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中美对青年人才提拔上的显著不同:拔苗助长v.s.公开透明   ——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破格提拔博士生当研究员   作者:冰后期   最近看到有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则大新闻,26岁博士生孙飞仅 仅凭着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就直接连破三格,跨过了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直接被聘为研究员。创下了中国科学院的历史记录。   这完全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在学术界用人制度的人为随意性! 没有合理聘用制 度,以及客观公正的科学标准. 后患无穷啊!   现在就举一个发生美国大学的例子,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其中的不同:   大家也许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2005年古生物学的两大发现: 1) 恐龙骨头 中软组织的发现;2)由恐龙化石得出的性别鉴别.   这两大发现都是有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及大气科学系玛丽.史怀 哲博士(Dr. Mary H. Schweitzer)先后在2005年SCIENCE上发表的, 见 http://www.meas.ncsu.edu/faculty/schweitzer/schweitzer.htm   Schweitzer MH, Wittmeyer JL, Horner JR. 2005. Gender-specific reproductive tissue in ratites and Tyrannosaurus rex. Science 308:1456-1460.   Schweitzer MH, Wittmeyer JL, Horner JR, Toporski JB. 2005. Soft Tissue Vessels and Cellular Preservation in Tyrannosaurus rex. Science 307: 1952-1955.   当时全球的各大媒体都有许多报道, 她也多次应邀到首都华盛顿去会见国会 及参议员等各级官员, 在学校也很风光.   但现在史怀哲博士仍然是系里的终身制前的助理教授 (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虽然她已经在此职位三年, 据说当时系主任想提前破格 提升她为副教授,(注: 一般升tenured副教授需要5年时间), 但据他们系的同事 透露, 此提议在系主任主持的的教授会议讨论时候竟然没有通过, 大家还是希望 她能再努力几年, 出更多由影响的成果,拿到更多课题,以及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出来再说.   想想看, 如果此事放在中国, 系主任或所长,校长开口, 众教授们能不同意吗, 再说您不同意行吗?   生物物理研究所26岁的孙博士生及其导师就是例子:   人民日报:中科院推进知识创新,奏响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 2月9日 第十四版 作者:郑千里   体制破常规,青年挑大梁   我们看到了一幅“全家福”照片。“一家之长”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 子和院士,周围是他的弟子,个个年轻,笑得灿烂。这幅照片是他们为庆祝自己 的论文第二天将在国际著名的《细胞》杂志发表而特意拍的。   2005 年7月1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以15页的篇幅刊登了饶子和团队的一 项最新研究成果,这是25年来我国本土科学家的原创成果首次在生命科学领域国 际顶尖杂志亮相。饶子和领导的8位中国青年科研工作者历时3年多,率先在世界 上解析线粒体上一个和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的三维精细结构。   在这篇名为《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II的晶体结构》的论文署名中,孙 飞是第一作者,饶子和是通讯作者。按照国际论文署名的惯例,人们把第一作者 称作“先锋”,通讯作者称作“主帅”。在“全家福”中,孙飞蹲在前排最左边, 看上去像个在读的大学生。   在生物物理所,像孙飞这样“小”有成就的博士生大有人在。26岁的博士生 杨海涛,也作为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和《PLoSBiology》上发表了 两篇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结构》和《设计抗冠状病 毒主蛋白酶的广谱抑制剂》。   “他们年纪轻轻,现在都挑起科研的大梁了。”饶子和满心喜悦地对记者说。   如今,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年轻学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已不是新鲜事。 华南植物园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就是博士研究生王英强;动物研究 所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李文东是第一作者;上海生命科学院的蒋 辉、管吉松等研究生也先后在《细胞》上发表了论文。   在中科院计算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科研的主力。所里科研人员平均年龄 只有32.5岁。通过“百人计划”从海外引进的9位青年杰出人才,都已成为学术 带头人和部门领导。荣获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胡伟武、孙凝晖, 也是30多岁的年轻人。   2001 年,中科院停止传统的职称评定,改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 岗、动态更新。这就为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26岁的孙飞博士刚 毕业,就通过生物物理所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被破格聘为研究员。梁栋材院士说: “像孙飞这种破格的情况要是在过去,完全不可能做到,他实际上是连破三格, 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直接被聘为研究员。”(莆田) (XYS200602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