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看四川大学关于“丘小庆事件”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申明 bystander   自四川大学1月17日提出对“丘小庆事件”进行调查以来,3个月过去了,四 川大学终于在“魏于全事件”的记者招待会同时,顺便打包对“丘小庆事件”的 调查结果进行了公布并作了申明。本以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四川大学会本着科学的 精神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认真、深入地调查,可看了这个申明后,却觉得啼笑 皆非,难道诺大一个综合性院校,竟然“无人”矣?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份申明 吧:   1、“1.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约为70 kD,与论文中描述的蛋白质分子 量一致;”   评:即使是没有做过科研的人都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文字游戏,整句话并没 有告诉我们这个分子量约为70 kD蛋白质是什么?是否是公司质疑的目的蛋白 Ph-SA?调查小组为什么还是提“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三个月的实验究竟有 没有纯化该蛋白,本人不甚了解蛋白质方面的工作,但是以现今的技术手段以及 四川大学的实力,将这个主要蛋白质进一步纯化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且三个月 的时间绰绰有余,但是为什么不纯化?是不能纯化呢?还是如公司所说的纯化后 没有活性?   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将所纯化的蛋白质进行测序,尽 管目前尚不能对这个大分子蛋白做全长测序,但是我想对两端的几个氨基酸测序 应该是可行的吧!不是说丘的导弹头是金葡菌的信息素,只有几个肽吗,这样测 测序,应该可以证实这个导弹头确实在融合蛋白上面了,真相也就大白了嘛?又 何必劳大家玩这样的文字游戏。   此外,在细菌天然生成的蛋白质中是否也有70KD大小分子量的蛋白质,调查 组有没有做过相应的实验。注意,做这样的对照时,应该也用同样的方法,同样 的流程,将同样多的细菌破碎后提取蛋白质,而不是只采用几毫升的细菌破碎后 的蛋白,否则菌量的悬殊一定会出现对照组无相应蛋白条带的电泳结果。   2.“2.上述样品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在残留硫酸链霉素浓度低于MIC时,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标 准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3.如果样品中残留硫酸链霉素浓度高于MIC时,样品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同浓度的硫酸链霉素标品对照组。”   评: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很明白,这两点实事上证明公司的指控成立,样 品中确实残留链霉素,而且不同批次样品的链霉素残留量不同,在调查组收到的 样品中,有残留量仍然大于“MIC”的。请问,现今纯化蛋白质,分离DNA的方法 多了,为什么还一定要用链霉素沉淀的方法?如果说丘小庆教授不知道如何用更 先进的分离纯化方法,难道调查组中“从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 究领域的”专家们也都不知道?既然要帮忙证明清白,为什么不好人做到底呢? 难道不用链霉素沉淀就没有杀菌活性了吗?   作微生物的人都知道,MIC是一个范围,针对不同的菌种,同一菌种的不同 菌株,MIC都不尽相同,因此申明中提到的“残留硫酸链霉素浓度低于/高于MIC 时”中的MIC究竟指的是指每一种所试菌株的MIC呢?还是仅仅参考了说明书上提 示的数据呢?仅用一个固定的数据作为参考,是没有科学性的。   “在残留硫酸链霉素浓度低于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生长具 有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请问,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分别是标准敏感 株?还是标准耐药株?如果前者用敏感株,后两者用耐药株?那岂不成了“田纪 赛马”?   3.丘《自然 生物技术》文中提到,Ph-SA是一个杀菌(bacteriocidal)剂, 为什么在整个申明中没有提及,也没有做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要知道杀菌和抑菌是有很大差别的!   鉴于本人今天在网上看到新泰克公司登出的“西藏药业公司对丘小庆论文真 伪的药学验证报告”,感觉西藏药业作了较为全面的工作,至少不像四川大学这 个做为“权宜之计”的申明那样让人啼笑皆非。期待四川大学能做出更为科学、 更为严谨的申明,以维护四川大学百年老校的青誉。 (XYS200604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