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10.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没人与我讨论” ■李国涛 文汇报2002.04.18 读朱家先生的《故宫退食录》,上下两卷,丰富多彩。朱先生是故宫文物 专家,也是故宫礼制专家。读了他的一些文章之后,再对照目前看到的清代题材 的电视剧,又感到一点难过。这难过就在于:专家意见无人听。在这一点上,使 我产生了以前所谓的“专家无用论”。按,此论产生于几十年前,早已是陈年黄 历。但是在商品大潮中,在当前社会的某些领域,尤其在传媒广告中,有时还是 如此。怎么这样说呢?朱先生说过,某个(我在此处不提名)清代题材的电视剧, 细节无一不错。他后来还多次谈到清代皇宫的礼制。比如说,清代没有见皇上呼 “万岁”的礼仪。但是请看,电视里从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到乾隆王朝,一直 到清末的光绪王朝,群臣见到皇上,总是这么叩头大叫。编剧和导演难道没人研 究过这些事?不一定。是为了“从俗”,即适应观众的习惯,“戏说”一番。但 一些自命严肃的电视剧就不应如此的。还有,在乾清宫里,一群官服顶戴的大臣 们,跪在地上,或站起来,互相辩论,偶尔还挤眉弄眼。这也是不可能有之事。 皇上御乾清宫,是大仪式。那时,太子、王公以及群臣,只能在乾清门内行礼, 和乾清宫隔着一个大院子和一个大建筑,离得远着呢。根本不是“面对面”。如 果皇上召见大臣,讨论大事,那就只在养心殿等较小的地方,也不会进去一大群 人,皇上也不会“赐座”,让臣子坐在椅子上,也不会让他们站立。皇上对老的、 有功之臣,会优待。那优待也只是给他一个毡垫,让他跪在上面说话,决没有搬 把椅子来坐之事。朱著引曾国藩,翁同的日记,都证明了这一礼仪。但是好像 影视界的人们并不听。他们以为,还是原先戏台上的样子吸引人。于是一部一部 演下去,传下去。清代的真正宫廷礼制,人们看不见了。 影视上的事且不说,它只是娱乐,害不死人。但是,到医药界,这事就严重 一些。科学家的意见,我们是必须尊重的。街上有“科学算命”,“科学看风 水”,这还易于看破。难对付的是商品广告,再有某些科学家为那些“入市”的 商品作非科学的宣传,普通人如何分得清?我读到《中华读书报》上邹承鲁和方 舟子的谈话,谈的是学术腐败。我很受启发。邹氏是参与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主要 专家之一,大生物学家,我很敬重他。我也相信他的科学之见。他说到近年来宣 传得发了疯的所谓核酸,说,“目前的科学认为,核酸并不在营养物之列,因为 核酸在人体中大量存在,在通常的食物中也大量存在,人们并不需要服用外源核 酸。”如果要推翻这一观点,就要科学讨论。他说,他发表过这种意见的论文, 但是“没人站出来与我讨论”。我读到此言,我觉出他的话里有一种寂寞和悲凉。 商品大潮、商品利益,压下科学家的声音。 我们不是大叫尊重科学、尊重史实吗?朱、邹二位一讲史实,一讲科学,怎 么就没人愿意听? ◇◇新语丝(www.xys.org)(xys10.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