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蒋春暄现象”令人深思的是什么?   黄力民   中国有一支迷恋费马大定理与哥德巴赫猜想的队伍,近两年在媒体亮相的著 名哥迷有敢峰、罗翼云、王来生、宇文永权等,蒋春暄是他们队伍中的一员。蒋 30年的研究成果没能在中国数学刊物上发表,《南方周末》2003年7月3日文章 “令人深思的‘蒋春暄现象’”藉此提出了“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大问题: “…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现实中又一次出现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 这是令人深思的”,可惜文章的立论根据根本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说蒋“墙内开花墙外香”并不确实,仅凭一个美国数学家、一家美国 数学杂志(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收录的前提是在正式刊物发表) 的认可离“墙外香”、“举世瞩目”还差的太远。其次,论文被数学权威和数学 刊物拒绝不能归因于是无名的“小人物”,任何数学工作者都可以作证,论文评 审毋涉个人履历。要说众多数学家、几十家数学刊物(它们有不同的主管单位) 集体一致地无缘无故拒绝一个研究者是难以想象的,要说蒋本人或他的研究与哪 几位数学家有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没有依据。   “令人深思文”说“十分奇怪的是时至今日,质疑者无人能指出蒋发表的论 文和专著的疏漏或错误”,却是完全不奇怪。数学论文因其复杂的逻辑推理、演 算,即使阅读一下也是很困难的。一篇论文已从另外角度判定有错但文章本身究 竟错在何处尚不清楚,这种例子并非少见。何况“数学是一个完全自成体系的知 识领域…数学仅仅讨论它本身想象中的实体及关系”(《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第1卷数学,科学出版社1980,235-236页),因此讨 论问题的前提必须是十分严格的吻合。我们熟知2/5 + 1/3 = 11/55, 若有人规定2/5 + 1/3 = (2+1)/(5+3) = 3/8 并由此建立 一套理论也未尝不可,当然这样做如果没有更多的意义就只好自行消灭了。   一篇论文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可?为什么不能发表?此类问题的根本通常只能 问作者自己,而且A专家不认可B专家认可、A刊不发B刊发也是常有的事。评审意 见认为不宜发表不一定因为有错,而有错的文章也不一定不能发表(例如小错、 可以更改的错),这些都是常识而已。   “令人深思文”责难有关部门没有向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推荐蒋的成果以 评审菲尔兹奖,且不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菲尔兹奖如何产生、有没有各国推荐的 途径?就算让东道国推荐吧,设想迫于某种压力或行政命令必须在非主流数学的 哥迷、费迷中产生推荐对象,中国哥迷有这么多凭什么要推蒋而不推别人呢?可 见这种责难之可笑。   更加外行的是说蒋的成果“有可能改变全部数学现状”,数学究竟是什么? 其核心内容(如果有的话)是什么?连数学界都不清楚怎么能“全部改变”?   数学云遮雾罩的抽象、一丝不苟的严密推理,公众因难以理解而误解,这误 解有可能变为盲目崇敬;数学无孔不入的应用,公众过于了解也导致误解,这误 解有可能转为轻视。非主流数学也许是这两者的结合而催生。数学史上是否有过 主流数学界拒斥“小人物”的另类想法,时间却证明真理在“小人物”一边?当 然有,著名的如富里埃的三角级数理论奠基论文被巴黎科学院拒绝(1807年), 康托因他的集合论不被时人理解而闹到精神崩溃(19世纪末)。但是,肯定还有 几百几千倍的另类想法因其荒谬而永远消失了,内中的恩怨除了数学界与当事人 有谁能说得清?希望自己的论文为主流承认是一回事,什么时候为主流承认是另 一回事,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道理吗?   总之,哥迷、费迷的存在、躁动与诡异,数学界的冷漠,国内外有个别数学 家赞许或支持,都没有值得“奇怪”之处。将无缘诺奖的罪过安在冷漠者的头上 更不必要,毕竟,强迫数学家或数学家团体去认可他们不认可的东西是残酷的。 其实,早有人为哥迷、费迷出过很好的主意:成立自己人的协会,推动交流、保 存,扩大影响、传播。但是这些活动都需要金钱支持,如果政府不可能出钱,富 豪、企业家会不会资助?这倒真是体现中国与美国的差别了,人们曾追问中国的 富豪为什么鲜有资助文化事业的,富豪的说法是我才富几天呀,而且还要担惊受 怕于钱的来路之道不清说不明。如果再追问“富豪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显然就跑 题了。   那么,“蒋春暄现象”真正令人深思的是什么呢?比中国科技落后更落后的 是由此而来的扭曲心理,例如体现在打抱不平的局外人身上。一是寄希望于偶然 得之、一点突破、异军突起,便有“诺奖情结”。但是这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结束 中国科技的落后,且不说得一个诺贝尔奖,就是得十个也只能说中国科技有所进 步。二是随意将科技落后的原因与责任归于科学家的行为。“令人深思文”认为 “蒋春暄现象”深层次折射出“我国科技体制还不够健全”,其实岂止是“还不 够”,简直就是残缺,但科技体制问题难道不是更大范围内的一个问题吗?“坚 持改革”诚然不错,但你必须清楚从何改起。文章接下来还有对“滥用职权” (不同意发表某人论文)的专家“法律制裁”的可怕字眼,就留给法律专家去讨 论吧。 (XYS200307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