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人民日报记者:迷局里寻找事实真相   “我觉得科技新闻报道,实际上跟苦行僧有近似之处。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更应追求事情的真相和精神的满足。 ” ——杨健        “我想这几年新闻报道工作,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它给我的不仅仅是阅历, 而是渗透到我灵魂深处的体验和认识,让我终生受用。 ” ——赵亚辉      “如果把新闻比作一双手的话,媒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批评新闻是左手, 那表扬新闻就是右手。一个人光用右手不行,左手也得经常用。” ——武卫政     11月27日(周一)13:30,《人民日报》教科文版记者 杨 健 武卫政 赵 亚辉 做客“传媒沙龙”与网友以“好新闻是怎样写成的——‘论文迷局’的背 后”为题进行了交流。      杨健:人民日报主任记者,科技采编组组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和中文系科技新闻专业,双学士。长期负责科技领域 的报道,两度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武卫政:曾在人民日报驻山东记者站、河北记者站当记者。在人民日报记者 部做过多年编辑。2003年调到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从事了2年半科技报道,现任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环境生态组组长。     赵亚辉: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记 者。著有《亲历世纪大灾难》等著作,报道和作品多次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反映 出中国记者的职业精神和时代风貌。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科技好新闻一 等奖、中直五一劳动奖章等。    论文迷局的背后   [杨健]:向人民网网友问好。我是第一次到人民网传媒频道访谈室,主要是 来向大家学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我尽量回答。   [赵亚辉]: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印象里这应该是我第四次到人 民网做访谈。每次回去都会有很多的收获,这次肯定也不例外。请大家多指教。   [武卫政]:各位网友大家好,大家对传媒沙龙组织的讨论感兴趣,我们都非 常高兴。今天话题是“七问论文迷局”为什么能够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一 等奖?我作为参与这一重要报道的一员,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也愿意跟大 家讨论。   [网友]:各位老师好:我平时很少看人民日报,《七问论文迷局》让我改变 了对人民日报的印象,讲讲这篇文章出笼的来龙去脉吧。   [杨健 ]:谢谢。报道起因可以追溯到两年多前。2004年1月本报刊出记者任 建民、刘裕国的报道《魏于全:不负众望》,介绍了当年新当选院士魏于全的情 况。这篇报道是他俩根据在四川大学的采访记录和校方提供的材料采写的。但魏 于全在审稿之后发来传真,称此文“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请通知二位记者 撤销该稿件,以体现贵报社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办报宗旨,也同时是对我本 人的尊重和爱护。   这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从新闻角度考虑,我们应该顺藤摸瓜,将此事追 踪到底。但在当时,我们对质疑一名中科院院士,心里还是有很多疑虑的,于是 决定先按魏于全的意见将稿件做修改,但记者把他发来的传真和当时校方提供的 宣传材料全部完整保留了下来。   两年后的200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向中科院质疑魏于全论文的 真实性,并在网站上发表了致有关部门的公开信。我在部门业务会上汇报了这一 情况,建议可以联系过去掌握的线索,对此事进行调查。   此时,韩国黄禹锡事件的调查结果已经公布,汉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已 经媒体披露,国内舆论对科技界浮躁、造假现象谴责的声音很高。部门领导与科 技组成员反复协商,认为调查魏于全事件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在坚持严谨、真实、 公正的前提下,可以先行详细了解情况,视调查进展决定是否公开进行报道。   [网友]:请问各位嘉宾,论文迷局这篇报道是如何分工报道的?分几个步骤? 历时一个月是吗?   [杨健]:整个报道的策划和执行为时半个多月,先后开会不下10次。策划涉 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此事涉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考虑到《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无论调 查结果如何,只要有任何动作,一旦为外界所闻,都是非同小可的事件,所以一 定要严格保密,低调介入,注意保护当事人;   二,舆论监督报道水很深、难度很大,科技报道尤其如此。