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驳樊代明医学与科学的异同之八:瞬间与长期   作者:司履生   瞬间与长期都是时间概念,什么叫瞬间,樊代明说时间不能再分割时叫瞬间。 其实,在古代,人们还没有钟表时,眼珠一转,叫一瞬,也有人说,眼睛一眨, 叫一瞬。总之,是指时间很短的意思。科学发展的今天,时间的可分割性使得可 衡量的时间长度越来越短。从一秒,分到毫秒,微妙,纳秒,飞秒,P秒,…… 现在又分到10的44方之一秒 即1 Planck time 。也许将来还会再向下分割。这 就是说,樊代明对于时间的概念也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至于樊代明说,“科学追求的结果是希望瞬间越来越短的结果,那样的结果 越来越正确,离真理越来越近,因在瞬间所见到的是尽可能排除了影响因素,尽 可能固定为最有限的条件中的结果。如果时间一长,各种因素就会侵入其中,原 来瞬间‘纯洁’的状态就会杂乱开来,原来瞬间的结果就会被冲淡而不复存在”。 这我就糊涂了。科学研究追求的结果都是瞬间的,时间一长,原来的瞬间结果就 不复存在。樊代明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解译为,科学家的研究只能在瞬间水平上进 行,研究的结果也只能适用于瞬间水平,时间一长就不存在了。其实,稍微有一 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会对樊代明的这种说法嗤之以鼻。都无法想象中国工程院的副 院长,教授能说出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话。都会想不通这种人怎么能被选为院士, 还能当上中国工程院的副院长。不说别的,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运动规律, 事物的运动,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离不开空间维度和时间跨度。 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位移的事物在极短的一瞬间所处的空间位置只能是一个 点,何以能形成一个轨迹。形体变化的事物只能像照片中的一个静止不变的画面, 何以能看到任何变化。就是说,要真正观察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必须按研究的需要 观察足够长的时间,记录其轨迹和形体,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与其周围事物的 关系等等,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只有如此,才能上升到形成一个概念。试问天文 学家观察太阳系,得出结论说,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都 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如果天文学家对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只做瞬间观察,怎么能计算出地球围绕太阳公 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要得出这个结论起码需要观察地球运转十几年,几十年 的时间,经过反复证明就是需要365天,才能证明这一结论准确无误。人们研究 宇宙的进化史,银河系的进化史,地球的进化史都是经过许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 绝不是瞬间所能完成的。事实上,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最后成书就花了40多年。 宇宙和地球的进化史也并没有像樊代明说的,因为研究的时间一长,就变得杂乱 无章,它们还是照样按它们的规律运动。当然,自然界的研究中,也有在极短时 间内完成的事件。如雷雨天气的带电的乌云生成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放电产生火 花则是瞬间的事情,研究记录打雷,闪电,雷和闪电是怎么生成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观察一个全过程,就不需要长时间就能做出结论。至于樊代明说的科学研 究的瞬间结果,放在长时间里就不复存在了。应当如何理解?我简直不明白,怎 么就不发存在了。不复存在就意味着消失了。外界事物,物质是客观存在,不以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与研究是瞬间还是长期观察有何相干。瞬间的结果也是结 果,怎么时间一长,就会消失?   说到医学,樊代明说,“但医学研究的对象正好是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始状态必然会发生变化。在医学,长期的结果并不是瞬间结果相加之和,因为 各瞬间结果并不一致,也不一定是各瞬间结果循序演变而来,” “病情从诊察 时看到的瞬间表现,向长期发展会变幻莫测”。这头一句话中的“医学研究的对 象正好是这种状态……”就交代的不够清楚,这种状态到底指什么状态。在医学 长期的结果并不是瞬间结果相加之和,因为各瞬间并不一致,也不一定是各瞬间 结果循序演变而来。樊代明说的,医学研究的对象,疾病就是变化莫测的,无规 律的。更有意思的是樊代明写的这一段内容,“我们平时看到的X光照片上的异 样病灶,病理切片上的异型细胞,或是心电图上的异常T波,那都是我们见到的 瞬间现象,它可能代表某个病的本质,但有时什么也代表不了”。