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 认个错对P大那些人就那末难?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P大越辨越黑,事情被P大搞得越来越复杂,本来是质疑田 等一干人是假的长江学者,根本不符合国家关于长江学者每年回国工作时间的最 低要求,P大先是说这些人水平的确高,是真的牛人,然后又说特聘教授又有几 种,每种特聘教授的回国工作时间不同,最后反而炒作丘和P大田学者的个人矛 盾,又拿国外杂志的文章来贬低丘的信誉,使尽各种手段,就是不肯澄清事实, 不肯说明田和其它学者某年某月被聘为长江学者,某年回国工作某月,符合国家 规定。 P大领导的做法唬弄一下一般老百姓也就是蒙混过关了,要想到上面交差可不是 那末容易了,上面的人经历过多少次风雨,见识过多少手段,相信总有一天会有 人收拾P大这个烂摊子的。 (macland) 闵举出的那些引进没有几个长江特聘,说的是特聘特聘教授 闵维方转移问题的中心。换汤不换药, 还是在说引进人才质量是高的。和上次 那个发言人的语言一样。不过这次更恶毒,直指丘的问题,他也很高兴NYorker 的文章。 中国人看到自己同胞被批,他们高兴的很麻。 看了他的话,我更讨厌这个人了。 (wow2) 有这样的领导在,北大的现状也就不怎么令人奇怪了 (whoamI) 闵承认田刚没有全职,为什么从北大报院士?又说没回来是因为中心大楼没盖完 数学中心大楼没盖完就是田刚没回国的理由?他的什么工作非得要这座大楼不可? 那北大就应该大楼盖完以后再引进田刚。 (yao) 做人不能太闵维方了 我们北大的学生是从10多亿人当中挑选出来的最优秀人才。 ================ 算术做到这种水平? 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们的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跟我们排在一起的学校,他 们的经费可能是我们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同样采购一台设备,我们花一百万美元, 人家也花一百万美元,但我们的实际负担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他们竞争, 压力是很大的。 ============== 如果靠经费竞争,北大争一流纯粹就是骗钱!搞数学的一般不要昂贵的设备吧, 还重点引进了田刚,北大数学搞成一流了吗?倒是骗来上亿的资金搞什么中心, 如果这样才能搞成一流,也就是一流的大楼吧! (不打) 一叶知秋,俺们还可以继续炒建筑材料,炒铜 北大校长通篇给本老中的信息就是要起多少大楼,起了大楼人就回来了,这才是 实在的筑巢引凤。大楼起好了,人回来了还要买房子呢,这个思路对头,本老中 最爱听,多起一点,看来铜价在奥运前还可以再上升。 (老中一号) 真是可笑,堂堂北大党委书记,如此欺骗国人!你们要建什么样的巢?引进田刚已经7 年了,还没有为田刚建好巢? (xiaoxiao) 狗屁背大 以后北大可以叫背大了,背有大靠山,一个个牛鬼蛇神都出来嚣张了,答非所问、 搬弄是非是它们的专长! (Independent) 今天刚刚看到新闻,北大教授闵维方站出来反驳老丘了。看到新闻里面有这样 的话,“闵维方已在北大18年。1988年,当他尚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 研究并任该校校长助理时,受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和教务长汪永铨的邀请回 国。” 直觉是觉得不太对劲。一个外国人,还在做博士后研究,就能胜任校长助理?他 有这个时间,这个能力,这个外语水平?为什么这么多牛人都出现在中国?就像 当年所说的杨澜是哥大的校董一样。 以我在美国的留学经历, 此处所谓校长助 理应该大有水份。其次,此处说的非常简单,得克萨斯大学,是Austin分校?还 是别的什么? 因为涉及的时间比较早,很多事情查起来就很困难了。哪位有心人可以一试。 不知道有没有人揭发过这个,如果有,算我多此一举。 (最恨骗子) “当他尚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该校校长助理时”,国内的人 见到“校长助理”,千万不要发生误会,以为像国内那样是个仅此于“副校长” 的领导职务,其实就是个帮校长跑腿、打杂的真正“助理”,一个临时性的工作。 不幸的是,闵书记当初回国时,显然是出现了这种误会,让人以为在国外大学当 过领导的人回国了。 (方舟子) 清华北大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前些日子,关于浙江大学新科校长杨卫(此人原在清华,所以对于清华应该比较 熟悉)的一个访谈,杨讲到,和香港的大学相比,清华在科技上面优势很大,具 体表现为: 1,香港的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的总额和清华相差不大。 2,香港大学的科研经费,大部分都用来发工资了,而清华的人力资成本很低。 言外之意是清华大部分的钱可以用到买仪器什么方面吧。 3,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最近一两年已经赶上香港的大学了。 