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方舟子按:黄士昂的这篇《自然》论文是因为经过他当时任职的美国公司的内 部调查被认定为捏造实验结果而被撤回的。此案在当时曾轰动一时,导致两个好 友决裂,并导致该公司关闭其研究部门。《圣荷塞信使报》在1995年10月15日对 这一造假案曾有长篇报道(BLOOD TEST: THE TWO SCIENTISTS WERE COLLEAGUES AND CLOSE FRIENDS. BUT WHEN ONE BEGAN TO QUESTION THE ACCURACY AND EVEN THE HONESTY OF THE OTHER'S RESEARCH, THEIR FRIENDSHIP WAS DESTROYED)。在这一著名的造假案中,究竟是黄士昂还是其导师要负造假责任, 我暂不做评论,但是黄士昂继续把一篇已被认定为造假的《自然》论文做为自己 的学术成果,并在“解释”中对此造假情况只字不提,是非常错误的。】 对《黄士昂凭一篇《自然》撤回的文章回国》的解释 尊敬的方舟子先生: 刚刚敬阅您在<新语丝>上关于我本人的文章(06.05.06, 中南海内参《大家看看 华中科技大这个人——黄士昂凭一篇《自然》撤回的文章回国》)。对于您在维 护中国学术风气和学术打假上的努力和勇气,本人表示衷心的敬意,也愿意以自 己微薄的实际行动对您做出实际支持。同时,借此机会对您文中提到的关于我的 论文及学术之事做出如下解释。   刚刚敬阅您在<新语丝>上关于我本人的文章。对于您在维护中国学术风气和 学术打假上的努力和勇气,本人表示衷心的敬意,也愿意以自己微薄的实际行动 对您做出实际支持。同时,借此机会对您文中提到的关于我的论文及学术之事做 出如下解释。   1. 我们的研究工作于一九九二年底发表在《Nature》杂志上(1992, 360: 745-749)。经过一年多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了问题,在《Nature》杂志于一九 九四年 (1994, 368: 664)以 “更正(correction)”的形式,而非“撤回 (retraction)”的形式,发表了我们的更正:将论文的核心结论,即“单个骨 髓细胞既能形成间充质干细胞、又能生成造血细胞”部分撤回, 而保留“单个骨 髓干细胞分别生成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部分。   2. PubMed将其归为“撤回”类应该是以核心结论撤回为依据,而《Nature》 杂志的发表形式是“更正(correction)”、而非“撤回(retraction)”,我 们认为我们应以论文刊发杂志为准,而保留的有效部分是可以重复的,且有效保 留部分被相关作者引述至论文发表十年之后。据我们检索, 该文至今有可列出出 处的SCI引用为199篇,其中约四分之三(150篇)为我们校正之后引用至2005年; 这150篇引文中,我们已查出95篇全文,其中65篇(占68.4%)为正确引用有效部 分,18篇(占18.9%)为引用更正结论,引用错误部分和引用错误与正确部分占 12.6%(12篇)。   3.我在简历(中英文)中是同时列出了我的原文(1992年)和更正文 (1994年),以便不掩饰历史,又告知其更正处,据我所知,这是一个必须的程 序。国际、国内的同行专家学者多知道我们的论文被更正一事,举例:在上述已 查出的95篇SCI引用全文中,我们所在领域最权威的杂志《Blood》(影响因子: 9.78 )占29篇,影响因子高于《Blood》的杂志占9篇,二者合计为38篇。正确 引用占78.9%(30篇),更正引用:7.9%(3篇),引用错误部分:7.9%(3篇), 正确与错误均引用:5.3%(2篇),因此我既没有而且国内同行也不可能让我以 撤回部分拿到和承担课题。以上情况我在回国时已向我所工作的医院和医学院相 关领导书面报告过。故在自己的学术工作中仍然将其正确有效部分引述,而且从 未将其撤回部分在自己的学术活动和课题申请中加以引述。   4.我认为我们在干细胞领域的学术工作是在十几年前在造血干细胞领域的 原创研究,获得了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生物标志,并以此建立 了人造血干细胞分离、富集和纯化的有效方法,使之成为人造血干细胞研究与应 用的主要方法沿用至今(其核心部分发表在1991年的《Blood》,1992年的 《Nature》有效保留部分,和1994年的《Blood》杂志上,这三篇文章的SCI引用 次数近1000次,广泛的在多种专业书籍中引述)。总SCI引用超过1700次。用此 方法,人们首次鉴别分离出人白血病干细胞(Nature,Lapidot,1994),并继 而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全新理论(Nature,2001,414:105)。   5.以此为工作基础,我在国内拿到的课题则是基于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底在造血干细胞非对称分裂或自我更新上做出的原创科研工作(因为国内强调近 五年的工作)。我们关于“人造血干细胞不对称性分裂或自我更新的动态过程及 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获得美国骨髓与血液移植协会最佳青年论文奖和国际血液治 疗与移植工程协会的年度论文奖(摘要),并在前者大会上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同 台发言,后一奖项是以骨髓移植的创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E.Donnall Thomas名 字命名;论文则发表在1999年的《Blood》和《Stem Cell》上。   6.您放在网上关于我的介绍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确实有不妥之处,谁如此 说写、出处何处,我均不知道, 待我们进一步确认后,我会尽快促成有关部门改 正。   再次感谢!   黄士昂   2006年5月19日 (XYS200605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