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从人文素质教育想到的   xfshelia   经常看新语丝的文章,觉得非常长见识。看了近期关于熊良山现象的评论, 忍不住想谈谈我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所学尚浅,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 前辈多多批评指正。   关于对理工科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现在教育界一般是归在通识教 育的范畴里的。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我比较倾向台湾学者黄俊杰教授的观点: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的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 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国内的说法是,“大学通识教育是指 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公民意 识的陶冶,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要把 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以使得受教育者在人 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1)目前, 我国的通识教育只在少数一些重点大学中有所开展。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我国 通识教育的水平还比较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要的原因是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要开展通识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问题。现在有关通识教 育的文章中一般会提到这几个原因:一)交叉学科的发展,迫切要求通识教育。 二)人类进入信息的爆炸时代,迫切需要会学习、会运用、会创造知识的通识人 才。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施行通识教育。这些提法反映了一部分现 实,但是过于功利化,工具化,把人看作是被动适应社会变化的机器,是一种工 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开展通识教育首先是应该人的自我发展 与自我完善的需要,一个真正渴求知识的人,他是不会满足于局限在一个狭小的 专业领域和视野里的。“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大学对他(她)不再、也不应提供 保姆式的照顾,他应该也必然会自我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2)。社 会需要的不应该仅仅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该首先是一个能够自我寻求生命意 义和人生目标的人。   2。培养什么样的人或者说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现在的提法一般可以 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文渗透、理理渗透、 文理渗透,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理工科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文科 学生具有自然科学知识的武装。第二层次,是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 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超越功利,弘扬人 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我觉得,通识教育的任务不应该仅仅满足于 弥补大学知识结构的缺陷、知识的整合和贯通以及重视道德教育、弘扬新的人文 精神这些方面,更应使人不满足于所知的和被告知的,而是自己去探索真理,发 现真相,发展自己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对于我们所被告知的东西,新闻、报纸、 电视,甚至教材,也包括我们通识教育的内容,都不盲从和迷信,要去思考,分 析和辨别。作为科学工作者,其基本思维方式,是怀疑。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 其根本的任务,在批判。所谓的“全人”并不是指文理兼通的多面手,从根本的 意义上讲,更应该理解为公允,不偏私,克服自己的狭隘和偏见,有独立的人格 和独立的思想的灵魂自由的“人”。培养这样自我解放的人,才是我们通识教育 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到了这个层次,都不是“培养”这种方式所能够造就的, 学校和社会只能是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最终还要靠人自身的悟性和努力。 “在最后的意义上说,人之成长(包括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之形成)是要靠他 (她)自己的”(2),具备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只是作到这一点的基础 而已。   3。通识教育的内容问题。“大学教育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之士。一 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 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 对善、对美等价值之执著的心态”(2)。现在看来,我国的通识教育在实际操 作中比较注意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文科学生提高自然科学素质方面做的 差一些,但是即使对这两方面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也还是不够的。通识教育并 不应等同于人文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甚至也不应等同于文理融合。它强调的是 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东西,没有人文和理工之分。文科学生人文素质就一定 好吗?也许只是脑子有一大堆死知识而已。具备人文方面的知识是不等同于具备 人文素质的。   通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重视世界观的培养,尤其是对不同文化与社会 的包容力方面。从大部分网上的言论来看,很多人具有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就 是极端民族主义。这种东西往往以爱国主义的面目出现,混淆视听,误导民众, 把人们的视线从国内的腐败和专制转移到对美国和日本的盲目仇恨上。“万物并 育而不相害”,《学会生存》中提出,教育的使命在于不仅要培养未来的“新人” 具有“人类智慧”和“人类技巧”,而且必须使他们具有一种“人类和谐”。这 种“人类和谐”的核心,就是对他国文化、异质文化的理解、宽容与尊重,  “就是帮助人们不把外国人当做抽象的人,而把他们看作具体的人,他们有他们 自己的理性,有他们自己的苦痛,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 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是人,美国人也 是人。9.11事件发生后,竟然有人拍手称快,而且为数不在少数,可见我们的仇 美心态有多严重了。   通识教育中另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方面就是对自然和他人的尊重、对社会的 责任感和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也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在我的同学中,很 一大部分要么是不关心社会和国家,要么是愤青,东吴大学20世纪60年代的校歌 中有这样的词句:“德智兼修,中西融贯,救世育贤良”“博爱胸怀,自由思想, 行健达坚强”,“科学新知,心灵修养,古今完人,天地正气,日月看重光”,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应该是这种具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青年人。   4。如何实现通识教育或通识教育的实现手段和途径的问题。现今的通识教 育研究一般着重于探讨课程的设置问题,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和讲座。教育是 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的影响绝不应只限于学校,也不应 限于课堂和书本,更何况现在的学校教育提供的还是变了味的东西。前面我已经 说过,通识教育不单单是文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它应该起到这样一种 作用,即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学生产生对人生更高境界的探索欲,并视自我完善 与自我解放为一种追求,见贤思齐,自发的去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 和实践能力。也就是变外在的教育为内在的需求,这才是任何一种教育的最高境 界。   5。最后一个问题是社会环境的支援问题。我国的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除了 多年来只重视单一的、过窄的专业教育以外,与教育体制中的条块分割、大学专 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及教师教学技能不高、教育投入不足等有着极为密切 的关系,也与文化大革命中割裂传统、践踏知识有着历史渊源。通识教育的高成 本性与慢收益或缓见效性影响了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应的教学评价制度 还未建立起来,以知识考试为主的评价制度是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通识 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高校中也没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这些都是必须要 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慧敏 《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金耀基 《大学之理念》三联出版社; (XYS200501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