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浙大Hu论文:过度模仿他人文章写法但应该不是剽窃   作者: 解剖自己   先申明一点,本人与Rice-cn和被指剽窃和造假的原文作者吴殿星均不认识。 在读新语丝文章之前,知道浙江有一个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但不清楚与淅江 大学、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何关系。   较为认真地读了Rice-cn的帖子和吴殿星的答复,初略地看了一下2篇原文。 总体印象应该是:Hu文的研究在模仿Frei文,在文章写法上也在模仿Frei文,但 应该不是Rice-cn所指的剽窃。至于数据造假一说,没有做过试验,不敢妄下评 论。   1、Rice-cn所指材料与方法中,Hu文中的试剂盒与分析软件等与Frei文完全 一致,不足以构成剽窃的证据。中国的研究生读了一些国际期刊上文章后,模仿 这些文章的思路做一些工作,是常有的事,时髦的说法叫引进(这是目前国内很 多学科研究的现状,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模仿到自己创新)。 从 试验和分析方法来看,Hu文的研究模仿有点过,也许正象Rice-cn所指一样,材 料与方法中85%是一样的,但Hu文所用的材料是完全不一样的,Frei文采用了菲 律宾水稻品种,而Hu文采用了大量的中国本地水稻品种。因此,不应该视为剽窃。   2、Hu文的写法与Frei文有许多雷同之处。这是Rice-cn指责Hu文剽窃的重要 原因,但我更相信这是中国研究生的无奈。四、六级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锻炼 了中国研究生超乎想像的应试能力,但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上,却是超乎想象的弱。 做实验的研究生和写论文初稿的研究生应该是同一个人,这个研究生在实验方法 和数据分析方面大量地模仿了Frei文,对Frei文当然会很熟悉,也许已经读过N 多遍都有可能,写作时想不到更好的表达方法,于是就"拿来主义"了。可惜的是, 这个研究生没有(也许是不敢)告诉导师,初稿中许多话是抄袭过来的。于是导 师通过,审稿人也没有发现(也许审稿人也困惑,他们可是挑惯了中国人的语法 错误的)。正如方先生已经指出,如果审稿人发现,至少会要求作者改写。   3、Hu文中引用了Frei文。至于参考文献存在雷同,如果实验和分析方法基 本一致,结果也相近,只是实验材料不同而已,参考文献雷同应属正常。 Rice-cn所指的Bravo, P. Siddhuraju and F. Saura-Calixto, Effect of various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in vitro starch digestibility and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of Indian pulses,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46 (1998), pp. 4667–4674. 应该是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上 (http://pubs.acs.org/cgi-bin/abstract.cgi/jafcau/1998/46/i11/abs/jf98 0251f.html)。 Hu文和Frei文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独立地发生应该属于小概率 事件,可认为是属于明显的“文献二次引用”。但很遗憾,Rice-cn也没有较真 到底,把这篇文章的出处找到。而吴殿星的辩护中却有明显的漏洞,因为Hu文的 确引用了Bravo文,而并非是他说的没有引用而写在了上面。   基于以上3点理由,作为中国本土培养的博士,我基本接受吴殿星对Rice-cn 一文的辩诉,Rice-cn所指剽窃的主要证据不足,但存在比较严重的写法上的抄 袭(我注意到方先生在对吴殿星一文的评论中,用的也是"抄袭",而不是"剽窃")。 【方舟子按:“抄袭”和“剽窃”是同义词。对“抄袭”或“剽窃”可以分成 “抄袭(剽窃)成果”和“抄袭(剽窃)文字表述”两种,都属于学术不道德行 为,当然,前者比后者严重。IEEE对不同程度的抄袭(从抄整篇论文到抄个别句 子)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即使只抄个别句子,也必须向被抄者书面道歉,否则 禁止发表论文三年。以后有机会我给大家做个介绍。既然要到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就应该遵循国际惯例,不要老是来争辩“抄成果才算抄,抄句子不算抄”。】   但还是应该为Rice-cn叫好,这种“求全责备”的精神应该值得鼓励。也许, 一个国外同行看到Hu文后会简单地结论,“中国人在重复别人的工作”。但现在, 一个中国的研究生站出来,对这种重复和模仿开始说不(虽然指剽窃有些过), 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这告诫了中国本土的几十万研究生,在重复和模仿国 际期刊发表的研究工作时,要有自己的创新。因为连国内的同行对这种重复和模 仿都不再认可,即使你的论文发表在了SCI杂志上(Hu文发表的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1.661,高于发表Frei文的Food Chemistry (1.204))。   我只是说,“基本接受”吴殿星对Rice-cn一文的辩诉。   1. 吴殿星回避了文献的二次引用问题。事实上,Bravo文在Hu文中被引用2 次。 Section 2.4 第二段 ".....Digestible starch (DS) wa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S and RS. Free glucose (FG)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Bravo et al. (1998). ......". Section 3.2 ".........However, the low EGS values exhibited by the high and intermediate amylose rice,especially late-planted indica, ZF201, and hybrid, Xieyou46, fall within the EGS range for legumes (Baik et al., 1997; Bravo et al., 1998).......". 我已给出了Bravo文的中正确出处。   2. Hu文作者分别为"Peisong Hu, Haijun Zhao, Zhiying Duan, Zhang Linlin, Dianxing Wu", 按照中国姓名的拼音,第四作者"Zhang Linlin" 似乎 与其他几位作者姓与名的排列倒过来了,不知何故?   3. 关于“对照平均值总体幅度太大”问题的解释似乎不太让人信服。   总体而言,依据目前的证据,Hu文并不存在严重的剽窃问题,但却反映了中 国人发表论文一些不严谨态度,比如,作者姓与名的顺序,时而姓在前,时而姓 在后,这篇文章的姓在前,另一篇文章的姓在后;文献的二次引用,许多文献找 不到,并没有认真地读,但也引用了(这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毛病)。   论文曾被匿名审稿是引文被同行接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勇敢地 承认自己的不足,会博得同行更大的尊重。借此,我也勇敢地承认自己也存在 “文献二次引用”,匿名审稿人总是会提到某些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如何如何, 于是就把这些文章引用上,有时也不加认真阅读。我希望自己以后不会这样做。 (XYS200412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