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如同猪嚎,蒋方舟抄袭   作者:肖鹰   网传蒋方舟抄袭久矣。我对于蒋方舟抄袭,不怀疑,更不惊奇。这次稍微有 点讶异的是,她在其小说《威武·腿》中抄袭李昂的《杀夫》中的语句,竟然能 够掐头去尾,在李昂原著的一个段落中抄出了这样一个气势撼人的单句:   “丁吉花用尽残余的精力,连声惨叫,如同猪嚎。”   写夫妻床事写出这个单句的壮景,不是文豪也是李昂。当然,这是中国大陆 80后文学才女蒋方舟对李昂老师《杀夫》一个文段的剪辑式缩写。公允地说,抄 袭归抄袭,从“还以为又是猪嚎呢”,到“如同猪嚎”,蒋方舟的“创造性写作” 是不容忽视的。仅凭这一点,非议蒋方舟文学资质的网友也当认可蒋方舟在中国 人民大学获得的文学硕士学位,绝非无一点名实关联。据悉,蒋方舟的硕士导师 是著名作家阎连科先生。   在由小红书博主“抒情的森林”引爆的中国文坛红榜作家抄袭窝案风波中, 李凤群、丁颜、孙频、周婉京等文坛名媛我一概不知,只对蒋方舟不仅知其名, 而且知其人。   虽为清华教师,我之所以知道蒋方舟,并非因为她2008年以“少年作家”的 资质获清华自主招生。我第一次知道并关注这个已经成名多年的清华校友蒋方舟, 已是她接近完成清华本科学业的2012年春夏期间。在此期间,IT人士“麦田”发 起、以方舟子为中坚的“打假作家韩寒”运动风靡国网。   那时节,于当年6月毕业于新闻专业的清华文学学士蒋方舟同学,与媒体界 一群“公知名流”站队“捍卫韩寒”。蒋方舟或出镜访谈、或诉诸文字,充当了 一名一线战斗的“护韩女侠”。   打假斗士方舟子不仅“打假”,而且打“挺假”。护韩女侠蒋方舟学士不仅 “护韩”,而且“挠方”——动用她的文字影响力侧击方舟子。方舟子在打韩 尾声,就收拾行当转向“打蒋”。他试图揭示,文学学士蒋方舟的“少女作家” 也是“人造”或“代笔”的。   蒋方舟与韩寒的身世,相似又相异。相似的都是文学神童,而且都有一个虽 非成功但确实在行的文学先人。相异的是,韩寒男性,其文学先人父亲亦男性; 蒋方舟女性,其文学先人母亲亦女性。方舟子将他打假韩寒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打 假蒋方舟,但无功而终。   我当时认真比对过三方文献:其一,方舟子打假“作家蒋方舟”的文章;其 二,蒋方舟籍以自主招生进入清华的“少年名作”;其三,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 的文章。读蒋方舟的“少年名作”,你会感到这个握笔的“9岁女孩”在极显 “童萌”的同时,隐隐有一种成年人刻意的对童真稚气的模仿。根据个人阅读经 验,我是认同方舟子的判断的,即蒋方舟的“少年名作”很可能系其母代笔。当 然,我的认同和方舟子的判断都没有获得具有“法律意义”的证据支持。   蒋母尚爱兰女士系湖北某地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与韩寒父亲、毕业于华东 师大中文系的韩仁钧先生一样,是一位素有文作面世但又几无文名的“作家”。 正如韩仁钧先生有条件为“不读书的天才”韩寒代笔,尚爱兰女士也有条件为九 岁出版成名作散文集《打开天窗》的蒋方舟代笔。   但是,方舟子可以将韩寒的“人造”案底坐实,却根本撼动不了蒋方舟的 “文名”。为什么?韩寒是一个一步都不敢出来走的100%假货(韩寒赛车手 100%),而蒋方舟却以不拘场合的高曝光“证明”其“真身”。   与抄袭绝大区别的是,代笔只要甲乙双方打死不招,就是活人死无对证。韩 寒人设的彻底崩溃,不是被方舟子打倒的。作为一个字都不能写、一句话都不会 说的“文二代”韩寒,自己见光死——在中国文坛,“公民领袖”和“天才作家” 韩寒已经人间蒸发十数年,这就是“人造韩寒”的铁证。   天天在媒体练步的蒋方舟则大不同!设想,如果近年来,蒋方舟不被频频暴 出抄袭,尤其是这次小红书博主“抒情的森林”所披露的“抄袭展示蒋方舟的真 正实力”的大量确切案底,“文学才女”蒋方舟是可以笑看人生而傲视文坛,从 而美丽终身的。   然而,蒋方舟这样的“文学人才”,是不甘于平生只吃其先人奉给的第一桶 金的。