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与Asymmetrical讨论《关于兰州化物所石峰博士的学术论文(三)》   Goldman   首先感谢新语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还有热心的朋友能参与学术讨论, 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祝愿新语丝越办越好,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言归正传,Asymmetrical朋友对我的评论提出了疑问,我非常愿意探讨,说 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及时指正,谢谢。你提供的文章我会去查阅。   Asymmetrical朋友指出了石峰博士在JACS上文章中催化剂的制备问题,这其 实也是这篇文章最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试验条件都没有写清楚,难免让人产生 疑问。我说的“作者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实际上是浸渍法”也是从文章补充材料中 推断出来的。   说说浸渍法(Impregnation)。浸渍法是最常用的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比 如将金属的前驱体(比如可溶性盐类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载体,去 除溶剂后进行焙烧得到催化剂。浸渍法也几种。第一种是最原始的方法,将过量 体积的含金属溶液和载体混和,去除溶剂后就得到固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 简单,而且可以定量(原料的投入量可以认为就是担载量),缺点也显而易见就 是在去除溶剂的过程中会造成金属离子在载体表面富集,从而使金属颗粒不均匀。 Asymmetrical朋友提到的问题就在这里,如何保证金属都到了载体上而不是游离 的呢?一般说来,载体的比表面很大或者载体和金属离子之间有相互化学作用的 时候是可以认为金属都担载在载体上的。具体到JACS这篇文章,因为无从知道载 体的比表面以及HAuCl4溶液的体积,所以我只能认为他采用的是第一种办法。但 如果树脂和HAuCl4之间有相互作用,而且金的担载量又很低,所以可以认为金已 经全部在载体上了。第二种方法就是Asymmetrical所用的方法,每次也用过量的 溶液,但是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把溶液中游离的离子去除。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 催化剂颗粒均匀,缺点是具体的金属担载量需要通过表征手段如IR,ICP等来确 定,比较麻烦。另外一金属的担载量不会很高,如果催化剂所需金属担载量很高 那么还要进行多次浸渍。第三种方法是等体积浸渍(Incipient Wetness),就 是溶液的体积基本和载体的吸水率相同,这样制备出来的催化剂可以克服第一种 方法的缺点。   关于“季胺盐能稳定金离子可能是因为可以和金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 的问题,我没有做过具体的试验,因此也是我的推测,如果由此引起什么误会或 者错误,还请海涵。但是我做过这样的试验,往Cu(NO3)2溶液中滴加氨水能形成 稳定的铜氨络离子。   关于“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关系”,从JACS文章中可以看出,经过干燥后的催 化剂实际上已经不是单独的AuCl4负离子,而是以聚集态存在的金颗粒(TEM图), 所以我认为一声雷朋友提出的“金离子被稳定后应该失活”的观点并不适用在这 种情况。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Pd/Poly1与Rh/poly1催化剂”的问题。因为原文中没有具体说明这两种催 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一个硬伤),所以很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这两种催化剂的无 活性也是因为制备过程所引起的。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说明,我只能认为(或者 相信)原文中对这两种催化剂的制备是做了足够的重复试验的。   以我个人观点,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疑问(也可以说是硬伤)都是最基本的地 方,照理说JACS这种档次杂志的审稿人不会看不出来,相信审稿人也会提出类似 的问题,如果作者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话我想是不会被接收的。当然,具 体的情况只有作者本人或者通讯联系人知道了。   P.S.前面有个朋友提到过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原剂还原,焙烧,氢气 还原等),根据我的经验,金催化剂是非常敏感的一种催化剂,在150度下干燥6 小时完全有可能生成金的纳米颗粒。   另外,对金催化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Volume 291, Issues 1-2,这是一期关于金催化剂的合集。 (XYS20051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