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老中医》中西医打擂台故事的原型   作者:棒棒医生   (按:《老中医》第23集,日本西医浦田寿山挑衅中医,说“中医不中意”。 翁泉海反击说“西医是戏医”,于是浦田要和中医打擂台,治疗“伤寒”,翁泉 海应战。比赛中西医还试图谋害翁的病人,最终还是中医胜出。这个故事的原型 是“废止中医案”赴南京请愿五人代表之一的陈存仁大师编造,我曾经做过考证, 旧文重发,应个景儿。)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中医。1929年3月17日, 被中医界推选为赴南京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的五个代表之一,公认是大师级 人物。在他的传和自传中,有关于其师名中医丁甘仁(孟河医派的代表之一)的 事迹,编造痕迹极为明显,简单考证如下。   杨忠《丁甘仁传》中记载了一起百年前中西医“打擂比武”的传奇故事,写 的绘声绘色,仿佛亲临其境,比霍元甲黄飞鸿海灯等大师的擂台故事毫不逊色。 故事发生在1907年10月13日上海广慈医院(即大名鼎鼎的瑞金医院)开业典礼上, 名医丁甘仁和西医“约翰”(《老中医》把约翰变成了日本人浦田寿山)发生了 口舌之争。约翰先挑衅,说:“中医能治病吗?”“中医不中意。”丁甘仁针锋 相对:“西医是万能的吗?”“西医是戏医。”这种机锋和文字游戏是中国文人 热衷的,不料一个洋鬼子也那么配合。总之,因此而摆擂台,要比一比中西医的 优劣,病种选的是当时西医广慈医院中的两个“伤寒”病人。这“伤寒”自然不 是中医张仲景的伤寒,而是伤寒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伤寒”。文中详细介绍 了丁甘仁的治疗方法,他认为那个伤寒病人的病因是“寒从内生导致气血凝滞”, 用“舒通经络,扶脾祛寒,护阳伐阴”,几贴汤药下去,20天后,病就好了。可 怜的约翰大夫既不清楚他用的是什么药,也不知道那个倒霉的病人好了没有,总 之,他消失了。缺席宣判,丁甘仁大胜。 http://tieba.baidu.com/p/2999565573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我们简单考证一下“伤寒”这个名词的来历就知道了。 中医伤寒本是外感热病的总称,西医伤寒(Typhoid Fever),却特指伤寒杆菌 所致的传染病,二者意义完全不同。清末Typhoid Fever这个病名传入中国,一 开始是译为“肚肠热症”、“小肠热症”、“泰斐士热”等。1908年(即打擂台 的次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出版《医学辞汇》,将其译为“症症”、“肠热 症”,希望作为官方名称,但是使用不广。在日本,Typhoid Fever被译为“肠 窒扶斯”(1855年《疗疫新法》最早使用)。1908年,丁福保首次将窒扶斯杆菌 与肠窒扶斯这个病名介绍至中国,他认为,肠窒扶斯与中医伤寒相近,此后渐渐 流传。因此,1907年的中西医擂台上是不可能出现西医“伤寒”病人的。而且, 二十世纪的西医无论如何不会试图通过仅仅两个病人的个案来断定疗法的优劣, 并由此挑起“擂台赛”;这是中医编造的故事无疑。   在陈存仁的自传《我的医务生涯》中,再次出现伤寒和丁甘仁。这一次是陈 存仁自己得了西医伤寒,那是他大学一年级的暑假里。先看西医,吃葡萄糖和维 他命C,不效,病势越来越重。改看丁甘仁,只服了5天中药,热就退了。陈存仁 因此而改学中医。   当时西医治疗伤寒的方法竟然是喝葡萄糖和维生素C,有中医粉丝感叹, “百年之前西医在古老的中医面前根本就抬不起头” http://c.tieba.baidu.com/p/3264341079,这是真的吗?   这当然也是谎言,这和施今墨造谣西医治疗血崩只知道止血针、填塞和倒悬 异曲同工。我们不必考证陈存仁是什么时候得的伤寒,我们确知丁甘仁死于1926 年。但是,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gyi才第一次成功地从牛 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他命C。而直到1933年,瑞士化学家Tadeus Reichstein才发明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1926年之前的陈存仁到哪里去吃维生 素C啊?他以为那时的维生素C也像今天一样不值钱么?   不仅编疗效故事,传和自传也编,这是中医的传统。 (XYS20190307)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