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再次质疑“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陈薇   方舟子先生:   最近《金华日报》对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陈薇进行采访,算是对我在 新语丝对她质疑的答复(附1)。   根据这篇报道,可以肯定《金华日报》在10月9日的报道是错误的(附2), 陈是2000年来美国的,而不是2003年。陈回国的原因不是因为非典,而是为了研 究室主任这个位置的。至于10万美金的挽留,也是没有的,最多人家只是一个意 向而已,或者说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这个要等2年的OFFER,我想这里面的底细只 有陈薇她自己知道,哪个公司会空着个位置等她2年?   对于发表文章少,陈解释“从事军事指令性课题,不能发表论文、申报成果, 她甘当无名英雄。有不少老一辈科学家都在为他人作铺垫,他们一辈子连篇论文 也没有,职称也不高,但他们很敬业,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对她影响很 大”。这样的解释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说涉及军事机密,不发表文章可以理解, 但对用干扰素治疗非典这样的东西不发表恐怕很难让人接受吧。你说要当无名英 雄,就不要弄出个国际干扰素之母的称号。   陈的口气之大令人惊叹!称她的生物反恐疫苗研制领先西方主要军事强国10 年。我对她的敬佩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以前都是些“填补国内空白”“居世 界领先水平”,现在来了个“领先西方主要军事强国10年的时间”。哇,厉害! 也就是说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在这10年内没法超过中国。这下满足了某些人的虚荣 心,难怪领导都喜欢她。   请匿名发表   **************************************************** 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4-02/03/content_245463.htm   与陈薇面对面   今年春节,我市首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陈薇从北京回到故乡兰溪,与家 人共度新春,从而使记者得以面对面采访了陈薇。   坐在记者面前的陈薇漂亮温婉,没有任何女强人式的张扬,虽然她身上有着 许多光环,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那样平易朴实。在采访过程中,她说得最多的一句 话是“一切听你们安排”。   此次回家,陈薇带回一大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时的照片。她一边介 绍着照片中的人物,一边跟记者说:“这次在颁奖现场,不少人都问我这样的问 题:你是否觉得是非典给了你成名的机会?其实机遇只钟情有准备的头脑,我并 不认为我的成功纯属偶然,我从事的一直是医学基因工程研究,这使我能很快地 进入对症的实验,从而能在第一时间研制出预防非典的药品。没想到党和国家给 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自己觉得做得还很不够。”   说到部队,陈薇充满感激之情,她认为自己有今天全是部队培养的结果。陈 薇到军事医学科学院12年,先后承担国家、军队重点课题14项;获军队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并享受首批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陈薇平日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立志献身国防,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她在老 主任离开岗位后,就以副主任的身份独立挑起了全室的工作重担。2000年3月, 经组织批准,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新泽西州,从事哺乳动物工程细胞的大 规模培养和CHO工程宿组细胞的研究。凭着勤奋和才气,她的成绩赢得了美国同 行的尊敬。先后有两家公司以优厚待遇向她发出邀请,其中一家公司许诺除了10 万美元的年薪,外加一定的公司股份,并表示愿意等她两年,其间工资照发。对 此,她不为所动,而当祖国需要时,她不讲任何条件。2000年7月,正当她全身 心投入学习时,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纸调令让她回国任研究室主任,虽然原定要在 国外学习两年,如今只学习了4个月,而且爱人都已经办好了赴美签证,但面对 组织决定,陈薇愉快地回到了祖国。此后,因事业需要她又先后三次放弃出国留 学机会。陈薇说,她至今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陈薇的父亲说,陈薇很热衷社会活动。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编过《研究 生》的刊物,当过学生咖啡厅的女服务员,还摆过地摊,所以陈薇的同学都觉得 陈薇最不可能从事科研工作,可如今陈薇却站在科研最前沿。听到父亲这样说, 陈薇在一旁笑了:“我的双重性格比较明显,能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高中时, 同学们时常看见我不停地找作业本、找钥匙,大大咧咧的。这使我没有一般科研 人员的学究气,可以很好地与别人交往沟通。现在我们所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 都合作得很愉快。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是女强人,事实上我很平常,工作很拼命, 玩起来也很投入。”   陈薇从不忌讳谈钱,她说这得益于浙江商业氛围对她的影响。足够的经费才 可以带出一个好的团队,优良的硬件才会产生好的成果。陈薇说:“做一个好领 导,一是事业留人,二是情感留人,再者就是待遇留人了。科研所也一样,你要 给手下提供一个好的技术平台,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知识分子不 要再过穷日子了,我常这样对我的下属说,到市场上买东西不要货比三家,不要 省那几个小钱,省下时间来休息,以便更好地工作。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非典期间,陈薇所在的科研所研制出“第一类防治非典新药”,为满足急需, 她将全室人员分成五个突击小组,吃盒饭、打地铺在营区外奋战20多个昼夜,日 产量一下子就由2000枝上升到2万枝。不久,他们把这一成果以6000万元高价转 让给太极集团。因为陈薇在作研究时就想到下一步成果转化问题,所以太极集团 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同时还组建了一支自己的科研队伍, 赢得了更多的商机,军事医学科学院也因此赢得了一笔科研经费。陈薇说,如今 搞科研就要达到这种双赢的效果。   陈薇有7年工学背景、13年的微生物学背景,交叉的学科使她的思路更宽阔。 她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注重学术民主,用人所长,不管是谁,有了好思路、好 方法,她都鼓励大家大胆地去尝试。在她的积极筹划下建立了全军首个特殊药品 中试基地,这个基地介于实验室和工厂之间,从而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开发应用 的科研体系。她风趣地说,这是采用“上天入地”法,“上天”就是抓最尖端的 基础研究,“入地”就是搞最实在的应用研究,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 “任务建所、学科建室”是陈薇的八字方针,她所在的科室已连续3年荣立集体 三等功,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先进科室。   陈薇告诉记者,现在她的主要任务是生物反恐疫苗的研制。目前,她已成为 我国这一领域的首席专家。“9711事件”后,生物反恐疫苗研制成为世界军事医 学的重大课题,陈薇又以崇高的使命感向新的领域发起冲击。她主动聘全军最早 做过此类疫苗研究的老教授为指导,以领先西方主要军事强国10年的时间,进入 动物模型实验。从事军事指令性课题,不能发表论文、申报成果,她甘当无名英 雄。陈薇说,在她身边,有不少老一辈科学家都在为他人作铺垫,他们一辈子连 篇论文也没有,职称也不高,但他们很敬业,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对她 影响很大。   除了日常科研,陈薇还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 委、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等10余项学术职务。然而无论职位如何升迁,陈薇说在故 乡人面前,她永远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兰溪女儿。□李俏红   *************************************************** 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3-10/09/content_215145.htm   兰溪女儿陈薇吐露心声   “2003年初,陈薇赴美进修。她谢绝了年薪10万美元的挽留,提前回 国挑起了研究室的工作重担。由于贡献突出,陈薇被评为全军防治非典工作先进 个人。” (XYS200402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