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区活动完全是闹剧甚至骗局 高耀洁声明记录者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级硕士研究生赵玲同学,由于“关注打工子女的教 育问题”、“参与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影响和感召了一大批青年大学生关注三 农、打工群体,使这些活动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运动”(老天!原来关注农民、民 工等弱势群体的运动是由赵同学发起的啊),从而获得了“全球千名妇女争评 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中国区评委会的提名去参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 奖了,现在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扬同学分别撰文严厉批判我作为高耀洁教授退出该 活动的声明的记录者极端不负责任,指责“这是一个以事实为依据的记者的所作 所为吗?” 赵同学和刘同学的文章中一再指出和平一词的宽泛定义、诺贝尔奖的得主妇 女所占比例太少、推举基层女性的重大意义、撰写和平妇女故事时遇到的种种困 难等等,我完全可以承认这些都是事实,同时我也相信,这个108人名单中的女 性,绝对不可能个个都是政客和骗子。但是,却还是没有解开我的两个最基本的 疑问: 一、诺贝尔奖被提名者的名单是绝密的,而且将保密50年,那所谓的“全球 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为何能在2005年6月29日召开所 谓全球新闻发布会公布名单呢? 二、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只接受个人提名者,不接受团体提名者,所谓的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有向评审委员会提名的资 格吗? 早在2002年国内就出现过假借诺贝尔文学奖行骗的情况,两名成都作家仅分 别在伊犁人民出版社自费出版过一本到处都买不到的小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奖的提名,提名由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发出。看着和这次 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区活动非常相似,区别仅仅是当年名 单只是两个成都作家,这次是108位中国妇女。 根据这篇发表在《北京青年报》2002年3月6日的调查,(网址是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20306/680358.html)按照诺 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规定,被提名者的名单是绝密的,而且将保密50年,绝对不 可能事先公布。方舟子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闹剧要闹到什么时候?》(网址是 http://xys.dxiong.com/xys/netters/Fang-Zhouzi/sohu/bingling.txt)引用 香港《明报》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委员马悦然的说法,根据诺贝尔奖评审委 员会的规定,诺贝尔奖只接受个人提名者(不是被提名者),不接受团体提名者, 就是说,只有个人才有资格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推荐候选人,任何团体组织都 是没有资格向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推荐候选人的!(被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是团体组 织) 自称是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的韩晓宁女士向高耀洁教授声称她们事先公布名 单是“因为我们这次的活动是一个特例,是得到了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的同意”, 却从未出示过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同意的书面证据。至于第二点该组织根本没有 提名资格的问题,韩晓宁副教授则没有做过任何解释。对此,该活动中国区的负 责人香港岭南大学的刘健芝教授有一个解释,说确实是得到了诺贝尔评审委员会 的特别同意的,但是她也没见过原件,由该委员会从千名妇女中选出三位代表, 以瑞士女议员的个人名义向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提名。(见《文汇读书周报》 2005年10月13日的报道)这一解释倒确实能合理地解释上述两个疑问。刘同学批 评我“你在用如此严厉的语言指责这样一个活动时,你有没有自己去网络稍微搜 索一下呢?”我确实在网络上检索过,但看来是关键词设置的问题,没有检索到 国际主流媒体对该活动和该组织的报道。现在根据朋友的提示,确实找到了芝加 哥论坛报、国际新闻社发布过相关消息,这点是我的疏忽。从这些报道看来,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在西方的活动应该还是非常正规的,并非是 我原来想象的最坏的那种可能性(即全球活动只是国内几个人的虚构)。但从赵 同学、刘同学、韩副教授等人言行来看,该组织的中国区活动实在是搞得一团糟。 “以文艺演出队的形式在村子中宣传党国政策”、“带领灯塔的村民自发建立起 文化宣传队和秧歌队”竟然都能获得提名去评选诺贝尔和平奖,实在让我大跌眼 镜!当然她们可以搬出一些后现代主义术语,说这是代表了草根阶层的力量、底 层的平凡之类,这些话我都能同意,但问题是有过上述事迹的妇女何止成千上万, 诺贝尔和平奖总不能人手一份吧?尤其是,赵玲作为该项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大学生志愿者几乎都是我找的”)、相关资料的公布者、早于大多数人得到 评委名单(“刘健芝老师很早就把评委名单发给我了,因为资料较多,我就没有 及时公布,很抱歉”),竟然列名108位候选人名单中,这样的做法也太不正规 了吧!难道连一点最基本的回避原则也不懂吗?韩晓宁副教授称从未见过诺贝尔 评审委员会特别的授权的文件,说只是听刘健芝教授这么说的,而刘教授也从未 见过原件。其他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更是对此一无所知了。刘健芝教授作为这次 全球性活动的中国区负责人,自然应该对中国区活动的管理混乱负责。 