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学术“抢滩”不可取   ——惊读冯天瑜新著《新语探源》   ■沈国威   文汇报2005.1.29.   出自名家之手的了无新意之作   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先生出了一本新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 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笔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夙有兴 趣,得知冯著的出版,难抑先睹为快之情。然而捧读之后,不得不说,这是一本 匆忙赶制、了无新意的书。冯著中存在着如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缺乏原创性   可以不客气地说:冯著全书不过是在大量地复述前人的研究。例如,第三章 的内容,你可以在顾长声、王晓秋、卓南生、熊月之、马西尼等人的著作中找到 类似的描述。第四章至第六章,则主要“根据”日本学者和旅日学人的研究成果 写成。例如,关于兰学译词等可以在T.杉本、佐藤亨等一系列著作中发现踪迹; 关于英华词典等可以在森冈健二、陈力卫、荒川清秀和笔者的著作、论文中找到 相关的内容;关于个别词的考证,中日学者的大量著作、论文都成了冯著内容的 无名提供者。兹胪列一二:   书中的《新尔雅》、《盲人瞎马之新名词》、余又荪的日本译词表等内容, 可见实藤惠秀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和笔者的《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新 尔雅及其词汇》。书中有关地理学名词的内容可见荒川清秀的《近代日中学术用 语的形成与传播——以地理学用语为中心》。第568页谈“文明”一词,可见戴 银凤《Civilization与“文明”——以〈时务报〉为例分析“文明”一词的使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58-61页)。   不知冯先生他将怎样解释著作中与前人研究成果的相似之处?也许他会说, 自己并没有参考他人的研究,一切都是根据原始资料,通过自己的考证得出的。 但是我们要问:即便如此,对前人的研究成果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能说是一个 认真的学者所应有的态度吗?这至少也是学术怠慢和“渎职”。   二、疏于考证   冯著在历史文献和资料的使用上也极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对涉及的史料常 常不交代版本上的信息。有一个颇耐人寻思的现象:对于那些出了活字本的史料, 如《利玛窦中文著译集》《海国图志》等,著者几乎是每引必列于脚注,不厌其 烦,而没有活字本的则大多语焉不详。这是一种很能给人以错觉的高级障眼法。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著者并没有看实物,所使用的常常是二三手材料。仅举二 例:   如,在292页上著者说:“‘化学’这一汉字术语,首先由韦廉臣1856年编 写的《格物探原》厘定”。但韦廉臣出版《格物探原》不是1856年,而是1876年。 韦廉臣1856年使用“化学”云云的说法是著者抄用了他人十几年以前的并不正确 的结论。这段公案可参见笔者《译名“化学”的诞生》(《自然科学史研究》第 19卷第1期)。   再如,在419页上著者说:“1906年,上海广学会刊印冯葆瑛《哲学源流考 识》,以‘哲学’为全书关键词,并指出:‘哲学一家遂为过渡时代转移之目的 矣’,具有‘唤醒国民之灵魂,持示教科之正轨’的作用。”真是这样吗?我们 查不到《哲学源流考识》,倒是有一本《哲学源流考》(国内图书馆有藏,不难 看到)。其实,一个“识”字已经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是书名,而只能是书前的 识语,或序言。而且,此书是英国传教士山雅各(J.Sadler)翻译的一本关于天 文地理学的小册子,1904年由厦门鹭江报社出版(原著The Pioneers of Science.By Sir Oliver Lodge)。冯葆瑛不过写了一篇应景的“识”而已;他 本人根本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当时的这本天文地理学的小册子居然用“哲学” 作为书名,这一事实,恰恰反证了冯先生在其新著中所作的“总之,清民之际, 日源词‘哲学’逐渐取代中国原用的同类词‘理学’、‘玄学’、‘性理学’、 ‘形上学’”的结论之谬误。   三、体例失当   这里所说的体例,当然是作为研究专著的体例。书末没有索引,参考文献也 仅列了几本专书,几乎未列论文(胡以鲁等的早期论文五篇除外)。对于研究文 献,著者在正文里基本上是“按下不表”。   著者的学术准备尚不足以整合他人的研究成果   著者可能会说:我这是在将日本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学者,因此并未拘泥 于细节。那么我们要问,著者对西学东渐和语言接触有研究积累吗?对日本方面 研究的历史、现状有足够的了解吗?提供的是正确的知识吗?   首先,著者对于日文的理解力很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冯著中的日语假名很 多地方错得离谱,所利用的文献也好像都是译成中文的东西。很多日文的东西似 乎没有读,或没有读懂。好在日文书中有很多汉字,著者可以从中截取一些词表, 或对文义做一些表面的揣测。   其次,著者基本没有西学东渐和语言接触方面的研究积累,对这一课题的历 史,特别是现状并不了解。尽管著者在后记中说“笔者长期留意词语因革的文化 机制,尤其是转型时代关键术语的变迁”。笔者孤陋寡闻,至少在这些年出版的 大量专著、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看不到著者的研究成果。另外,著者似乎与其他 学者并没有交流关系,这种闭门造车的状态也极大地限制了著者的学术视野。   同时由于外语能力的限制,著者无法利用大量已有的,或最新的研究成果。 例如,冯著试图探源的“影响”“植民”“基督”“铅笔”“义务”……等等, 其实都早有专文加以考证,并有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冯著中的许多错误,其实只 要翻检一下近几年出版的专著、论文都能避免。   再次,著者在语言学、词汇学方面显得很不专业,关于“汉字”和“汉字文 化”,关于“上位词”和“下位词”,关于“文字形态素”,等等,冯著中都有 明显的理解上的错误。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学术的成败决不在于一时的热闹   冯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是学界前辈;但以上种种都说明,他基本上不 熟悉西学东渐和语言接触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必需的学术积累。那为什么要匆匆 忙忙赶出这样一本极不像样的书呢?这是最令我大惑不解的。   国内同仁告诉笔者,这叫学术“抢滩”。学术本为天下共有,“抢”它作甚? 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竞争,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粗制滥造,只能 使自己名誉扫地。无论何种研究,都不能不从基础做起,不能不重视知识的积累。 一上来就抓大题目,写大部头著作,以此囊括某一学术领域,这不像搞学术,倒 有点像“圈地运动”。冯著上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明中叶以 降中国文化现代性研究(之一)”的字样,我不知这是否就是“抢滩”成功的一 种标志。   其实谁都知道,学术自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它的成败,并不在于一时的热闹, 也不看是否得到过官方的承认,它要经得起漫长的学术史的检验。凡错误的或空 头的学术,早晚都要露出真相。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说冯著的价值,那就是给中 国学术界提出了重要的警示:学术“抢滩”不可取! (XYS200502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