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驳江晓原、刘兵两教授   陶世龙   在编者三评“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评奖活动后,2003年1月27日,在上海 交大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主持的网站中 (http://www.shc2000.com/030201/NB5.htm)看到将在2003年1月31日《文汇读 书周报》发表的,由江教授和刘兵教授合写的《2002“科学时报读书杯”评奖回 顾》(以下简称“回顾”),两位对这次评奖起了重要作用的评委终于走到台前 说话了,应该说是值得欢迎的,但读后感到,两位教授虚话甚多,回避实质问题, 文过饰非。   1、按科学时报公布的评选标准第一条就是“由执行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共 同评判过的分数为唯一评选标准;”   请问你们找过这些咨询委员共同评判过分数吗?我经过电话询问,都没有。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印在主办者的报纸上?且不见对咨询委员和读者道歉,这 是什么性质?你们为什么避而不谈。   2、“回顾”中说,“这次评选中将“科学文化”与“传统科普”并列”表 示是重视“传统科普”的。   请问你们究竟评出了那些“科学文化”与“传统科普”?为什么不明白的列 举出来?   你们自己说不清楚,反而倒打一耙,说什么“使得一些过分地习惯于传统科 普的人,以及一些极端的惟科学主义者们感到不舒服。”有一位应是你们的支持 者digger在对我写的“发起人干脆走到台前为好”所加的评语中有这样的语言: “先生批评得非常有道理。这些毛孩子太不像话,欺骗出版社,欺骗舆论,问题 太多了,20个奖怎么就没有那个什么煤矿出版社、打渔出版社、炒菜出版社呢? 新疆阿拉拉出版社出过一本养猴的书也不错,你们为什么不评?”,对那些为普 及科学辛勤耕耘多年的出版社的蔑视,跃然纸上。两位教授自然要文雅些,但你 们对所谓传统科普是真的认识到有“重要的价值”吗?哪些人是“极端的惟科学 主义者”,最好爽快地指出来,让大家认清和声讨,因为在江教授主持的“科学 文化研讨会”的宣言中,科学主义已快到祸国殃民的程度了,何况极端。   3、评委真的是无法回避吗?   “回顾’用了颇多的篇幅为他们自己评自己辩解。   辩解之一,说他们实行的是“任何一本书如与某评委有关(撰写、翻译、主 编、策划、编辑、出版),该评委即不得对该书投票”,也就是回避了的,不过 不彻底而已。   驳,似乎回避了,实际上人还在那里,而且人是会活动的,能没有影响吗。   辩解之二,“国家评的优秀科普图书奖等,都没有做到彻底的回避。”   驳,这完全不能成为理由。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就该改掉。恐怕今年的评奖 就不见得仍是如此。   辩解之三,“专业从事研究与评论工作但又不从事具体创作的人?这当然不 是理想状态,但却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下,在评奖中,才 会出现无法回避的情形。”   驳,一本书的优劣,只有专业从事研究与评论工作的人才能评吗?你们九位 评委又有几位是专业做研究与评论工作的人?而且具体到这次评奖,需要回避的 不过二人(按科学时报公布的仅吴国盛一人,实际还应增加一位刘兵,计二人) 就按你们的标准,难道在中国科普界就再找不出两个合格的评委吗?远的不说, 六十岁刚出头原科技日报副总编辑,担任过2001年牛顿杯科普图书评奖评委的王 直华先生;还有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的编辑,写过许多图书评论和报道的王洪波 先生,我看都很合格。我要声明一下,两位先生都未给我谈过这方面的事,我摆 出来,无非是想用事实来揭穿什么评委找不到人,无可奈何云云,不过是欺人之 谈。   辩解之四,“所谓‘同行’,当然是指在从事着同样性质工作的人。科学研 究要由同行来评议,是因为只有同行才有资格、有能力来进行这种评议。而同行 评议,通常也不会专找已经淡出该领域多年的人士,因为淡出研究领域多年之后, 对现今的情况就难免逐渐隔膜,同样会失去进行客观评议的能力。如果总是让不 做或极少做科普工作的人,来评议当下辛勤工作着的人的成果,那就不叫同行评 议了,恐怕也没有多少公正可言。”   驳,科普书不同于文艺小说,一本是不是好,首先得看科学上是否站得住脚, 不能把是不是做过科普工作作为担任评委的标准,按你们的说法,实际上是要把 大批科学家排除在外。   而如仅把做过科普工作作为同行,不全面,因为这不过在普及的表现形式上 有可以共同商讨之处,科普工作的范围很广,其内容是可以相去很远的。 仅仅 以做过科普工作作为同行来评,是不能保证科学质量的。如有人想以此为口实拒 绝科学家参评,更是错误的,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   2003/01/28 mozilla评: 学术乎,不学无术乎? 刘兵说“它在学术、市场甚至观念上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不知道评出来的有些 书的“学术”含金量高在哪里。 附: 2002“科学时报读书杯”评奖回顾 将载2003年1月31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5) □ 江晓原  ■ 刘兵 □ 一年一度的科普佳作的评选又已经揭晓。与2000年度、2001年度的评选相比, 此次2002年度评选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二人都忝为此次的评委,很想 与兄就此次评选工作清理、讨论一回,也算是我们的一番工作回顾吧。   首先是回避规则的修改。这次的做法是:九位评委中,任何一本书如与某评 委有关(撰写、翻译、主编、策划、编辑、出版),该评委即不得对该书投票。 