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请看“中国魏”是如何诞生的   佐剂   方舟子二次点评《神州学人》上那篇《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 并牵出香港《文汇报》早于《神州学人》在2004年1月5日也登出过类似报道。魏 于全和他的秘书先后三次发信给方舟子,说明这些报道是不实的,并展示了魏于 全要求删除不实报道的原信件。方舟子建议“魏院士还曾经给哪些报刊写过类似 的信件,最好也提前公布,免得被人发现一篇,就答复说都曾经去函要求从网站 上删除,太被动了。”方舟子的话音刚落,余音还在绕梁,网友“土人”就通过 中国期刊网查到了四篇有关魏于全个人的宣传报道文章。除《神州学人》那篇外, 另外三篇中,孙恕的那篇牛皮吹得少些,其余二篇中的不少不实之词与《神州学 人》那篇相同,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作者曹淑玉。网友“土人”注意到其中二篇发 表于1998年,是在魏于全评上中科院院士之前。网友“土人”写了《请魏于全及 相关作者继续解释《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的其他版本》的文章 发在新语丝,但这次没有见到魏于全及时出面澄清,也没有见到曹淑玉及时出面 澄清。   我也采用与“土人”相同的关键词“死亡密码”,在中国期刊网内进行了一 番搜索,第一次搜索的结果和“土人”搜索的结果相同,也得到四篇报道文章。 第二次在中国期刊网内通过另一途径搜索,却得到五篇文章,除上述四篇外,还 得到一篇发表在《人才开发》杂志上的《中国魏——记立志攻克癌症的青年医学 博士魏于全》,此文是1998年11月发表,作者是林平兰,不是上述四篇的作者。 这第五篇配发的照片和前面四篇上配发的照片都不同(实际上,这五篇中的照片 都各不相同)。第五篇文章分为二个部分,标题分别为:“中国魏”不能走和展 翅飞翔。在第一部分中,描述了“中国魏”是如何诞生的,相当“精彩”,也是 这五篇中对魏于全在日本的情况介绍得最为详细,牛皮也是吹得最大,如:“中 国魏”的研究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其它方面也是吹得有板有眼,这里就不一一列 举,但此报导中同样有   =============================   魏于全在日本留学5 年,先后在英国、日本、美国发表的论文多达42篇,这 大大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国际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他的 每一篇著述,极为关注。   …………   魏于全在留学期间,还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博士毕 业生等高级人才。同时,经魏于全检查和治疗的日本癌症患者有300多例,排队 登记的患者达2万余人。   =============================   等不实之词,而且这些不实之词在其它三篇中也都出现过。第一部分的其余 不少内容,在我看来也是虚的和不可靠的。值得注意的是,对魏于全在日本留学 的许多细节的描述,如果记者不是采访过魏本人,是很难写出来的。要么有另一 种可能性,就像魏于全对人民日报记者所说,这些材料“是抄来的”。如果是抄 来的,那么必定有一篇更早更原始的报道文章,但这更早更原始报道文章的记者, 如不采访魏本人,我相信,对于许多细节,同样是难于写出来的。我非常同意方 舟子的观点:“为什么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日本的报刊,都会出现内容相似的不 实之词,而且一些细节一模一样?是这些报道者相互抄袭,还是因为有人给他们 提供了相似的素材?根据我的经验,对这种宣传文章,报道者一般是根据宣传对 象提供的材料加工而成,也许细节上会有所夸大,但是不会自己去捏造。特别是 像论文数量、学术成就这种比较专业的问题,报道者更没有能力去虚构。”   2003年,魏于全暂时搞定了司教授的质疑,顺利地评上院士,对于2004年出 现的不实报道,及时反应,忙着去信进行说明,要求删除,不想再惹麻烦。而对 于1998年出现的同样不实报道,却没有见到魏于全有所作为,及时出面澄清, 或展示要求删除的证据,这很耐人寻味令人深思。98年毕竟没有司教授的质疑, 自己也不是院士。或许在魏于全的眼中,98年对他的报道,是一种提前对他的造 势,以后可能派上大用场。   最后顺便说明一下,在新语丝所有的镜像站点,我3月29日《张学光的学术 水平很平庸低下》的文中,有几处需纠正:“26?32”两数字中间的问号应为一 短横;“LT-R”字母T后面少了希腊字母beta;“HVEM/DcR3/LT?R?LIGHT”第一 个问号应该是希腊字母beta,第二个问号应该是一短横。上述需纠正的地方,可 能是原稿在新语丝发表时,格式转换所导致。   注:此短文三天前写成,原打算修改后寄给方舟子,但因为工作繁忙,杂事 较多,未及时修改。昨晚上新语丝看了看,魏于全事件出现了新的变化,四川大 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魏于全也进行了说明。