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北大教授韩茂莉师德沦丧与学术腐败 尊敬的北京大学王德炳书记、许智宏校长、校学位委员会、校党委、校纪委、 全体师生:   一、从学生天真到现实的认识   我是城环系98级的博士生黄建军,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硕士生导师是以整理历史地理文献出名的褚绍唐教授。获硕士学位后分配到安徽 师范大学任教多年, 98年考入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因为有着较长的工作经历,在北大的三年,我是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圆梦的。 我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深造机会,争取多听课、多参加各种研究课题,希望在 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面,走一条大胆探索的学术道路,希望将自己培 养成一名能受社会欢迎的,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较强的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和 燕园数千名学子一样,我起早贪黑、全力以赴,在完成规定学业的同时,积极参 加历史地理野外调查的实践,曾跟随导师于希贤教授远赴云南省的金平、石林、 东川、嵩明、昆明等地崇山峻岭之中。在野外写了大量调查记录,也拍摄了许多 照片,收集了不少的奇石标本。野外记录有的已整理成论文多篇,发表在全国核 心期刊。在导师于希贤教授出国期间,我多次代表北京大学课题组向地方干部和 新闻媒体作学术报告,主持评审,受到好评。于希贤教授深入云南深山发现古长 城,入抚仙湖底考察水下古城,我作为他的学生都在他身边学到了许多东西。我 还是北京大学全校新生围棋比赛的冠军。我研究旅游犯罪问题,开创了国内旅游 社会学这一领域研究的先河,并出版了《旅游者安全防范指南》一书(法律出版 社)。在导师于希贤教授的支持下,以课题组长的身份,在全国强手如林的竞争 中,中标《长沙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招标课题,这在北大博士生中间也不多 见。我还获得北大的奖学金一次。在同学们中间,我一方面注重历史文献,另一 方面走学术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而不仅仅做一个书斋学者,这是与纯 文献考证的学术路子不完全相同。我在北大的环境中奋斗成长,我非常感谢母校 的培养,使我度过了人生难忘的岁月。   在毕业之前,为了今后的学术发展,我先后去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 学面试,给他们的专家委员会做学术报告,给本科生讲课,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他们还为我解决食宿、报销路费。这充分说明,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根据社会需 要来发展,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可。 然而,我的博士论文却因一封匿名告状信, 使我遭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全校400多名博士毕业生,唯有我一人被剥夺了博 士学位。我得到的通知只是要我修改论文,两年之内重新申请答辩。我究竟犯了 什么错误?我的论文究竟有何过失?以及如何修改得不到任何具体的答复。是谁 告的状?告状的内容是什么?北大研究生院说“保护告状人的匿名权,不能告诉 你”。我作为一个学生受到这样不明不白的处罚,使我身心受到极大痛苦,北大 留给我的美好记忆在这最后一刻,变得十分的苦涩。   二、学生渴望良药苦口、现实却是蜜裹砒霜   1.什么是师德?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好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师可 以传道、受业解惑。所以学生总是把老师看成自己最尊敬何值得信赖的人。闻道 有先后,教师有责任正面引导学生,批评、指出学生的缺点,帮助、指导学生完 成学业。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这是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如果教师厌 恶、挑剔、甚至仇恨学生,并在背后采取阴谋的手段迫害学生,这就是师德沦丧。   2. 公开、公平和严格的博士论文评审过程   今年城环系的博士论文实行匿名评审,也就是不让评审专家知道被评论文的 作者是谁?导师是谁?也不让博士生知道是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过评审。这样做 的目的是消除评审者对被评审者的恩怨人情,保护匿名评审人让其大胆发表意见, 以求得公正。   我的博士论文严格按照校、系两级规定:经过了开题报告,通过了预答辩, 又由系里秘密操作送出五份,请五位同行专家匿名评审,一致同意答辩,才由系 里组成答辩组。组长: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刘桂生。成员:原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恩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守春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 地理研究室主任尹均科研究员和韩茂莉副教授。