由于报道涉及内 容专业性极强,一定要多方学习、多方了解、多方求证,多向专家请教,不可出 半点差错;   三,由于论文研究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基金委对项目情 况比较了解,所以应该侧面征求基金委评审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由于魏 于全是中科院院士,调查应尽力争取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鉴于魏于全是四川 大学领导,对川大不宜正面采访,应采取迂回策略;   四,尽可能了解举报人的学术资质、人品口碑、真实举报动机,防止“自摆 乌龙”;   五,怀疑不能代替结论,证据是第一位的,应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抱着与 人为善的态度,尽可能详尽地采访双方当事人,给双方同等发言的机会;   六,区分清楚学术争论、学术造假和个人恩怨,根据不同性质为报道定调, 谨慎行事,不抢时间,不追求轰动效应;   七,多向同行求教舆论监督类报道的经验,请记者站同事协同调查;   定下这些原则后,武卫政、赵亚辉分别赴成都、西安,与记者站同事一起开 始了将近一周的深入采访。同时,向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中华肿瘤杂 志》、《自然》杂志等单位了解有关情况。四名记者约访了双方当事人和他们的 同事、同行,搜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绝大多数证据都有文 字材料。     [网友]:请问,论文这篇稿子能评上人民日报社的好新闻的原因是什么?人 民日报社评出好新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杨健]:我想这条新闻被评为好新闻,有两个原因。从读者来看,是因为它 在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通过《人民日报》触及了一宗“涉嫌学术 不端”的新闻事件,尝试了对学术界的舆论监督,而且涉及的人物学术地位比较 高。这样的话题,既是敏感的话题,也是读者特别关心的话题,所以反响非常强 烈。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看到了上周人民日报关于魏于全 事件的报道《七问“论文迷局”》,我觉得写得很好,很客观。我认为科学共同 体应该欢迎科学界以外的人士参与和监督,但是不能有恶意,不能夸张,更不能 歪曲。……在这一前提下,我非常赞成媒体的介入,这样有很大的好处,对于澄 清现在浮躁的风气很有好处。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宣部副部长龚育之说:今年,浮到公众关注的水面上 来的,还有一件案子,就是四川大学医学院魏于全院士被指控“学术作假”的案 子。这个指控如果成立,那就是一件不小的案子。这件案子现在还没有尘埃落地, 但有望水落石出。因为……已经有平面的正规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介入。 不管将来这一案的调查结论如何,我总是拭目以待,谨慎乐观,希望并相信会看 到自然科学界那一整套防范和处理不端行为的准则在中国逐步得到尊重和遵守。   海外学者方舟子说:《人民日报》这一罕见的做法,据我了解,在科学界赢 得了一片喝彩,也促使四川大学校方迅速作出反应。   其它在网上跟贴和给编辑部来电、来信的读者,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绝大 多数对这篇报道给予了积极和正面的评价。   这是从读者角度讲。从报社内部讲,将这篇报道评为好新闻,除了以上原因 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这一报道的技术操作给予肯定:选题重要,社会反 响强烈,记者采访深入细致,报道客观,行文严谨,言之有据。《人民日报》评 选好新闻的目的,就是鼓励符合这些要求的新闻稿件问世。   [网友]:请问记者,论文事情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呢?你们有没有继续关注?   [杨健]:到目前为止,论文事件暂时已经搁浅。我们一直在密切注视着事态 的进展。   [网友]:请问嘉宾,人民日报社一般如何对待批评类的稿件?   [赵亚辉]:对待舆论监督报道,我们非常慎重,特别要确保其真实性,要进 行详细的调查。要说明的是,舆论监督报道和批评类报道是有区别的,我们这篇 《七问“论文谜局”》是质疑报道,是舆论监督报道。   [网友]:杨老师,请问,您在采写《论文迷局》的时候,有没有参杂自己的 感性的东西在里面?您担心你的个人想法会引导舆论的走向么?   [杨健]:在报道中,完全滤除记者和编者的个人倾向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应 该全力做到的。正因如此,我们尽力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处理稿件,请看我们 为《论文迷局》一文配发的编者按:“应该坦诚,由于举报涉及的核心内容专业 性较强,新闻媒体很难也无权对是否‘论文造假’作出最终的评价我们将了解到 的内容和疑问予以公开,是希望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术 机构对这一时间的进一步独立调查、公正裁决和信息公开,还清白者以清白之身, 给违规者以应有惩戒。”您是否觉得这一定调达到了我们的初衷?   [网友]:邓小平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的方面 诱导。”请问,论文迷局,几位老师想如何“有头有尾”?   [杨健]:我想我们还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我的孩子今年刚进小学,我不希 望看到她在一个学术空气污浊的环境中成长。努力可以有不同的手段,不同的途 径,也许短时间不会再做类似的长篇报道,但也没准哪天再让您吓一跳:)   [武卫政]:你说得太好了,小平同志的这一名言正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但是 我们的后续报道取决于事情本身的进展,特别是对于典型性的报道,更是如此。 就论文迷局而言,我们不可能规定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定期来一次动态报道,如 果事情本身没有什么进展,那样报道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断言论文迷局一定 会有一个最终的结论,如果没有这种结论,什么媒体都没声没息了,关注这一事 情的读者自然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当然我们希望这件事最后有一个结果,也会就 这一结果做一次深入的报道。   科技新闻的写作    [网友]:请问各位老师:科技新闻的写作与其他时政 社会类的新闻写作有什 么区别?   [杨健]: 科技类的新闻报道首先是专业性强,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背景, 不管是不是理工科毕业,都需要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科技新闻的来源 也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就是你报道的科技成就需要得到科学共同体的共同认可, 不能随意地发布。   [武卫政]:就自己的体会说一下,科技新闻与时政社会类的新闻,本身来说 都是新闻,新闻的几个要素都应该具备,但我觉得科技新闻应该注意几点:一是 通俗,因为科技新闻不单是给科研人看,也给普通非专业人士看,所以在写作上, 要把报道事情说清楚、说明白,最好让中学生也能够看明白。二是准确。科技新 闻专业性强,科技的事来不得虚假,所以报道的时候一定要事实准确、数据准确、 提法准确,写完以后,最好给采访对象或者相关单位看看、把把关。这样不至于 闹出笑话,这恐怕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第三是还要力求生动,不要认为科技新闻 就是干巴巴地说事情、摆数据,科技新闻要让大家也爱看,就要在准确、通俗的 基础上,写得吸引人。但是吸引人不是瞎煽乎,不是瞎吹,动不动就讲什么首创、 第一、最最最……,这些词要慎用。   [网友]: 各位老师好:我觉得中国的科技新闻总体不甚发达,科普读物也比 较少,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杨健]: 的确,正如您所言,我国科技新闻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 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差距。到国外去跟科技新闻同行交流,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 这种差距。现今出版的很多优秀科普读物,也大多数是从国外翻译进口的。这让 我们这些从事科技新闻工作和科普工作的人,时刻感到如坐针毡。我们现在最大 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积累再积累。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国外同行们 的交流。同时,科技新闻的发达与否,同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科技人员素质、 科技评价体系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科技工作者没有传播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强烈 欲望,科技评价体系没有对科技工作者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作出有力度 的引导,科技新闻和科学普及同样也难以达到较高水平。   [网友]: 各位前辈好:科技新闻写作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深入 浅出,老少咸宜呢?   [赵亚辉]: 这位网友目光很敏锐,我也觉得科技新闻一个比较难的事儿,就 是怎么好看,怎么让读者喜欢看,有兴趣看,看完之后还觉得有意思、有收获。 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首先,记者要把所写的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如 果一知半解,就不可能写得生动。其次,记者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好的 技巧,否则也不能写出深入浅出、老少咸宜的文章。   [网友]: 老师好:科技新闻记者需要懂得很多科学知识吗?可是我是学文的 阿   [武卫政]: 我也是学文的。新闻记者当然需要懂得很多科学知识。但这个 “懂得”和科学工作者的“懂得”不一样,科学工作者的“懂得”是专业、是深 层次的,记者的“懂得”应该是了解相关知识、背景,是外围的。并且因为是新 闻,所以记者需要随时关注自己报道领域里的最新动态,根据平时的积累,判断 新闻价值的大小,做出相应的报道。学文的搞科技报道,当然有点先天不足,但 是只要自己努力,在工作中勤奋学习,多听多问,向专家、向本行的前辈请教, 也会慢慢上路,做好报道。   记者之路   [网友]:杨老师您好:您是走上科技新闻之路的?   [杨健]:我80年代末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当时正好有机会,学校中 文系招收科技新闻专业的双学士,我因为历来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同时,受到科 学史课程的影响,所以就尝试性的报名参加了考试,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安排在 教科文部科技组工作。从此和科技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   [网友]:杨老师,我看预告的照片是您与一位喇嘛的合影,能讲讲这张照片 的渊源吗 ?   [杨健]:这是我这个月参加大香格里拉综合考察过程中,在四川稻城县著杰 寺与寺里活佛的合影。我当时觉得这个外表朴素的活佛能有这样高深的修行,实 在是让我钦佩。所以,要求跟他合影留念。 我觉得科技新闻报道,实际上跟苦 行僧有近似之处。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更应追求事情的真相和精神的满足。   [网友]:赵老师您好:您去过很多艰苦的地区采访,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赵亚辉]:感触很多,每一次的感触都不尽相同,却都有相通之处。做人, 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你相信什么,怎么看待生命,怎么看待他人,怎么看 待自己,怎么看待地球。要说最大的感触,还一时难以定义。不过每次去艰苦的 地区采访,都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事先不知道你会感触什么。   [网友]:讲讲各位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采访吧,您认为这些年的新闻报道工 作对您自己有什么改变吗?   [杨健]:我印象最深得一次采访,曾经多次跟在本报实习的同学谈起过。大 约是1997年,我第一次采访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因为他是物理学的权威,又在 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主观地猜测,他一定在现代哲学方面有很多独 到的见解,所以,准备了不少所谓“后现代派”的问题。没想到,一见面,刚把 问题提出来,李先生就连连摇头说“NO”,他说“你问的问题我听不懂,你能不 能提一些更浅显的问题,因为真理是简洁的。”但我当时因为受到事先准备材料 的影响太深,一直没有从这个圈子里绕出来,总是不断想回到自己原来的话题, 结果李先生用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讲了非常精彩的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问题,我虽 然都记下来了,但脑子不在那儿,丧失了一次很好的与科学大家互动的机会。这 件事情让我多年来一直懊恼不已。在此后的新闻报道中,我汲取了这次采访的教 训。采访需要准备,但绝不能预设任何采访内容,把对方精彩的思想激发出来、 记录下来,才是记者应尽的责任。   [网友]:赵亚辉老师你好,请问哪次采访报道最令你难忘?   [赵亚辉]:不少次都很难忘,难忘的方面不同,感悟的东西也不同。对我个 人影响比较大的是2004年在西藏阿里地区最高峰纳姆那尼雪峰科考。当时我和队 伍失散了,一个人走了14个小时,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雪峰顶升起一轮明月, 指引我走出了绝境。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那轮明月。   [网友]:各位嘉宾 讲讲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采访吧,认为这些年的新闻报道 工作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赵亚辉]:我想这几年新闻报道工作,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它给我的不仅 仅是阅历,而是渗透到我灵魂深处的体验和认识,让我终生受用。   [网友]:赵老师您好:您去过珠峰、印度洋海啸灾区等很多地方,您怎样看 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赵亚辉]:现在在和谐社会,其实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 和谐,但这一点很难。人类在不停的向自然索取,如果再不努力保护自然,必然 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在印尼海啸最严重的亚齐省,有一个例子,海啸让沿岸约30 万人死亡,但是有一个小岛却基本毫发未伤,因为岛的四周有很好的植被和珊瑚 带,大大稀释了海啸的强大力量,保护了这个岛上的生命。   [网友]:武记者,您主要跑环境口吧?您的环境理念是什么?会在报道中有 所体现吗?   [武卫政]:你对我还挺了解的,非常荣幸。但我要纠正一下,我是刚刚跑到 环境口。还谈不上形成一个明确的理念,但是就目前中国的环境状况而言,我们 搞报道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改善环境状况、解决环境问题而鼓与呼。环境方面 的报道,可能会更多的涉及到批评与监督,在这方面我会努力。谢谢你对环境问 题的关注。   [网友]:请问武老师,您曾经在记者站工作过,又做个编辑,现在做科技报 道,这些经历对您有什么影响?   [武卫政]: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记者站工作报道领域非常宽泛, 党政军工青妇,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都可能要涉及到,这是做驻站记者的应 该珍惜的一点。