不过昨天北大书记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段话: 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们的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跟我们排在一起的学校,他 们的经费可能是我们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同样采购一台设备,我们花一百万美元, 人家也花一百万美元,但我们的实际负担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他们竞争, 压力是很大的。 看完这一段,我感觉糊涂了。 是杨卫说的对,清华已经很厉害了,至少不缺钱了,还是北大的书记说的对,我 们还很穷呢?还是清华很有钱,北大很穷呢。 本人才疏学浅,需要高手给予指点。 谢谢! (齐鲁名士) 闵维方回应北大近期的舆论风波 今年夏天,执中国高校牛耳之一的北京大学所遭遇的非议也许是前所未有的。 先是国内有人说:“北大被香港各大学扫为二流”;继而丘成桐教授炮轰:“北 大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这还不算,更让北大尴尬的是,当不作回应时,有人说其高高在上;当新闻发言 人做出回应时,又被说成“一贯养尊处优当然坐不住”。似乎进退两难。 但8月25日,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还是坐到了记者面前,他并不否认正在承受巨 大的舆论压力,但他愿意回应北大近期的舆论风波。 “对北大的炒作是不够公平的。”闵维方说。 闵维方已在北大18年。1988年,当他尚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 该校校长助理时,受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和教务长汪永铨的邀请回国。 丘成桐的批评不够公道 《21世纪》:前些日子,丘成桐教授发表言论,说北大这几年从海外引进的人才 大部分是假的,此说备受公众注目。对这件事,您怎么评价? 闵维方:这几年,我们从海外引进很多人才,我觉得都很优秀。像研究物理化学 的赵新生、研究基础物理的欧阳颀、研究纳米物理的彭练茅、研究光学物理的龚 旗煌、研究纳米化学的刘忠范、研究自然地理的周力平和陶澍、研究生物的朱玉 贤、研究有机化学的王剑波、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梅宏……还有与我同样研 究教育的陈向明、王蓉、马万华等人,我认为他们是一流的,世界银行、联合国 的大项目都邀请他们去做,认为他们做得很好。而且,他们都是全职回来的。有 些批评我们的人其实并不了解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曾经对引进人才提出过一种“哑铃式”的安排,即一段时间 在国内一段时间在国外,这样可以让他随时了解国际学术最新发展的动向,把最 前沿的研究成果和问题带回国内。对于海外引进的人才,我们有几种做法:可以 全职回来,可以回来九个月在外面三个月,也可以回来三个月在外面九个月,三 个月的是讲座教授,九个月是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每个月补贴15000元,如果只 回来两个月就拿两个月的钱,根本不像有些人歪曲的那样说什么骗取国家几千万 上亿的钱,这只能说明他根本不了解情况。 《21世纪》:那为什么有这样的炒作出现? 闵维方:这个事情本身很复杂。 在海外华人数学界存在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一些人的看法与另外一些人 不一致。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来了北大。北大完全是按照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建 设的需要,对这些愿意回国服务的学者做了相应的安排。但因此也就引起了另外 一些人的不满。他们不了解情况,却对北大提出了无根据的指责,说什么引进人 才大部分都是假的,一个人就骗取国家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经费。其实,在国外大 学一年工作九个月就算全职,以此为标准,可以说我们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全职 的;当然,也有一些短期回国工作的人,但你回来几个月就拿几个月的钱,这是 大的原则,对谁都是一样。北大有几百个从国外引进来的博士,加上在国外进修 学习过的要占到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七八十。有人对北大“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 的”指责是非常不公道的。像我们的光华管理学院,从海外引进四五十名博士, 90%以上是全职在北大工作的。 北大引进人才很严格 《21世纪》:有人认为,丘成桐教授的言论,与他跟田刚的矛盾有关?(田刚,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哈佛大 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西蒙讲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闵维方:对这个问题,我不想发表评论。