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科学研究中“怜弱”心理要不得   酷爱星辰   在社会中关注弱势群体,同情和怜惜弱者确实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但是把这 种“怜弱”心理“推而广之”到科学研究中,“推广”到严肃的学术讨论中,则 变成了另外的一回事,这不但不能说是文明的体现,反而表明了科学素养的缺乏, 这种做法是与科学精神相悖的。毕竟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并不是看研究者研究过 程多么艰难,多么值得“可怜”,而是要看学说的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科学方法, 其本身是否是经得起实践与事实的考验,毕竟真的科学是不怕别人质疑,更不怕 别人争论的。   另外,一个学说在科学上是否正确,不在于自己说自己正确,也不在于某个 或几个人说它正确,更不能靠“拉虎皮做大旗”。科学共同体是有一套严谨的程 序来证明一个学说是否正确的,基本的方法就是同行评议(peers review)。不 靠同行评议,而靠通过媒体利用公众“怜弱”心理煽情来提高自己学说的知名度 和对研究者的同情绝对不是一个合乎科学的方法。如果认为学说有价值,就应该 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规矩来找权威的研究者进行同行评议,如果听不得别人质疑, 甚至拿“有色眼镜”看待合理的质疑,这确确实实是离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差很远 很远的。出于对研究者本人的同情进而对其学说进行无科学原则的支持是不严谨 的,这种在科学研究中的“怜弱”心理实在是要不得,这不是在科学研究上帮助 这个研究者,而是在害他。   笔者认为对一个正处在艰苦的科学研究“攻坚”阶段的研究者,对他在学术 上的最大帮助不是对研究成果迎合他自称的成就做无原则的颂扬,而应该是严格 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则进行检验和质疑,这样做才能帮助他提高自己的学术成果的 科学价值。 (XYS200511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