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司教授给中 科院的信,主要是质疑魏于全论文造假,学术观点之争是次要的,而四川大学想 掩盖这种质疑,把它完全引导为学术观点之争。魏于全则把事件的起因说成是因 个人恩怨而引发,但他所谓个人恩怨也只是建立在他的揣测基础上的,给人感觉 他是有些不择手段了。   附:《中国魏——记立志攻克癌症的青年医学博士魏于全》   作者:林平兰   “中国魏”不能走   “中国魏”是魏于全在日本留学期间,因攻克癌症的科研成果引起国际上同 行瞩目,被他们称道“内田那里有个中国人干得非常出色”。内田教授,是日本 “放射线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他甚至亦以有魏于全这个人在身边工作为骄傲, 因此就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魏”。   当魏于全在日本攻读5年博士研究生,于1996年学成回国时,曾在日本医学 界和许多癌症病人中,掀起一阵挽留“中国魏”不能走的呼声。这得从魏于全在 日本攻研癌症科学的故事说起。   魏于全在到日本留学前。是四川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病理科医生。是两 年前在本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当时,他在攻克癌症的研究中。已取得显著成果, 即已走完了”破译死亡密码”的第一步。要继续前进,就需要有先进设备。正在 这时,他以高深造诣,被国家选拔作为世川奖学金留学生派赴日本。   1991年4月,魏于全进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放射线生物研究中心”,继续 国际课题“癌症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的研究。   魏于全初去日本时,日本同行,特别是资深的内田教授,对他能否继续这项 国际重大医学尖端课题的研究,抱怀疑态度,因此,每次做实验时.他总要先问: “会不会做?”而魏于全又总是冷静地回答:“会做。”果然,这个中国青年确 实都能完成任务。有一次,做从肿瘤细胞分离单个新鲜癌细胞的实验。日本研究 人员分离了3次,都未成功,眼看病人标本不能再取,实验陷入困境。这时,内 田把眼睛转向总是答应“会做”的魏于全,指着三楼实验室说:“你现在上去做 给我看。”魏于全一声不响地去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工作,等候看他的成败。 整整8小时过去了,魏于全把分离的癌细胞捧到内田眼前。内田兴奋地拍拍这位 中国青年的肩膀,并且向他深深鞠躬。不知什么时候起,大家就尊称他为“中国 魏”。不到一年,内田用商量语气对“中国魏”说:您是否有时间帮我代培前来 实习的专家学者?”魏于全虽然知道,来此实习的一般不是等闲之辈。但又是毫 不犹豫地答应了。   日本世川奖学金只提供一年,一年期满,魏于全要由进修生转读博士学位研 究生,以便利用日本的设备,继续研究,还须再申请奖学金。内田乐意的主动帮 忙,他在给魏于全申请奖学金的推荐信上写道:“中国魏所在领域,给人刺激。” 魏于全此后在日本4年的科研成就.也正如内田所预料,确实咄咄逼人。   然而,有谁知道魏于全在其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他像背着一个小马达的人, 每天早上6点到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家。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异国风光, 节日良辰.他全未“享受”过。连以勤奋著称世界的日本人,也不能不称羡“中 国魏”说:“你的工作量是我们四五个人的总和。”   魏于全在日本留学5年,先后在英国、日本、美国发表的论文多达42篇,这 大大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国际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他的 每一篇著述,极为关注。日本《医学论坛报》、《经济新闻报》报道了魏于全的 研究成果,《中国医学论坛报》也报道了。日本中央电视台NHK跟随魏于全拍摄5 个月,制成须放映l小时的电视专题片《向癌症挑战》,于1995年3月3日播映, 后经观众要求。4月又重播。   魏于全在留学期间,还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博士毕 业生等高级人才。同时,经魏于全检查和治疗的日本癌症患者有300多例,排队 登记的患者达2万余人。内田承认:“魏是最优秀的。”   当魏于全读完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时候,有人猜测,他已享有声誉,妻子 和女儿也都在日本.留下是无疑的了。许多癌症科研工作者和癌症病人,也纷纷 挽留“中国魏”。首先是内田教授,他诚恳地邀请魏于全继续同他合作,他深知 “中国魏”的研究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当魏于全不肯留下时,内田只好说:“你 不肯做我的职员,要回中国,好,将来说不定我到你的中心去打工。”