正如她从清华大学新闻专业获文学学士之后,进入职场周旋数年,还要转 身到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创造性写作”的硕士再教育。她在难以从身边活人得到 资助的时候,就向远方死人的文字血吸“精髓”了。   蒋方舟私信回应小红书博主“抒情的森林”,自称她的抄袭行为发生在不成 熟的“少年时代”。然而,她被揭露的大量抄袭证据却在她成年成名甚至于三十 而立之后。据“抒情的森林”截图比对,蒋方舟抄袭的对象横跨古今中外,甚至 一部书中至少抄袭四个世界知名作家。   据既有的媒体披露,指控蒋方舟习惯性抄袭,是一个“具有抄袭本能”的名 气作家,当不为过。   据我阅读过的蒋方舟的“少年作品”,她的写作无论从文字到立意,至多只 能是一个资质平平而勤于写作的文字作者的“创作”——必须说,她的写作格调 很低。她却从高中、本科到硕士,都以“文学人才”获得“特殊培养”,得到国 内顶尖大学“直通车”的特绿色通道。   从今天社会公示的事实,蒋方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对她的“培养”, 如果从正面意义讲,不仅是失败的,而且是错误的。北大历史上任职最长的中文 系主任杨晦先生的系训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系训至少在蒋方舟、孙频、 焦典诸人身上得到了验证。   蒋方舟并不是一个孤案。这次与蒋方舟同案被揭露的孙频、焦典、周婉京分 别都是某名校某名家的“创造性写作”之“高才研究生”。这一批被“抒情的森 林”集体揭露的抄袭作家不仅无一表示诚恳认错和致歉,反而恶气嚣嚣——其中 丁颜表现至为恶劣!   借用一下今天刚从蒋方舟抄袭案底学到的新句:面对事实确凿的抄袭指控, 这些红榜作家公开表现的是“如同猪嚎”。   就此,我们要质问:名大名校相争追求的“打造作家”的“创意写作”和 “创造性写作”,难道不是根本错了吗?   试问,哪一个大学通过“创意写作”“创造性写作”培养出了“一个作家”, 而不是招纳那些已经在彻底成为名利场的中国文坛已经混得风生水起的“文学天 才”以壮学校门面?   再试问:究竟是搞这种“培养作家”的名校培养了作家,还是反过来其招纳 的“成名作家”加持了这些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再追问:这些院校招纳蒋方舟们,究竟是招纳其人才,还是招纳其文名?   当然,今天的蒋方舟们,是要向天喊冤的。她们当年都是以韩寒、郭敬明为 偶像的。相比于这两位80后大哥,她们何罪,或何罪不可恕,何罪不可免?   2006年北京市高院终身判决认定郭敬明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整体抄袭 (剽窃)作家庄羽作品《圈里圈外》成立,并判罚款并责令公开向庄羽道歉。郭 敬明公开宣誓:“只交钱,不道歉。”   2007年,郭敬明以这种公开挑战法律的社会形象,被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王 蒙和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联名推荐,破格加入中国作协,冠冕堂皇,何其盛也!   2006年的中国作协,被当时不可一世的“公民领袖”韩寒公开叫骂都是“花 圈”不过“祭坛”,可谓阴晦之时。中国作协当权者“破格”吸纳与韩寒人气相 争的“文学新人”郭敬明,当然是要借“郭小四”提振人才、刷新门面——要报 小韩一剑之仇啊!   我们知道,在中国当代,“中国作协”对于当代文学是具有“引导”权力的。 今日有蒋方舟、丁颜、孙频、李凤亮和周婉京们的抄袭窝案,难道不是中国作协 以“文学新人郭敬明”为旗帜引导之功吗?   如果中国文坛要摆脱当今的腐败气象,不仅中国教育的“培养作家”必须思 过改策,中国作协更必须自查反腐。否则,面对公众对其抄袭打假,蒋方舟和丁 颜们绝不屈服,惟有“如同猪嚎”以对。   哦,“创造性写作”硕士蒋方舟的“如猪嚎”,竟成本文标题。酒无真人才 拙如此,有污道友清眼,特此申明。 (XYS20250710)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