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外行当家 科学缺位——四看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 陶世龙 圆明园防渗工程论证会,在媒体上热闹了一阵子,我是“不动派”,如果不 动,这些争论也无从发生,本应不感兴趣。但是这个听证会被形容为“洋溢着民 主与科学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体现”,就不能不关注了。前已写 过《公仆当家 主人缺位---三看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随着更多的材料揭示出 来证明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当时出现的几乎是一边倒 地反对防渗工程的声音, 正是另一方的人不能充分发表意见的结果。 在读到李开发先生的《正确评价圆明园防渗工程需要纠正误导》一文后,更 发现这次听证会还缺少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科学。还看到环保总局一位干部也说, 这个会缺少理性,也就是缺少科学的态度。 科学是要以事实为基础的,然而如李开发先生所说,这次听证会上“由于很 多人对事实不清楚,少数人以讹传讹,用不清楚的事实,或者完全不符合客观实 际的事实来作评价的依据,再加上媒体缺少深入调查便一再宣传,众多的误会也 就难免了。” 他列举了这方面的事例,这里不必一一重复,我只想把几个属于常识性的问 题再说一下。 现在说得最多的是要维护生态平衡,到处都在使用“生态”一词,不少人以 为生态平衡始终如一,其实生态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无人能使它的变化停止下来, 我们感受到的生态平衡仅仅是它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表现。李先生说,一些学 者们提出,圆明园本来是自然湿地,“用那时候的情况来叫板今天的事情有点荒 唐”。就是这个问题,要讲起湿地,中国历史上的湿地面积大得很,不仅南方的 江汉平原,河北平原和东北的松辽平原都曾是湿地,后来变干了,有人类活动的 影响,从根本上说是气候的变化。 因此把维护生态平衡看做什么都不能动,是误解。自然界的变化,人不动作 它也会变化,而如能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就有可能因势利导,使它不致成为灾害, 乃至向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譬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在经常洪水泛滥,土地 变得贫瘠不堪的田纳西流域,兴修了九座大坝和一系列水利枢纽和其他配套工程, 结果不仅获得充足而廉价的电力,使工业在这里得到发展,也使农业得到大发展, 环境也比过去好了,成为富饶的地区,人们“回到美丽的大自然”的旅游胜地。 这个计划以田纳西流域建设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的英文缩写TVA 为代号,我还在上中学时就知道了,因为这在抗战时的后方宣传过很多,中国也 想搞YVA,Y是英文扬子江的头一个字母,请TVA的专家萨凡奇来三峡考察过。修 三门峡大坝失败,是没有尊重科学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结果,如简单地以为修大坝 就是坏事,也是没有科学的头脑。 从自然来看,变化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以为像有些极端环保主义者和 所谓“科学文化人”讲的,只要人无所作为环境就不变了,是没有的事,作为人 是应该积极行动的,只不过必须遵守自然的规律,而要遵守就得先有了解,就得 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不能想当然,许多时候人们就是因为不了解,好心办了坏事。 这次圆明圆听证中发言的人,我看没有不想把事情办好的,但光有愿望不行。如 李先生讲的:“许多专家振振有词说防渗工程不该做。理由是做了防渗工程破坏 了生态平衡,阻断了圆明园湖里的水与地下水的双向交流,因此是一个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的工程。首先我要说,只要有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加上对北京的市情的了 解,就不会说出这种话来。第一,回答有没有交换的问题。生态专家们的常识是: 地下水位低于3米时,大部分的地表植物与树木的与地下水的交换已经难于进行; 当地下水位低于6米时,这种交换已经完全停止。现在是地下水位20米甚至40米, 试问哪里还有互相交换一说?”他讲的没错。 李先生说的:“建国初的情况与现在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 增加了1000多万,工农业总产值增加了数百倍,用水量也增加了近百倍,抱着陈 年老帐当什么用。不要说工业用水,就说绿化用水,机械喷灌,水要花多少?千 万居民每家洗浴龙头一开要用多少水。”我也早有此看法,北京市缺水的最大原 因就是城市发展得太大,而且,建立了许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从外面调水来也不 过是扬汤止沸,应该釜底抽薪,最近决定首钢外迁,就是釜底抽薪之举,值班得 赞扬,今后还应该多从釜底抽薪上想主意。我主张不动也有这个意思。李开发先 生引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树坤先生的看法:“华北地区的大环境,特别 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形成大范围的地下水的漏斗,城市河湖持地下补给水源消 失,湖泊和湿地不断萎缩和消失,圆明园也逃厄运。它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已经 下降了近20米,现在的圆明园成了一个大漏勺,只有漏水的份,没有得到外部地 下水补给的可能性。”就是有力的说明。北京市水这样紧张,要玩水就到外地旅 游去吧,何必在这里再搞一个耗水量大的公园,但事情已发展到这一地步,或者 说是骑虎难下了,我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听其发展了。 说了这些,似乎扯远了,但回过头来看,正是听证会上没有展开的。须知要 动真格的,仅有善良的愿望不行,大而化之也不行,具体的细节也得重视,错不 得。以此衡量,说这个听证会科学缺位不为过。我很怀疑主持者虽是环保工作的 负责人,但对环保科学究竟懂得多少,从其表现来看,倒很像个外行。至少这次 听证会表现出来的是如此。 2005/06/13于加拿大之FREDERICTON (XYS200506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