这种工作方式能使记者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从面上熟悉各个领 域的情况,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但做驻站记者有一局限就是不容易抓住某一领 域长期或深入做下去,不容易做深。人民日报的驻站记者也有长期跑某一领域的, 堪称专家型的记者,但为数不多,因为这样要比别的驻站记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么做编辑有什么好处呢?新闻界有一句行话:编辑高于记者。这是对编辑提出 的要求。意思是编辑要胸怀全局,眼界更要宽广,编辑要经常给记者出题目、出 点子。当然对报纸来讲,编辑还要美化版面、精心制作标题,让报纸从形式更加 吸引读者。当一段时间编辑可能对版面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会有更切身的体会, 再去当记者的话,采访和写稿就会更有针对性。    舆论监督   [网友]:各位记者老师,请问在作一些批评性报道的时候,你们最希望达到 什么样的效果?有没有中途被迫停止的?   [杨健]: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当然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消除被批评的现象。 有中途停止的,但不一定都是“被迫”。   [网友]:一些研究生和老师花钱在学术期刊刊登论文的情况屡见不鲜,各位 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杨健]:这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关于学术期刊收取版权费的问题。但归根到 底,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期刊在网络上发布广告,声称缴费 多少多少就可以发表论文,都是因为我们对于教师和研究生发表论文有太多的硬 性规定,有的甚至是不顾实际情况的硬性规定。学术期刊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 我们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教师论文指标却在不断加码,这就造成了大家蜂拥而上, 花钱买版面的现象。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弊端,在设法提 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希望这种现象尽早在中国消失。   [武卫政]:这种现象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是道德 谴责,因为国家对违背学术道德、违反正常的学术秩序的行为,在法律上还没有 专门的规范。某些单位或者是学校,有一些内部的规定,也对一些犯规者做出过 处罚,群众非常欢迎。目前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监管和处罚还没有 到位。我们做《七问论文迷局》的目的也正是通过揭露这一现象,振聋发聩,引 起国家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注意,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营造维护学术道德的良 好环境。   [网友]:中国记者的无奈。那你们如何看待这么多搁浅的监督报道?进行不 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杨健]:进行不下去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我们自身采访能力的限制。当 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件事情的发 展总是渐进式的,甚至是存在反复的。我想对于这一点,您跟我一样,既会有无 奈,更需要耐心。   [武卫政]: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点儿。大家也听说过,中央人民电视台门口 的接待室总是有两拨人,一拨是反映问题的,一拨是说情的。反映问题的不少, 说情的可能更多。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一个人做了好事,会有很多人给他说好 话,有时候说得他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一个人做了不好的事,也会有很多人给 他说好话为他开脱。同时做不好的事,一般是为了获得通过正常手段得不到的利 益,那么这一利益有时候不是当事人自己独享,还有很多利益均沾者,当这件事 被人举报的时候,这些利益共同体就会一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种种关系来 疏通、说情。这种时候监督性报道往往要搁浅,有的就胎死腹中了,有的还有可 能起死回生。   [网友]:各位老师,选题对新闻的写作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你们是通 过哪些方式进行选题的呢?   [赵亚辉]:我选一个好题目,我认为重要的是四个字:“线索、敏感”。首 先你要能发现新闻的线索,贯通新闻来源的渠道。没有线索就没有选题的基础。 其次,一个记者要有好的新闻敏感,能够及时和正确的判断这个线索的新闻价值, 是否值得花大力气去采访、去挖掘。这也是记者的一个重要的素质。   [网友]:请问嘉宾,有的舆论监督报道发挥了作用,有的没发挥作用,还有 的不但没发挥作用,反而引来新闻纠纷或官司,给工作造成被动。那是为什么呢?   [武卫政]:看来你对舆论监督报道还是比较关注的。发挥了作用就不用说了, 没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没有引起职能部门的重视。因为媒体发表报道的目的就是 为了引起舆论的关注,引起产生问题的部门和地方的关注,媒体不能代替地方和 部门去解决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在发生问题的那个地方和部门。所谓解铃 还需系铃人。那么为什么没有引起重视呢?一是可能报道力度不够。二是媒体声 音太弱。三是干扰因素太多。至于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引来纠纷或官司,一 般情况下这不是媒体追求的目的,但是事情这么发生了也不要紧,那就用解决纠 纷或官司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会造成纠纷或官司,原因也有很多。我想从 报道本身来讲,可能存在事实或说法上的疏漏,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当 事人要维权,这种情况记者和媒体都应该反思,在以后的类似的报道中改进。那 么从另一个方面讲,可能也存在着当事人并不占理,反而强词夺理,甚至无理取 闹的情况。或者是当事人一方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权力,想借此扭转舆论导向, 这种情况媒体不能退缩,应该据理力争,通过正常的程序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交代。   [网友]:如何看待批评新闻与表扬新闻?更喜欢写那个?   [武卫政]:如果把新闻比作一双手的话,媒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批评新闻 是左手,那表扬新闻就是右手。一个人光用右手不行,左手也得经常用,不然就 废了。批评新闻与表扬新闻也可以看做是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俗话说“手心手 背都是肉,离了哪个都不行”。所以在批评新闻与表扬新闻两者之间不能硬性的 说更喜欢哪个。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杨健]:批评报道和表扬性的报道,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作为我个人来看, 我希望值得表扬的事件越来越多;需要批评的现象越来越少。   [网友]: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可能像司法机关侦查、取证那样周密、 全面,法律也没有授予记者强制调查的权利,加之新闻强调时效性的特点,要求 记者在短时间内做到细节完全准确也是不现实的。那几位记者在采写监督稿件的 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又是如何保证稿件的真实性的呢?   [杨健]:在采写监督类稿件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怎 样公平公正,既不误伤无辜,也不枉负正义,我们写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感觉笔 重千钧。在这一文章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对于感觉有任何拿不准的地方,都毫不 犹豫的进行了删节。同时,对初稿结构作了颠覆式的调整,采用七个疑问据作为 小标题,只提问题,不做结论。这样既可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可以带动同 行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报道。   [网友]:有很多人认为,记者要有责任感和平民意识。 作为国家大报的记者, 是不是更需要这些?   [杨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确如此。   [网友]:人民日报涉及面非常广,那么你们是如何平衡新闻的重要性呢?你 们眼中重要的新闻是什么呢?   [杨健]:读者最想了解的就是我们眼里最重要的。   [网友]:作为记者,特别是大报的记者,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避免掺杂 个人感情,努力做大公正可光,否则很容易受人以柄,比如南方周末记者和黄健 翔的争端?   [杨健]:《南方周末》记者和黄健翔都是我的同行,在不了解详情的情况下, 我不便对他们的争端作出评价。但是,我想,您提出的这些原则,都是非常正确 的,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   [网友]:各位老师好,请问如何进入人民日报实习呢?我很想去~   [杨健]:请你跟系里老师或学校联系,让他们帮您开具介绍信,并向人民日 报推荐。我想报社会认真考虑您的要求。   [杨健]:非常高兴有机会来与大家交流、沟通,如果各位还有什么问题,请 发邮件到rmrbkj@peopledaily.com.cn,希望大家成为经常会面的朋友。   [赵亚辉]: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跟大家探 讨更多的问题。谢谢,再见!   [武卫政]:感谢大家参与讨论。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的。 (XYS200611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