一方面,田刚是北大重点引进的人才, 我对他比较了解,但作为当事一方的校领导,说多了有“王婆卖瓜”之嫌;另一 方面,我本人虽然不认识丘教授,但我知道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还是很尊 重他。我要说明的是,北大历来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欢迎和支 持海外学者回国服务。目前,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还没有建好,田刚暂时还没 有全职回来,这无可厚非。从1998年开始,田刚每年都带着一批优秀的青年数学 家到北大来搞数学培训班。田刚已经明确表示,一旦数学中心建好他就全职回来。 数学中心建好之前,他还是按着“哑铃式”的安排。我们给他弹性,让他根据研 究进度、教学科研的需要来安排时间,这边需要三四个月就三四个月,那边需要 时间长一些就长一些。我们说“筑巢引凤”,你巢还没有筑好呢,就要求人家整 个儿回来,实际上反而不利于他充分发挥作用。 从总体上说,北大引进人才是很严格的,我们是很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做 的。如果在引进工作中发现问题,一经查证属实,学校会采取措施。 最近,我看到两则材料,一则是伯克利的项武义教授的一个谈话。在丘成桐的学 生时代项教授就认识他了,可以说对丘教授非常了解。另一则材料是上个星期美 国很有影响力的杂志《New Yorker》发表的一篇长篇报道,也有很多关于丘教授 的内容。我想大家看过这两则材料,对丘教授与田刚和北大之间的争论就会有更 客观、更清楚的认识了。 从国内一流走向世界一流 《21世纪》:对于“北大清华被扫为二流”这种言论,你怎么看? 闵维方:我不认为北大、清华因此就被扫为二流。媒体炒作的一个热点是香港的 大学今年招到了15名各省市高考的第一名。如果大家认为所谓高考“状元”是衡 量生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我们北大今年招来的各省市高考第一名有48 名,比香港所有大学在内地招到的“状元”总数还多得多。招来多少“状元”虽 然很有意义但也不能过分夸大,我们要看到的是香港有实力的大学已经参与到优 质生源的竞争中来了。这就激发我们要更加努力,继续巩固我们的传统优势,提 高北大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 《21世纪》:你认为北大的传统优势在哪里? 闵维方:我觉得北大有一种精神,有一种独特的精神魅力,北大有“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再者,我们北大有优秀的教师群体。我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内地很少有一所大学 像北大这样聚集了那么多世界一流大学毕业出来的博士。他们觉得北大活跃的学 术氛围、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北大人对真理庄严无畏的追求,是其他学校不能比拟 的。在办学理念上,蔡元培先生当时就讲按“世界各国大学之通例”来办北大, 首先就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民主的学术气氛和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 北大最受尊重的是像季羡林、王选、厉以宁这样的学者,而不是我们这些管理干 部。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北大的学生是从10多亿人当中挑选出来的最优秀人才。有一 个从海外回来的博士,他来到北大以后,遇到不顺心的事想离开。但他跟我说, 之所以舍不得离开北大,主要是因为舍不得这些优秀的学生。学生太优秀,得天 下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幸事。 《21世纪》:在您看来,目前北大走向世界一流过程中,最严重的制约因素是什 么? 闵维方:我觉得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很严峻的。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泰晤士报》的 高等教育增刊邀请全世界88个国家的上千名专家搞的大学排名,第一次北大排17 名 (2004),第二次北大排15名(2005)。我们排得这么靠前,与它的评价指标密 切相关。我们头脑很清楚,要论办学实力,特别是科研竞争力,我们其实并没有 这么突出。我们经常访问榜上的其他学校,我本人与许多大学校长很熟,我们知 道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们的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跟我们排在一起的学校,他 们的经费可能是我们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同样采购一台设备,我们花一百万美元, 人家也花一百万美元,但我们的实际负担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他们竞争, 压力是很大的。(来源:人民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渝 刘琳) (XYS200609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