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12卷巨书《读者人文读本》的主编到底是谁?   文/于凤   利用把持在手的出版资源,将他人呕心沥血所得来的成果窃为己有,欺世盗 名,是出版界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却是舆论监督的死角。下有一例。   12卷巨书《读者人文读本》每一卷的主编署名处都是三个黑体字:彭长城!   那么,这12卷巨书真是彭长城主编的吗?   让事实说明真相——   事实与证据   一、苏中杰被该书投资商委聘为主编   该书投资商——广州认真企业原打算委聘笑蜀先生为主编,但笑蜀先生将出 任《中国改革》主编,就于2002年3月推荐苏中杰为该书主编。4月12日,苏中杰 由北京来到广州,4月15日投入主编工作。同时,经过多次的认真协商,达成协 议,规定双方的权益,以书面形式确立苏中杰为主编,而且明确规定“拥有主编 署名权和再版修订权”。现有协议书为证。   二、苏中杰编制了《编辑大纲》   编辑大纲,是一部书的灵魂和统帅。制定编辑大纲,是主编的根本性工作; 是否制定编辑大纲,是主编上岗与否的决定性标志。该书的大纲在总纲中规定了 读者对象、全书任务、内容要求、风格要求、质量要求、文体范围、选文范围、 语言要求和总体性强调。在书目中,对各卷做了规划。在体例要求中,提出了全 书的技术性规定和书容。最后,提出了总的编辑目标。   这个大纲,是苏中杰编制的,现有文字为证。   三、苏中杰录聘全书的编辑并进行分工   完成大型书,要有一定数量的编辑人员。苏中杰从2002年4月15日投入工作 起,就着手录聘编辑。历时一个月,通过漫谈式考察,从80多名应聘者中录聘了 12名,均在广州及其临近地区(本来应面向全国录聘,但考虑到往来开资大,只 好就地选才)。工作前,任命了编辑组长,分配了编辑任务。   此有被录聘的所有编辑人员为证。   四、苏中杰主持了各次编务会议   编务会是主编布置、检查和总结工作的业务会,是一步步贯彻《编辑大纲》 的会议,是主编是否在岗的明证。从开始工作到全书完稿,所有编务会都是苏中 杰主持的,现有会议记录为证。   第一、二次编务会,关系到书的基础,该书顾问著名学者任不寐和著名哲学 教授袁伟时参加,其中未见彭长城。他们可为证。   五、苏中杰同各位编辑产生编务关系   在编务工作中,主编审稿之后,要同编辑交换意见,提出要求。这就形成编 务往来。由于书稿的编辑人员都是兼职的,各在其所在地进行工作,所以在不必 要集中开编务会的平时,交换编务意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打电话,一种是发邮 件。后者分两部分:主编的编务指示和编辑的请示和汇报。现有后者为证。   六、苏中杰在编书工作中的编务身份认证   按投资商与十多名编务人员所签的协议,参与工作者均有署名权。如何署名, 要以编务身份决定。如策划、顾问、主编、组长、各分册主编等。谁是什么身份, 所有参与的人员都应承认。现有所有编辑人员签名的《署名认证表》为证:主编: 苏中杰。   颠倒与谎言   一、编好书稿之后再组织“编委会”,出任主编   正常的编书过程是:先组织编委会,选举编委主任,确定主编,制定编辑大 纲,然后投入工作,完成书稿。但是,这个过程全被倒过来了。   在彭长城没有写一个字的情况下,2003年4月中旬,全部书稿已经完成,就 从现在上市的《读者人文读本》来看,原书稿的内容、形式和绝大多数篇目都没 有改变。这就是说,原书稿已是一部成熟的书了。但是,当投资商带着书稿同其 合作方负责人彭长城见面时,彭长城说要成立编委会,具体意见之一是让有知名 度的作家分别出任各卷主编,其用意是为了提高发行量,可以理解。但是,书出 来后,对于版权页上的编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在广州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的十多 位编辑人员,都从未与他们见过面,更不认识,连其名字都没听说过。后来才了 解到,这些人物是新闻出版方面的头头!   这样颠倒还不算,他竟然在人家把书编出来之后,提出要当主编!   投资方为难,一时没能答应他。   书稿在2003年8月送传兰州后,出版审查时间不长,但是迟迟出不了书。后 来从一位有重要职位的熟人口中得知:主编问题没有解决!   后来,他一再强求要当主编,不然就出不了书。投资商多次找苏中杰谈话, 要苏中杰妥协,满足彭长城的要求。苏中杰一直坚持说按协议办事。最后,在苏 中杰没有答应的情况下,投资商还是屈服于对方,单方私自做主,出印时,主编 署名为彭长城。   二、谎言欺世   作为“主编”,彭长城写了个《后记》,其中写道:   1、“两年前出差去广州,同广东认真企业公司的邓良平先生谈及此事(指 关注人心智成长)深有同感,提出编一套适合大中学生的人文读物。回兰州与杂 志社同仁商量,大家都认为是值得做的一件事。于是,这套名为《读者人文读本》 中学版图书的编辑工作同时在兰州、广州两地启动,其时为2002年8月。”   谎话!   (1)苏中杰是2002年4月15日开始编这套书的,远在当年4月15日这前,作 为精神读本的这套书已策划好了,原打算请笑蜀先生为主编,可见策划成的时间 更早。   (2)到了彭长城来广州时的2002年8月,这套书的编辑工作已按苏中杰的 《编辑大纲》进行了4个多月了,而彭回兰州之后才“与同仁商量”。   (3)就是在2002年8月之后一直到2004年4月把书的成稿送达兰州,苏中杰 和十多位编辑朋友,从没有看到兰州方面的编辑大纲,连一丝一毫的编务沟通都 没有,书稿中没有他们的一个字,一页纸,一点痕迹,所以不知道彭长城在兰州 方面做了什么。   2、“最初,难在《读本》体例的编排,接着,难在各类稿件的取舍。经过 几次编辑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为中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以人文启迪为着眼点,针 对这个特定读者群正在感受和将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一个问题为一个主题,一个 主题设一个单元的编排方式。”   又是谎话!   (1)上面说的两个“难”,早在彭长城没有认识之套书稿之前,苏中杰于 2002年4月编制的《编辑大纲》中提出编辑办法了,并在选文之初就让编辑们设 计单元,提炼单元主题,现有广州编辑朋友用过的许许多多单元选稿夹封面为证, 彭长城“经过几次编辑会议讨论”什么呢?   (2)上面竟说起“单元”这个概念了。但是,在书稿按照单元编好后送达 兰州时,彭长城还不懂单元这个概念,面对以单元为序的目录,一口一个栏目, 说这个栏目如何,那个栏目怎样。这是个常识性盲点,但关系到主题的建立。于 苏中杰当面纠正说:“彭总,这里不叫栏目,叫单元。”   人家书中的单元早都做成了,刚接受单元概念的彭长城才经过“几次编辑会 议讨论”来设立单元!   没有做过的事,自己硬要说做过,就只好瞎说了。   朋友们,揭露此类丑闻,对于净化出版界也许有不少益处。 (XYS20051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