的水平。这支多 寄居于人体肠道的细菌队伍,不仅数目庞大,还处在不停的更新换代中。在大肠, 每分钟死亡和新生的细菌多达数百万。人体内细菌之复杂程度,即使在生物和医 学获得高度发展的今天,仍远未得到掌控。   2005年,美国微生物学会组织的益生菌研讨会明确指出:“迄今为止,绝大 多数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使用对于疾病处理而言都是预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疗 性的”。要想通过补充益生菌来有益健康,必须要“特定的细菌”、“保持活 性”、“有足够的细菌数量”而且“连续服用”。   乳饮品企业也未曾放弃对科研阵地的争夺。2012年11月的东京,由日本养乐 多本社举办的“肠内菌群研讨会”已经是第21届。自1930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代 田稔培养出干酪乳酸杆菌代田株,并专门生产销售含有这种乳酸菌的饮品后,这 家乳企一直试图在微生物与肠道研究领域跑马圈地。   随着对活性乳酸菌饮品健康效应争议的持续,研究也在不断展开。   2011年底,学术期刊Nature的网站曾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微生物学家的一项 含益生菌酸奶研究。研究显示,某市场知名品牌酸奶含有的微生物既没有在试验 对象的肠道中扎根,也没有影响到肠道原细菌“土著”们的组成。有趣的是,这 项研究的资方除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还有法国食品公司达能的研究 机构。   不过,正如领衔这项研究的微生物学家杰弗里·戈登所言,由于酸奶中的细 菌与人体内细菌种类差异巨大,有关益生菌食品商的健康声明很难得到证实。而 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益生菌具体对人体健康效应如何,需待更有广度和深度的研 究。   Nature的报道也披露了益生菌食品商面临的压力。在欧洲食品安全机构2011 年出台那份耗时3年的食品健康效应评估后,食品商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要 在食品中添加意图保持健康或者预防疾病的成分,那就得证明对产品所言属实。 (XYS20130124)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