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科技部梅永红司长“网络大字报”的语言学分析   金立鑫   http://blog.sina.com.cn/u/1259362182   先看下面一段新闻: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吴晶晶、崔清新)针对在网络上出现的对科 研不端行为进行“民间打假”的现象,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 9日表示,科技部赞成正常的学术讨论和争鸣,欢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但 他同时表示,不赞成用“网络大字报”的形式对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真假的裁定。 (附注1)   语言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预设”,英文写作presupposition,指的是说话 双方预先设定的一些基本知识,会话双方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些基础上进行的。非 专业的比较朴素的理解类似于前提,但跟前提又不太一样。预设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可以通过否定测试,即,你可以对命题进行否定,但是你无法否定掉命题中的 预设。例如:“梅永红司长的表态可以商榷”这一命题中有一个预设:“梅永红 司长表态了”,如果对前面的命题进行否定,得到“梅永红司长的表态不可以商 榷”。无论这两个正反命题是否为真,其预设“梅永红司长表态了”都没有被否 定掉,依旧存在。这是交际双方都必须认定的一个基本事实,否则交际无法进行。   好了,我们现在对梅司长的一句话进行简单的语言学分析。“不赞成用‘网 络大字报’的形式对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真假的裁定”。这句话的语设是:存在 用‘网络大字报’的形式对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真假裁定的行为。只不过梅司 长不赞成用这种形式进行学术真假的裁定。这是梅司长关于网络大字报这句话的 基本含义。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预设是真的吗?请注意,在语言学中, 如果一句话的预设是假的,则这句话是一个伪命题。而故意设立一个伪命题通常 是有着一种不便明说的用心的。例如,在著名的“样板戏”《红灯记》中日本宪 兵队长鸠山与李铁梅的一个对白,鸠山问李铁梅,“密电码在哪儿?”而当时的 情况时,密电码是绝密文件,李铁梅他们一家身份尚未暴露,应该对密电码毫无 所知才对,但是鸠山怀疑他们是共产党员,并且藏匿了密电码。因此鸠山使用这 个言语策略试图确定他们的身份,并确定密电码的存在与否。鸠山这句话的预设 就是“存在一个密电码”。面对这个问题,李铁梅无论回答“知道”还是回答 “不知道”,都等于确认了密电码的存在,都等于确认她知道有密电码这份文件, 同时也暴露了他们一家的身份。这就是鸠山的险恶用心。这部戏的这一处情节设 计得相当好,李铁梅回答:“奶奶他说什么?”而李奶奶则装糊涂“他说的是好 吃的刹其玛”。因为对一个隐藏虚假预设的问题,听话人是不可以直接作出“是” 或者“不是”的回答的,否则就要上对方的当。   根据这个例子,梅司长这句话中的预设存在吗?如果不存在,则这个表述就 是一个伪命题。那么梅司长为什么要设立这么一个伪命题呢?好像使人很难以理 解。假如梅司长这句话中的预设确实存在,那也很好,那么梅司长能不能举出一 个例子,说明那是属于“用‘网络大字报’的形式对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真假的 裁定”的,可以吗?可能不少网友跟我一样没有理解什么是“网络大字报对严肃 的学术问题进行真假的裁定”的行为,它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或许不太清楚。 我们希望梅司长的表述不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梅司长认为类似《混乱的科技部,荒谬的863》(注2)等一系列批评科 技部的文章冒犯了科技部,那么科技部作为由纳税人供养的国家行政部门,首先 应该检讨一下自己,这些批评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说的都是事实,那么想办法 改进就可以了,如果说的不是事实,出面澄清一下,解释一下,也是应该的。是 不是?   注1:见http://discovery.cctv.com/20061110/103002.shtml   注2:见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863.txt (XYS200611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