赵同学和刘同学一再强调中国区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我相信赵同 学、刘同学和韩副教授都只是该活动的志愿者,对真实的财务状况未必了解。根 据该组织瑞士总部的网站(www.1000peacewomen.org)公布的材料,“我们的预 算是每位候选人稍多于4000美元”(“we are budgeting just little more than 4000 US-Dollars per candidate”)(网址是 http://www.1000peacewomen.org/eng/html/spenden/sponsorship.html),那 么每位候选人的预算大概是人民币3万2千元左右,中国区的108位候选人总计预 算应该是43.2万美元(即约345.6万人民币),扣除“采访一个被提名人的费用 是800元”、扣除付给赵同学找来写作和平女性故事的“大学生志愿者”的50或 100元(而不是原来宣称的著名作家、记者),见面会和交流会都要与会者自己 掏钱,那么每位的费用110美元左右,108位的总费用则是1.2万美元左右,那剩 下的42万美元都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刘健芝教授敢不敢公布中国区活动的账目? 我估计她是不敢的。因为一旦公布,还怎么向瑞士方面交代?以后还怎么继续向 她们申请经费?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被人当猴耍了,却还蒙在鼓里一个劲为耍她们 的人辩护,我真觉得她们可怜! 赵同学和刘同学一再宣称由于政治原因,无法在国内媒体做太多宣传,“因 为大家选出的和平妇女中有很多是比较敏感的人,比如黄静的母亲——黄淑华, 还有一些妇女在当地从事的事业给当地政府带来压力,如果高调宣传她们,当地 政府会对他们不利。”可是我仔细阅读了108位妇女的事迹,类似黄静的母亲这 样勉强算得上的敏感人物一共也没几个,大多是基层妇女干部,有什么不可以宣 传的?我看是因为如果报上公布了“以文艺演出队的形式在村子中宣传党国政 策”、“带领灯塔的村民自发建立起文化宣传队和秧歌队”就能获得诺贝尔奖提 名要被人笑掉大牙吧?刘同学文章中称“组委会多次声明,不愿意参加这次评选 的被提名人,可以退出,因为要完全尊重本人的意愿”,我了解到的情况却是: 在高耀洁教授于8月6日收到这么一份候选人介绍后,当即发邮件声明退出,韩晓 宁副教授此后多次打电话和发邮件指责高教授退出是干扰了她们的工作,给她们 的工作带来被动云云。直到10月6日又再次打来电话声称名单已向全球公布不可 能退出,以致高教授不得不再次发表声明退出。 赵同学和刘同学写批判我的文章时都没有仔细阅读声明原文,原文非常清楚, 前面的“高耀洁严正声明”是根据她的口述由我记录整理的,而后面的“记录者 附注”则是我对整个情况的说明和我对此事的看法,高教授只对声明文字内容负 责,后面的“记录者附注”不代表她的意见,这部分“记录者附注”的文字内容 应该由我负责。他们提到的高教授对董秀玉的故事、对组织秧歌队就获得诺贝尔 和平奖提名的质疑,明明是出现在我的附注中,是我的评论,应该由我完全负责。 而且我必须再强调一遍,我的质疑并非怀疑她们的事迹是不是事实,而是觉得根 据所公布的这些事迹就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实在太搞笑了。 我看了该组织中国区活动的相关中文文件(高耀洁教授没有给我由香港岭南 大学发出的中国区活动的英文版文件,故而无法核对中英文版本是否存在差异), 最大的感觉是行文中有意无意地混淆概念,比如一再强调“获得提名”、“瑞士 总部”等等,给人造成错觉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提名。事实上,国 内很多媒体在报道此事时也确实这样错误理解了。实际上,确切含义是获得“全 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的提名,而诺贝尔奖的总部在 瑞典而不是瑞士(不过和平奖是由挪威议会五人委员会评定的)。当然,刘健芝 教授可以辩解说我们从来没这么说过,是国内的媒体误解了啊。 刘同学质问我“记录者为什么不愿意透露姓名”,这还用问吗?刘同学自己 的文章中都说“有些被提名人的故事不能作公开宣传,一旦公开宣传,反而可能 会招来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报复”,我当然也怕你们报复啊。你们公布的获提名的 108位妇女名单里都可以有化名,为什么我就非得署名呢?不署名并不代表我就 可以对我的文字内容不负责任。不论署名与否,重要的只是: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且我说的事实是否可以被核实。 我并不像高耀洁教授那样认为这完全是一个骗局,我觉得从现在的证据来看, 全球的活动是很正规的,西方媒体公布的美国、加拿大的被提名人事迹都没什么 疑问,但中国区的活动完全可以称之为闹剧!就好比一个外国慈善家,想捐点钱 出来资助一些失学儿童,这当然是好事。但老外对中国不熟悉,不可能自己跑来 中国去找需要救助的儿童,于是他只好委托一个国内的人士,承诺报销找人的花 费,要求提供每个需要救助的儿童的资料好供他选择。而这个人一个人也干不了, 于是他又找了一些人帮忙,而这些帮忙的人又找来另外一些人帮忙。反正是唐僧 肉大家都来咬一口,最后提供的都是亲戚家、村长家的孩子。“全球千名妇女争 评诺贝尔和平奖”本来是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到了国内却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 我注意到所有中国区活动的中文书面文件都称该活动为“全球千名妇女争评 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但赵同学和刘同学的文章中均称之为“千名妇女共 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不要小看这“争评”和“共评”的一字之差,含义区别 很大。所谓“共评”,就是这一千名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和平奖评选,而“争 评”,那一定是有所竞争,最后选出几位优异者参加和平奖评选。而根据相关文 件规定,是在这一千名妇女中选出三位代表去参评。看来,赵同学和刘同学作为 该活动的参与者,都没搞清楚该活动是怎么回事啊。根据文件规定,一旦名单中 的任何人获奖,所得所有奖金,都应该归该组织所有,用于全球妇女活动云云, 这不是典型的霸王合同吗?好吧,如果说只要你同意加入了我们的活动,就认为 你是同意了这一条款,这叫做“游戏规则”,那就接受吧。但问题在于,既然诺 贝尔奖被提名者的名单是绝密的,而且将保密50年,那么提名者之间应该也相互 不知道各自提交了哪些被提名者喽?假设名单中的某一位获奖了,该组织怎么证 明是因为她们的提名使得此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不是由于另外的人推荐呢? 如果该组织和另外某位有提名资格的人士都提交了某人为候选人,最终此人获了 奖,那这个奖金到底该怎么分呢? (XYS200510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