病人的X 光, 病理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是瞬间的,可能代表疾病的本质,也可能什么也代表不了。 樊代明的这些讲话,真是老百姓经常说的那些喜欢胡说八道的人,嘴是扁的,舌 头是软的,可以由人胡掰,用文明话说,就是樊代明巧舌如簧,真能说善变。疾 病的征象既无规律可循,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的病变是不是代表疾病本身,也可以 随意解释。那医学研究不就没有了规律,不就成了一锅粥了,还做什么研究?樊 代明的这种说法只能把人们对疾病的研究带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   樊代明是不是想说,医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同,科学追求瞬间结果,医学要 追求长期研究,他说的不清楚。从前后文的内容看,大概有这个意思。不管怎样, 我还是想说,医学和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追求对所研究的对象 求得一个规律性认识,反映所研究的对象的本质。至于是要采取瞬间的或短时间 的研究还是长时间,超常时间的研究都以研究对象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定。   比如,某个病因的研究,在过去传染病流行的年代,要证实一个细菌性传染 病的病因花的时间就比较的短,但要证实一个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因就需要相当长 的时间,比如引起肝炎的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就花了大半个世纪。但是事情也 在起变化,到了现在的分子生物学时代,SARS病毒的发现则是很快。艾滋病毒的 发现也比肝炎病毒的发现快的多。至于现在对一些多因素疾病的研究往往需要几 年几十年的时间对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分析,还达不到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过,医 学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瞬间的研究题目。举个例子,神经传递速度极快,从上一个 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通过它们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突触,完 成这个传递过程大概就是一个毫秒的时间,那么研究一个冲动传递时突触所发生 的结构,化学递质和电位等的变化只能在很短的瞬间进行。   在这一节里,樊代明举了一个例子,以证明他的理论。如果仔细推敲,就可 以看出,大概是胡编乱造的。他老师带起搏器的问题。我想从几个方面分析。他 老师带了HOLTER以后发现晚上熟睡后心率只有40次左右,而白天苏醒状态下,心 率正常。组织上很重视,决定给他带起搏器,但是因为起搏器埋植在皮下以后, 他老师对起搏器的导线过敏,胸部皮肤溃烂,一连装了十几个,最后放弃。不装 起搏器,他老师活得很好,还活了十几年。一是他老师只在熟睡时心率过慢,白 天活动时心率正常,没有其它不适,根据这种表现,说明不是起搏器的适应症, 他老师是内科老教授,还有四军大心内的教授,不会对这个问题采取不慎重的态 度,如果安装起搏器,显然属于过度治疗。二是竟然因为过敏一连装了十几次, 这绝对是不大可能的,一个原因是起搏器当时没有国产,全靠进口,不是一般治 疗药物,一个不行再换一个。再有一个,装上以后,皮肤溃烂,总得完全愈合后 才能再装下一次,人的皮肤不像旅行包的拉链,愈合有一个过程,每次溃烂都得 结疤,形成疤痕,那他老师的胸壁上不知道得有多少瘢痕。我不相信,他的老师 和四军大的心内教授在第一次安装起搏器,皮肤溃烂以后不和国内外的其他专家 讨论这个问题,而是不顾一切,心内教授把他的老师当作试验品,以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提到老师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勇气,一试再试,失败、 失败、失败……直至十多次,花一年多,两年的时间,最终才放弃试验。我不相 信,他的老师和四军大的心内教授会愚蠢到这个地步。   最后一段,樊代明忽然转身,猛然冒出来和前面的医学研究相反的一句。 “任何疾病都有其自然发生规律”,有些疾病比如肩周炎,无论怎么治疗,它都 要到一年才痊愈。又比如带状疱疹,治愈它可以终身免疫,说到底都是一个瞬间 与长期的规律。不过,有意思的是,他说肩周炎,无论怎么治疗,它都要到一年 才痊愈。我觉得很奇怪。口气有点太大了。我虽然不是临床医生,还做过一年实 习医生,文化大革命中,还背过药箱下乡,巡回医疗了一阵子。在我的印象中, 肩周炎病人好像早点治疗就能治好,不是樊代明说的无论怎么治疗,都要到一年 才痊愈。为了把事情弄确凿,我专门查了一些资料。自身或者身边的人出现肩周 疼痛导致活动受限的时候,应该积极就诊,一旦确诊是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我们 需要积极做好准备与疾病展开斗争。因为这个病的病程很漫长,短则1年,长则3 年。美国骨科学会的资料是,冻结肩的整个病程是12---24个月。肩周炎多可自 愈,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 (XYS20190428)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