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院士水平的争论的评论   张志成   近日,有关中国院士水平的争论在新语丝上如火如荼。从对这个问题的争论 中,我们起码可以看到两个较深层次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也许超出了争论的本意, 但是却具有更大的意义。   一是这场争论本身表明了知识界对于现在的中国(华)知识团体的层级制度 表示出的否定态度或者是分裂的态度。   由于生存竞争的客观性,任何一个利益群体,包括学者群体在内,都会天然 地形成一个利益分配格局,这个格局其中核心的部分是层级制度。这个格局可能 是有严格成文制度规定的,也有可能是松散的。例如,对于学者来说,出于对真 理的追求及学术价值观,总是对有重大贡献的学者报以尊敬,甚至通过各种形式 表达自己对这样的人的爱戴。即便是社会其他群体对于特定并不予以尊重,这也 丝毫不影响群体内的秩序。也就是说,即便是在文革中,知识分子都成为老九的 时候,老九们仍然知道哪个是大老九,哪个是小老九。这种秩序就是非正式的秩 序。而院士制度则是正式的秩序。院士制度就是通过一种正式的规章,对于学者 的成就予以认可,并在物质、精神和文化上予以认同的知识团体的层级制度。一 般而言,由于院士制度关注的是知识分子本身的价值观、认同感是否能够通过该 制度得以充分实现,因此,院士的遴选必须通过知识分子认同的方式、按照共同 的评价方式,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地域性,因此,每 个人、每个团体都不免是“井底之蛙”。也就是说,即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遴选 出来的院士或者说精英,如果拿到国际上去,仍不免贻笑大方。但是,如果这个 精英确实是被一个较为固定的团体通过大家认同的方式选取的,那么,即便是其 “水平”(下文再论所谓水平)是相对不高的,仍然会为这个团体认可,具有道 德权威、知识权威和价值标杆的多重作用,而不会发生如今天发生的这样的争论。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所以发生这一争论的一些原因了。第一,由于 中国知识分子分布的变化,也就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欧洲等地区都 分布有中国(华)知识分子,导致了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分裂。而中国(华) 知识分子的独特性在于,这个团体并没有以地域分布和时空分布的不同而分裂, 却以独特的中华文化作为纽带,仍然对中国(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表示认同, 因此,在这样整体认同、局部分裂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第二、由于 海外知识分子及大陆知识分子的很大一部分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院士(精英) 的选举,因此,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来表达自己受过西方教育后经过了可能是 革命性的变革的价值观。这样,类似新语丝这样的汉语海外媒体就成了很好的平 台。第三,由于一个大群体中的两个有不同特点的群体的存在(大陆的、海外 的),导致价值观分裂,使这个群体对于水平的评价在整体一致的前提下,在很 大程度上事实上已经丧失了一致的判断标准。表现是关于SCI的争论,关于语言 的争论乃至关于贡献的争论。   由于不同的群体对于精英本身的认同不同,对精英的怀疑甚至否定就是必然 的了。尽管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要伤及颜面,但其实,这样的争论是有好处的。 其一,可以使海内外的华人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进一步融合,使中国知识分子通过 网络真正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接受,或者起码做到互相了解,进而使知识精英树 立共同的价值观,而且,这个价值观更具有世界性。其二,随着价值观的融合、 融合后的价值观必然反映到院士选任中去,会增强认同感,同时使院士制度逐渐 演变为有中国特色,同时又符合世界潮流的新制度,这可能会使中国知识分子在 民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当然,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大家其实可以不必仅仅围绕院士水平的高低来争论不休,应该把视野 放得更宽一些,对于适合中国的、符合世界标准的学术精英的正式制度进行讨论。   二是价值观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大家的争论从 微观到宏观,从国内到国外,范围很广,但深度不够。事实上,对于院士的评价 既反映了历史到现代的过渡,也反映了中国与西方的差别。如果深入思考,我们 还是可以把知识界对所谓“水平”这一核心价值观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逐步取 得共识的。   一般而言,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水平”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从传统文化 对知识分子的评价而言,一般一个人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才算是 有水平。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才高八斗,一方面要做道德楷模,同时还要勇担维 护道统/君统的责任,这样的知识分子才叫有“水平”。   对现代知识分子的评价则有不同观点。一般而言,对于现代知识分子的“水 平”的评价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总量,二是创新能力,三是努力程度。 底层的价值评判还包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其在学术上的表现——所谓学术道德。 从多次的争论中看,对于知识总量的评价一般集中在受到的教育如何上。例如, 是不是博士?是不是名牌大学的名牌博士(导师是名人)?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 则集中在论文上。对于论文又涉及:是不是SCI?多少篇?引用率多少?应该不 应该包括中文文献?引用率?一些人的评价还包括:是否有能力主持一个大项目? 对于努力程度的评价标准则不明显。对于老先生,应该是:一辈子写过多少书? 论文?主持过多少项目?对于年轻的,应该是:在博士毕业后几年内写过多少论 文/书/等等。对于学术道德(目前的讨论还不包括道德的全部)的讨论则是:是 否造假?是否有没有贡献的互相提携?是否粗制滥造等等。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国内的知识分子还在意:对国家的贡献是多少?最典型 的是案例涉及到对杨振宁和邓稼轩的评价。谁才应该算是(广义)中国知识界的 精英呢?邓稼轩呕心沥血,主持制造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为中国的安全打 造了核盾牌。杨振宁则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从目前对院士水平的评价标准看, 恐怕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杨更有资格充任院士,而邓相比之下,是不是会有点 逊色呢?而这样的评价标准,国内的知识分子恐怕难以认同。   另外,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当前,虽然参 与讨论的很多人是海外学者,但有一种道德完美主义的倾向。表现在:一是关心 人品,例如是否有风流韵事?是否心胸狭小?等等。二是关心一个知识分子是否 有社会责任感?例如,错误的是否该抗争?是否坚持自己的观点,等等。黄万里 案例可作为典型。尽管西方文化对DOCTOR EVIL也不认同,但是,从克林顿-莱文 斯基案件可以看出,好总统和好丈夫虽然有关系,但不是利害攸关的。在中国则 不同,即便是贡献再大,一旦在这两个问题上有毛病,恐怕很难受知识阶层的认 同。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中国做一个知识精英、特别是做一个正式制度和非正式 制度都认可的真正的精英是极为困难的。既要保持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也要具 备现代知识分子的能力,同时还要符合为民族振兴做贡献的要求,加上中国社会 管理系统的渗透和人的网络关系的吸纳和排斥功能,导致了正式的中国的知识精 英制度——院士制度只能是个四不象。我们既不能拿传统观点评价,也无法用纯 粹的西方观点评价。由于评价标准的苛刻,我们的院士必然沦入无法满足要求的 困境。试想,一个读了美国(因为美国大学是一流)名牌大学,拿了名牌博士, 写出大量不含水分的SCI论文(最好能拿诺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授水 平的人,一个用中国语言文字也写出了大量论文的人,一个主持了国家大型项目 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仗义执言的人、一个点灯熬油,孜孜 以求的人,一个保持美德,爱惜羽毛、为人师表的人才可能是一个不会发生争议 中国的院士,这样的价值观难道没有问题吗?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发生冲突是必然的。原因是,正 式的制度只能尽量满足这样的价值观,而不可能实际上满足,何况由于院士居于 知识群体的顶层,是很多怀着各种目的孜孜追求的目标呢?   几句评论,供大家一笑。 (XYS200602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