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由《关于方舟子两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的答复》所想到 无心 在方先生的重拳之下,魏院士的下属们挤出了一个用来招架的“答复”。这 个答复用“欲盖弥彰”来评价我看一点都不过分。 首先,造假的那些内容并不是这三位臆造的,“文章资料来源是间接资料”。 那么,这本(或这些)资料的名称是什么,又是谁炮制的,就成了必须搞清楚的 问题。我非常赞成“土人”(XYS20060413)文中的观点, 不论这些假货倒卖过几 次,其始作俑者只能是魏院士夫妇二人,旁人的想象力再怎么丰富,也不可能说 得如此有鼻子有眼。可这三位却在要害处嘎然而止,留下的漏洞不可谓不大。其 次,造假的文章出笼前后,魏院士的作为很是耐人寻味。他一方面又是批评,又 是要求撤消文章、收回杂志,俨然一个诚实认真的正人君子,一方面在报社杂志 社并未撤消文章、收回杂志的情况下不了了之,如“井底之蛙”所言,连一个撤 消文章的启事都不要求报社杂志社刊登(这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看来魏院 士真是精明得紧。不去指明文章的虚假之处,只摆出“低调”的姿态,对造假文 章做做不让发表、不认可的样子,万一日后东窗事发,也怪不到他头上;真正撤 消文章,也没那个必要,读到这些文章的人还是多多益善嘛!其三,我很想知道, 当今世界上哪个地方“鉴于新闻报道和科学论文的区别”而允许新闻报道“不准 确内容不超过10%”。 即使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失实,当事人都要及时予以澄清, 而刻意捏造事实,那会要了新闻报道的命的。这三位吃宣传饭的人的职业道德就 这么点高?你们的“答复”我又能相信百分之多少呢?其四,为形势所迫,这三 位表示“我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很有些大无畏的气概。可是,你们不 必要承担“一切”,造假文章的授意者、审核者自有一份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 这“一切”,你们承担得了吗?之所以敢于并且愿意这样说,窃以为你们是在赌 这个坎魏院士能够过得去。以前,魏院士“批评”的板子就是高高举起并不落下, 以后,只要老魏还当他的院士和副校长,还能少得了你们的好? 那么,这个坎魏院士能够过得去吗?从学术上说,老魏在论文中造假是板上 钉钉的事。无心不懂生物学和医学,但略知做人的道理。想方设法阻止他人发表 质疑文章,对质疑者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不要求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不公开实 验过程和数据的原始资料,凡此种种,都在印证一个不言自明的推测。要证实这 个推测也不需费太大周折。然而,这就会让魏院士倒下去吗?不一定。关键在上 头。如果此时上头觉得需要一个典型来表明自己整治学术腐败的决心,而老魏又 太过分以致难以救药,那魏院士就危险了。 4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篇《七问 “论文迷局”》是个不祥之兆。反过来,如果眼下要以稳定为重,那老魏就不会 有大事。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人治社会的官场规则,同一个造假者,可能被给以 开除、降级等处理,也可能不作处理,还可能宣告清白无辜。现实就是这样滑稽。 魏院士,祈祷吧! “四川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对川大校领导在丘小庆、魏于全事件中的不作为 痛心疾首,很让无心感动。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学校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他 们比绝大多数人知道得都要早,但是他们不能随随便便就采取某种行动。他们先 要把上头的意思搞清楚,要是跟上头步调不一致那就不但做不成事还会害了自己。 如果上头对这些事件听之任之,那他们的首选当然是保。保护某个有学术不轨行 为的人以维护学校的声誉,只是手段,目的是保护他们自己。某人之所以能出名, 能戴上各种耀眼的光环,不就是拜领导们所赐吗?要是这些人转眼又因为造假而 被惩处,领导们不是在打自己的耳光吗?诚然,“严肃处理造假者并公之于众, 不但能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也维护了学校声誉”,但是,领导的声誉呢?要知 道,你选才不当,一个学校的台柱在你的手上垮了,你的政绩也完了,你的前途、 地位就渺茫了。在他们看来,这才真是愚蠢之举!在缺乏监督的环境里,谁都是 靠不住的,所以,他们的选择是很自然的,责任不全在他们。要改变这些是不容 易的,因此,我们要和方先生一起努力。 (XYS200604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