每个评委对各书以百分制打分,累加起来构成各书的得分;为了确保各书得分的 公平,又对每书得分除以对该书投票评委人数——举例来说,《人生舞台》没有 评委需要回避,得分就被除以9,而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得分被除以8(因为 他本人不得对该书投票)。最后以经过上述程序处理的分值来决定当选与否和排 名先后。这种做法,实际上和许多学术刊物的编委会工作程序是一样的。对于本 刊编委的文章,通常都是当定稿会议上讨论到该文章是否刊用时,是该文作者的 编委回避,并无权对该文投票。这个做法,好像大家从无异议。   ■ 如果能够彻底回避的话,当然是一件更好的事。但之所以这次评奖,以 及一些其它的评奖,比如说国家评的优秀科普图书奖等,都没有做到彻底的回避, 是有着背后的深层原因的。目前在科学文化界,你听说过有多少专业从事研究与 评论工作但又不从事具体创作的人?这当然不是理想状态,但却是一个让人无奈 的现实。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下,在评奖中,才会出现无法回避的情形。   □ 这和科学研究中的“同行评议”也是类似的。所谓“同行”,当然是指 在从事着同样性质工作的人。科学研究要由同行来评议,是因为只有同行才有资 格、有能力来进行这种评议。而同行评议,通常也不会专找已经淡出该领域多年 的人士,因为淡出研究领域多年之后,对现今的情况就难免逐渐隔膜,同样会失 去进行客观评议的能力。如果总是让不做或极少做科普工作的人,来评议当下辛 勤工作着的人的成果,那就不叫同行评议了,恐怕也没有多少公正可言。   ■ 其次是关于奖项的更新问题。传统科普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存在, 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后者的出现,也是“科普”领域的一种发展。而且, 在科学文化这个称呼下,也确实包容了许多过去作为主流的传统科普所不能包容 的内容。也许,正是关于这些内容,尤其是对科学的人文审视,使得一些过分地 习惯于传统科普的人,以及一些极端的惟科学主义者们感到不舒服。   当然,倡导一种多元的并存也是必要的,传统的科普,也即以关注对具体的 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为特色的科普,也有其重要的价值。在这次评奖中,也还 专门给予了传统科普作品以等额的获奖名额,这正是坚持多元性的表现。   □ 这次评选中将“科学文化”与“传统科普”并列,清楚显示了观念的拓 展。奖项的创新,实际上反映了对科普概念的拓展,这正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我 相信绝大部分学者都会为此感到高兴。   ■ 这里我还想再谈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即体制化的学术和普及与民间化的 学术与普及的问题。我曾开玩笑般地把后者称为“NGO”的,相应地,前者就是 “GO”的了。   近些年来,一种值得注意也令人欣喜的现象开始出现,即“NGO”式的学术 与普及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兴起。它是在一种更加市场化、更加民间化的方式下, 以更高的学术性,获得了更多受众自愿的认可。不信,到书店里看看就是了,相 当多数出色的著作都是在那种民间的意义上完成的。它们的基础是市场和更为纯 粹的学术。这种承认已经属于广义的学术奖励系统的问题了。相应地,在狭义上 的民间化的奖励,也有上升的趋势。像“科学时报读书杯”这样的评奖,基本上 就属于这种民间式的。在这种意义上,它在学术、市场甚至观念上的含金量是很 高的,因而,也就更是值得鼓励和重视的一种进步。   □ 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如今市场的筛选已经成为对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判 据。这是因为存在如下一个事实:即图书出版的生产力,已经大大超出好书写作 的生产力;也就是说,好书不愁没有地方出版,好的作者后面有出版社排着队逼 他写书,这就是市场的筛选机制。现在有些人竭力鼓吹一种神话:高品位的学术 书都是找不到出版社愿意出的,于是用科研经费买个书号,让出版社印几百本拉 回办公室。这类书根本不会出现在图书市场上,只是用来申报职称、评奖、应付 所谓“科研项目”的结题等等。正是这类非市场化的“GO”运作,产生了大量的 学术泡沫(统计起来动辄“学术专著”多少多少本)。相比之下,反而是市场化 筛选与“NGO”的民间学术活动,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好书——其中当然也包 括许多科学文化的佳作。   ■ 真正参与过科普图书策划出版的人都会对合格作者(包括译者!)资源 的缺乏深有体会。因此,就出现了在创作出版过程中“供”(当然是指合格的、 高水平的“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我们过去以及现在的教育体制,也由于长 期以来“GO”的评价体制,在短时间内,这种作译者资源短缺的局面恐怕还难以 有很快的转变。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只能无所作为。像这次“NGO”的“科学时 报读书杯”科普图书评奖,就完全可以认为,正是改变这种令人不满意的现状的 一项重要努力。   □ 此次评选工作的负责人杨虚杰女士,还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下一届评选 工作应该提前若干天完成——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之前将佳作评出, 这样,获奖图书就可以在订货会上就此进行宣传,这既有利于获奖图书增加订数, 同时也增加了评奖的影响力,我认为这实属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2003年1月27日 (XYS200301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