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院士浮夸风与院士的“膨胀与贬值” 作者:单士兵   在“北京市科协成立40周年座谈会”上,何祚庥院士痛斥一些院士的浮夸作 风。他例举了几位院士在联名提供给国家的一份报告中,一些基本数据都算错了, 其中在产额上算错了60多倍。这样,国家拨款差点被“诈”四十亿。为此,何院 士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加强自律,避免误导公众和政府。(7月30日《新闻晨 报》)   近年来,科学知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凸显了极其重要的价值,一些企业纷纷 和科研单位“联姻”,我国各地掀起“引智热”。而这其中,代表着中国科技界 的“绝对精英”的院士们自然倍受重视。可是,如今在“院士热”的背后,却存 在着可怕的“院士浮夸风”现象。可以想象,如果任由这种可怕的现象泛滥滋长, 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怎样的巨大损失。我觉得,当前的“院士浮夸风”正是院士 本身“膨胀与贬值”的反映。   首先,当前的院士制度已造成院士的膨胀与贬值。目前,我国每两年增选一 批院士,这样,院士们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要知道,院士可是最高学术称 号的头衔呀。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秦伯益曾撰文说,院士不是花瓶。可是,院士是 一种“铁称号”呀,就类似于选劳模。在“终身院士”制度下,院士们只能上不 能下,有人称,中科院和工程院已经变成了“养老院”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 海兵也曾撰文称:“院士的膨胀与贬值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膨胀与贬值是必然的。 惟有取消院士制度才是出路!”我想,正是由于院士的膨胀与贬值,他们作为科 技工作者在学术和科研价值上也就相应的“贬值”了。更何况,在市场经济中, 靠的不是头衔和评优,而是靠在竞争中的如何优胜劣汰,如何符合市场本身规律 的要求才行。   其次,院士本身在科学研究的创新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院士有着相当高 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绩,但是,院士也必需受到自己科研的领域的限制。没有人 是万能的,当跨越一定专业领域后,院士也就很难体现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这两年,媒体曾多次批评过院士参与各种奖项的评选现象,比如,一些自然科学 的院士做“新闻奖”以及各种“艺术奖”的评审委员现象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 祥棣就曾说:“院士不是无所不知,不是可以对任何事都能有真知灼见。如果盲 目追捧甚至炒作院士,会造成不良后果。”而且,受院士制度本身的局限影响, 缺乏创新激励的“终身院士”在创造能力上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成为“花瓶” 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院士浮夸风”也折射出当前院士群体中一些人的道德精神滑坡。受 市场经济中利益因素的驱动,我国学术界已经不是一方净土。“学术霸权”现象 和“以学谋私”现象并不鲜见。市场经济中的“院士热”现象,有尊重知识和尊 重人才的因素。但是,一些企业和单位也会利用院士的“软性资源”,取得相应 的名和利,使自身在申请经费和项目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为此,一些缺乏道德修 养的院士就可能违背社会良心,拿出不符合实际的所谓我“调查报告”。何祚庥 院士所提到那份差点让国家拨款被“诈”去四十亿的院士报告,让人触目惊心。 如此与事实不符的报告,出自于院士之手,我在质疑那些院士科研能力的同时, 也不禁对那些院士的道德水平产生怀疑,甚至,我还担心的还不仅是那些院士们 的能力和道德了。我最怕的就是“院士浮夸风”的背后隐藏“院士腐败”之类的 事儿来。 (XYS200308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