魏于全笑 着说:“不管谁先干出来,都是对人类的大贡献。”还有一位吉田生物研究所所 长深知“中国魏”研究成功“肿瘤免疫治疗”后的经济价值,当他再三挽留无结 果时,竟提出要随“中国魏”到中国,并已买下1,000万日元的设备,想以此拥 有“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些股份。魏于全也婉言拒绝了,因为他自信会得到祖国 的支持。令魏于全放心不下和依依不舍的是那成千上万,尚等待治愈的日本癌症 患者,许多人要求“中国魏”继续留在日本,魏于全诚挚地告诉他们:“不行, 中国还有许多病人在等着我。”一些患者见挽留不住他,便要求他留下中国的通 讯地址,希望还有机会求助于他。   即使在1996年3月25日毕业典礼上,仍有人恳请魏于全作最后的留日考察, 但是,“中国魏”说:“我已经订了3月30的飞机票。”   1996年3月30日,魏于全就携着妻子赵霞和女儿魏霞慰,离开日本飞回中国。   临行前,他们舍弃了衣物和生活用品,为的是不让行李超重,保证将20多万 日元的设备、数万美元的试剂、75公斤重的贵重资料,带回祖国。为了带回他数 年心血研究,获得的细胞株,他和妻子设计特制了一块布,将30多根细胞株试管 放在布上,贴身带着,像慈母爱护婴儿一样。   展翅飞翔   癌,20世纪的杀手!   魏于全在国内研究5年,在国外研究5年,用整整l0年的日日夜夜,刻苦研究 所得到的成果,已取得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下一步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 生产力,尽快造福于人类。抱着这个目的,他像儿子首先想到母亲一样,早在临 毕业前的1996年1月8 日,就怀揣成果提前飞回祖国,向亲人表达志愿。在中国 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他接受9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评审,发表题为《人 体瘤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的有关研究》的学术讲演,经过40分钟现场答辩及场下 交谈,9人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魏于全“知识全面,基础联系临床密切,工作深 入广泛,治癌前景可观。”并全票通过魏于全作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6年1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董院长,当面承诺给魏于全 一个独立的实验室,拨若干经费,让他从事基础研究。妻子的工作,女儿读书的 学校,和住房等均可立即妥善安排。医院人事处长也说:“你将成为肿瘤医院历 史上,第一个拥有独立实验室的留学归国人员。”   当天下午,《中华肿瘤杂志》主编张会友教授,亦盛情邀请魏于全到他的实 验室去工作,并详谈了“九五”攻关项目。   魏于全对前辈们的关怀和支持,深为感动,留在儿时起就一直向往的首都北 京搞科研,对他确实极具魅力。但是,他迫切需要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 同时拥有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坦诚地回复 他们说:“我还是回成都,因为我更需要临床。”   1996年1月11日,魏于全在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上,一直在想:“成果在手, 不进则退,我必须全力争取母校能完全支持。”不到两小时20分钟,银燕穿过厚 厚的云层,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在机场出口处,魏于全几乎被一个场面惊呆了: 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科主任,齐候在大厅,热忱欢迎学 子归来,长辈们争着为他提行李,问寒问暖.使性格内向的魏于全,激动得不知 说什么好,只有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心里想道:“我一定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 任。”学校已为他订好一家高级宾馆住,但是他宁愿住在自己过去的指导教师杭 振镳家,师徒俩促膝谈心竞通宵达旦。   魏于全这次回来,得到原工作单位的大力支持。院长向他表示:“我在任一 天,就是你克癌攻关的坚实后盾。”并告诉他,医院将拨款500万元,由他全权 负责建立“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给实验室12间,病床25张,聘他为教授, 并分配三室一厅住房。   魏于全得到本院的承诺以后,赶快返回日本,等待参加毕业典礼。   原来,魏于全在日本5年,始终与杭振镳老师通信,互通国内外专业信息。 