答辩是在导师回避的情况下进行 的,答辩委员会严格审查了我的论文水平,听取了不同的意见,使不同学术观点 得以交流。答辩会上各位师长提的问题非常尖锐,那天进行到中午一点多钟。我 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公开、公正、严肃、认真的情况下,全体一致认为合格:达 到博士水平,同意博士毕业,并授予博士学位。   按照程序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又进入到城环系分委会进行审查,系分委会进行 了严格审议、投票,14位委员中有13位投赞成票,有1位委员投弃权票,通过了 分委会的评审。   在论文送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校评审会审查时,怪事发生了。韩茂莉发难 了。   3、是良药苦口、还是蜜裹砒霜   现在已很清楚,写匿名告状信的就是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当时还是副教授的 韩茂莉。   韩茂莉是我论文的第一轮匿名评审人。由于我的论文题目和内容在教研室范 围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按理说同一教研室的老师应该回避,但系里在确定匿名 评审名单时,也许是出于严格的目的,有意识地让学术观点不同的韩茂莉和教研 室的另一位副教授参加也未尝不可,以充分听取不同意见,达到把握质量、学术 交流的目的。   韩茂莉在2001年5月29日的匿名评阅书“是否同意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和“是否同意授予论文作者博士学位”两栏,她都勾了“是”。   韩茂莉也是我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在答辩会上,她提的问题是“西 周洛邑王城是否符合《周礼·考工记》?”我的回答她比较满意。她表扬我说: “小黄!你很聪明,那么短的时间写出论文,很不错!”她也同意我博士毕业, 授予我博士学位。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她在背后却四处串通到研究生院告我的黑状。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论文答辩场合碍于情面的行为。 但在第一轮匿名评审中,她根本无需顾忌,无论她提什么意见,无论这些意见多 么尖锐,无论她对我的论文打勾打叉,都是她的正当权力和职责。作为一个学生, 我渴望得到教师尤其是持不同观点老师的指教、批评,因为良药苦口,这有利于 提高论文的质量,我都会万分感谢。   韩茂莉在我们教研室作风霸道,她曾经还写过前几年毕业的一位师兄,现在 浙江大学工作的阙维民的匿名信,搞得教研室乌烟瘴气,同学们人人自危。   在关系到学生前途命运的严肃认真的学术问题上,利用手中审查学生论文的 权力,别有用心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我吃蜜裹着的砒霜,这不是学术腐败、 师德沦丧,又是什么?北京大学少数教师出现这种作风令人痛心。   4.预谋   早在在两年前,韩茂莉老师早已宣布“不让黄建军博士论文通过”、“不给 他博士学位 ”我早在第一学期自买电脑在宿舍学习写作的时间居多,跟着导师 做课题,没有去朝拜韩茂莉和教研室有的老师。入学一年后,在一次迎新会上, 她突然当着几十位师生的面公开说: “谁是黄建军,整天不见他的面,今后决 不给他博士论文通过,不给他博士学位”。这时身为教研室主任的那位副教授也 公开对她的不给我博士论文通过的讲话表示支持。他们在我的博士论文尚未动笔 之时,就公开宣布了它的死刑。   三、由匿名信引发第二轮匿名审查的违规操作是学术腐败   由匿名信而引发了要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二轮匿名评审。北京大学是堂堂 正正的高等学府,对学生论文的学术考评和审查,应当采取正当的行为。匿名评 审应当请什么专家?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牛大勇说:   1.不请对论文有倾向性意见的专家(即告状人应回避)。   2. “正高职”(即正教授)专家。   3.原来已经匿名评审过的专家不重复递送。   但由于违规暗箱操作,第二轮论文评审就请告黑状的韩茂莉副教授、韩茂莉 的丈夫以及两年前就宣布不给我学位的那位副教授三人重复评审,其结果可想而 知。这样的做法就是请告黑状人的来当裁判,这实际上是刻意密谋策划的一个阴 谋,是不公正的。在关系到学生前途命运的、严肃认真的论文评审中,违规暗箱 操作就是学术腐败。第二轮送审违反了校方论文评审的基本原则,其评审结论不 仅无效,而且其客观上对我名誉和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 四、研究生院前经手人的违规操作今后应回避   尊敬的王德炳书记、许智宏校长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向您们申诉了,但我的申诉书都批转给原经办人。由于原 经办人的违规操作,她们似乎不太可能去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方面,行政 业务由研究生院操作,但师德问题、学术腐败问题,是研究生院管不了的。因此 我再一次上书,反映韩茂莉的师德和学术腐败问题,恳请你们在前操办人回避的 情况下委派专人深入调查一下,我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如果属实,恳请学校 将此事的调查结论等材料,转达给全体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同时恳请学校有关部 门对韩茂莉的师德沦丧和学术腐败问题的结论予以公布,以正学风,以正师德。   盼回复!   申诉人:黄建军   2002年3月21日 ◇◇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