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学术腐败决不能手软   阙明坤   来源:大河网   近日,全国连续发生几起恶劣的学术腐败事件:先是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剽 窃日本研究者的论文,紧随其后的是广州体院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永刚涉嫌 抄袭,学术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扯下。抄袭和剽窃本就是一件学术道德沦丧、 人品败坏的羞事,然而,令人震惊和遗憾的是“东窗事发”后,这两名位高权重 的学术作假者竟然都没有一丝悔意,没有承认错误、向社会正式致歉。这实在令 人伤心,难以接受。笔者以为,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就决不会对此坐 视不管,对中国的学术腐败见怪不怪、听之任之。   作为一个坚决维护学术公平的普通科研人员,笔者与他们素昧平生,但此时 亦实在义愤填膺,忍无可忍,我不能昧着良心,任凭最伟大、最纯正、最严谨的 学术事业就这样一点点被糟蹋干净,被玷污。   一个是所著论文大部分抄自日本研究人员的论文,几乎是逐字地照抄;一个 是与学生共同署名的学术论文与别人六年前公开发表的论文80%雷同,这种有违 学术规范、科学伦理的可耻行经,居然发生在两位博导级的著名学者身上,这就 像一个伪君子处处满口仁义道德,招摇过市。正如陶行知所说:“道德是做人的 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这种卑劣行为实在为君子所不齿。   近年来,国内抄袭、造假、学术腐败屡屡发生,北大副教授黄宗英抄袭、原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履历作假、“汉芯”造假……接踵而至的学术腐败一次 次刷新我们的想象、一次次跌破我们的眼镜、也一次次伤透我们的心。   院士是全国的科技精英,院士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不仅科技界重视,而 且全社会甚为关注。院士也理应是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的模范,然而 现在拥有最高学术“光环”的院士,却治学不严,与剽窃挂上钩,变成“学术小 偷”,这不能不令我们震惊和困惑,在我们痛心之时,也不得不认真反思。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学者个人道德的问题,更是社会在 转型时期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当前,受社会浮躁、商业化风气的影响, 在学术界也掀起一股浮躁不安、崇尚名利的风气,并且普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 心态。当自律和他律都还不完备的时候,于是许多人禁不住诱惑,不惜铤而走险, 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篡改实验数据、侵占他人科研成果、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 行为也就孕育而生。如何应对学术腐败呢?   首先,从学术科研的主体上讲,应该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学术梯队的科学素 养、学术道德。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袭和剽窃几乎成 了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人员谋生立命的法宝。再看看西方,许多大学规定,任何 学生倘在某一科目的论文写作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行为,直接的处分就是该科的 学分为零。至于教师,则可能丢掉饭碗。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其次,从外部体制上讲,国家应加强关于学术腐败惩戒的法制、制度建设, 加大对学术腐败的惩戒力度,决不能手软,决不能搞所谓的“以和为贵”,金钱 私了。应该通过立法的程序对学术主体进行严格约束,以净化学术空气,规范学 术体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也要对当前高校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予以 修订。   总之,正如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所说的:学术腐败是国耻。 如果任由学术腐败泛滥,学术沦丧到院士、院长也剽窃,那么不仅会败坏学术之 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更会损害中国学术界的声誉,阻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真心希望不要在出现类似的惨剧,也希望学术科研人员能真 正高山景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抵制各种不端行为,带动科技界建设良好的 “学术生态”。 (XYS20061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