早在1994年,魏于全在写给老师的信中,就表达了学成归国继续苦攻癌症堡垒的 愿望,请老师帮助他联系一个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的单位,并初步谈了自己 的设想计划。杭教授立即回信说:”见你如此出息,很高兴,我年纪已大,你回 国后,愿为你做些义务工作,你的情况,我已转告校方,他们会跟你联系。”接 着,魏于全陆续收到原单位院长、书记的信,表示欢迎他回去。   1995年11月20日,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推选魏于全为归国留学人员代 表,受到正在访问日本的江泽民主席接见。15名被接见留学生中,他是唯一的一 个已定学成归国的。江主席握着他的手,问他的原籍和专业。随后,江泽民用20 分钟时面对留学生谈祖国需要人才,欢迎赤子学成回国投入祖国建设。使魏于全 受到很大鼓舞。   1996年2月,魏于全的原单位华西医学院,又为他申报了“国家杰出青年科 学基金”,且是全院唯一的人选。   1996年3月20日,魏于全接到母校把当妇产科医生的妻子赵霞评为副教授的 决定,和住房装修竣工的消息。魏于全手握电话,激动得说不出话。随后摸着年 仅7岁的女儿的头说:“回家后.好好学中文。”   1996年3月30日,魏于全终于携妻带女重返母校。他没有走亲访友,也没有 逛5年来变化很大的成都市容,便马不停蹄地投入筹建“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的工作,他仍然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从图纸设计到施工,从购买设备到安装 设备,无不亲自动手。加上领导大力支持和助手们的共同努力,在很短时间内, 就建起了目前国际一流设备的、国内唯一利用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性,进行癌症治 疗研究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和“癌症免疫治疗中心”。1997年10月,又 建立了“生物治疗癌症病房”,由开初只设25张病床,现已增至90张病床,治疗 100多位病人,其中有10个日本人,并有加拿大等外国病人。   魏于全主持的各项科研工作,也迅速展开,计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药物 研究、肿瘤疫苗研究、人体抗肿瘤免疫机理研究、靶向基因治疗研究、阻断血管 生成的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以及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等。魏于全说:我们要力争 在肿瘤生物治疗有所突破,走在国际的前面,然后在下世纪初,完成人体免疫治 癌如盘尼西林根治细菌感染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   魏于全又考虑到,癌症的基因治疗,在2l世纪的医疗实践中,将占有重要地 位。为了使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时掌握基因治疗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临床 应用,他和妻子赵霞等人,自编教材,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率先为研究生设两门新 课,一门是《基因治疗的基础及临床》,另一门是《流式细胞术在基础及临床医 学上的应用》。由他主编的这两种专著即将问世。   他现在已被批准为带博士研究生导师,又是课题负责人,已获得多项科研基 金,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高技术探索和专项基金)、 卫生部优秀青年基金、省卫生厅基金、国家教委基金、CMB基金、学校基金等共9 项,计140多万元人民币。1996年他荣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 获1996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第五届成都市优秀青年称号。并担 任了《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中国新消化道》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肿瘤 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四川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筹备人等职务。他回国后,先 后在北京肿瘤分子生物学大会、上海肿瘤分子生物学大会、第五届全国肿瘤生物 治疗大会上,作特邀报告,受到普遍赞扬。后又当选为成都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然而,不管身上有多少光环,魏于全仍朴实地。以锲而不舍的精神, 和同志们团结协作,奋力攻克癌症堡垒。   (责任编辑 刘经纬) (XYS200604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