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科学哪来“负效应” ——“五四”感言 陈祖甲 原载2004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科教周刊(科技杂谈)   回眸八十五年前,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神州大地兴起。那时一批有识 之士在反对军阀统治的同时,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力挽命运垂危 的中华民族。“科学救国”的口号响彻云霄。   历史的实践越来越清楚地告诉人们,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推动力。我们今天提倡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也不会忘记这个动力。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近来有一种“新理念”,叫 做反对“科学主义”,或者称反对“唯科学主义”。其理由主要是指责把科学看 作是 “至高无上”、“神圣”的,振振有辞地宣扬科学有“负效应”,比如环 境污染、原子弹等。为此,他们极力发文反对,甚至呼喊科普也要讲科学的“负 效应”。在纪念“五四”时,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科学是什么?恐怕有知识者都会这样界定:科学(这里特指自然科学)是一 种知识体系,是对自然界所有物质及其现象的生成、发展、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 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了证实。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不朽的荣誉, 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 感。” 古代人已经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在近代建立起科学体系,并衍射出各 类实用的技术。现代以高新技术为先锋,科学技术深入人心。许多事情离开科学 技术往往就无法前进和发展,甚至走回头路。“五四”时期,以“灵学”为代表 伪科学和迷信思潮,萦回在神州大地,连科学也被掺进了鬼话,显得有妖气。鲁 迅、陈独秀等先进人士,极力抵御。今天,有识之士们在遵循先辈的足迹,同伪 科学、邪教及愚昧迷信作竭力搏斗。   说科学有“负效应”纯粹是用竹篮子打水。无论何人按科学认定的规律办事, 怎么会有“负效应”?只有违背科学规律才会出现令人厌恶的“负效应”。就以 环境污染为例,科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需要呼吸空气、饮水进食然后吐故纳 新,才能成长。这里的吐故也即排泄废物,无疑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这能怪罪于 科学吗?这根本不是科学的罪孽。科学家在研究时从来是力求全面地认识。笔者 读过放射物质镭的发现者皮埃尔·居里的科学小品文《镭的发现和对镭的担忧》, 其中既介绍镭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能源,以及其在化学、生物、地质领域的应用, 同时也提醒“镭必须封在厚的铅盒中传送”。在末尾,居里先生说:诺贝尔发明 的“烈性炸药可以使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它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们的手 中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手段。我是信仰诺贝尔的人们当中的一个,我相信,人类从 新的发现中获得的将是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危害。”(见黎先耀主编《现代人 的智慧》)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恰恰相反,那些所 谓的“负效应”正是有了科学才能发现,而且只有应用科学技术才能从更深的层 次上认识那些不正常的现象,并掌握其机理,并加以解除。依靠科学技术根治环 境污染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立足点。人类成功地治理和控制爱 滋病、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事例也已经不可动摇地证明了这一 点。   充分的例证足以说明,观察和研究任何事情既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科学方 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有谁采用僵化的教条的形而上学的 思维方式,必定会走上弯路,从一贯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教训,已经经 历不少了。纪念“五四”切不可忘记这一点。     2004.4.22.二稿 (XYS200405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