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邹承鲁:科学家声誉应建立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   2006-06-01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潘锋   早在1981年和1991年,鉴于当时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问题,邹承鲁院 士等曾两次在《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前身)上撰文,呼吁重视科学研究 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对我国科学界屡屡出现的各种问题, 邹承鲁院士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记得2003年,某“专家”通过媒体大肆宣传能在一年内克隆人体全部器官这 一“重大成果”,当记者就此事向邹承鲁院士提出采访要求时,邹承鲁院士立即 安排在了当天下午,之后又对记者的稿件进行了反复修改,记得最后传真给记者 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这篇采访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给了伪科学当头一击。   对待科研成果的评价与宣传,邹承鲁院士认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往往需要经过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作者的反复验证才能予以 肯定。它的重要性,特别是它对科学长远发展的全部意义,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的考验,经过国际同行在各自工作中的引用、验证和发展,才能给以实事求是的、 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在观察到某些现象之初,立即用召开记者招待会或类似方 式宣布对自己工作过高的、甚至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评价,是一种极不严肃的做 法。   邹承鲁院士说,科学家声誉的建立,应该是完全依靠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严 肃的科学书刊发表研究论文,阐述自己的论点与见解。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要 经过不同作者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取得国际科学界的公认。依靠领导批示,或 依靠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的宣传,也许可以取得一些短暂的、廉价的荣誉,但 科学是严肃的、无情的,用这种手段建立起来的所谓知名度,是经不起时间考验 的,是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家的科学声望的,最终只能被时间所淘汰。   近十余年来,我国出现过不少得到领导大力支持和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的成果, 但在科学界的同行中却不见得有很大声望,这些所谓“科学明星”现有不少已经 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了。邹承鲁院士提醒领导和新闻界应对此深思并有所警惕。 (XYS200606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