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小议中国理论与现实中的反“科学主义” 何学卿   近十年来国内曾出现过两次关于科学主义的讨论热潮。第一次是美国Paul Gross[保罗·格罗斯]和Norman Levitt[诺曼·李维]鉴于西方后现代思潮“对现 代科学的蓄意诋毁”[1],合写了《高级迷信:学界左派及其与科学之争》。该 书在1994年出版后在欧美引起了一次关于科学与人文的讨论,中国的文史哲界各 家学者也纷纷在各自的专业期刊中撰文发表评论。此时讨论的内容大都限于分析 科学主义的内涵、发展及其对文史哲界的“不良影响”。他们认为应该抵制科学 主义在文史哲界的肆意蔓延,同时认为在批判时应注意分开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 此后关于反对科学主义的文章时有见诸各种杂志刊物中。第二次讨论的热潮出现 在2003年前后,起因可能是与以十几名哲学界和出版界人士为主体的首届“科学 文化研讨会”所发表的《对于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 宣言》有关。宣言[2]认为“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同时认为“科学主 义是连续的观念谱系,只有很少人坚持极端的科学主义立场”。有学者[3]对宣 言中关于科学主义的定义进行分析后发现,该宣言实际上把提倡科学精神看作科 学主义加以批判,其纲领的核心是“把科学精神称为‘科学主义’,把提倡科学 精神的人称为‘科学主义者’,利用‘反对科学主义’的幌子贩卖反科学货色”。 由此可见第二次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科学精神与反科学思潮的辩论。与前 次不同的是,针对社会上各种对科学的误解和批判,经常被认为是“天然的科学 主义者”的科学家在这次讨论中站出来对扣帽子人文学者进行辩驳。   除此以外,因为媒体对科普宣传的忽视和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偏差,逐年增多 的伪科学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如表演绝食49天的老中医向法院控告北 京科技报将其定性为骗局,并获得一审胜诉[4];近期《新闻晨报》以科技打假 冤案的名义为“全息生物仪”翻案等等。而诸如此类被科学共同体所否定的“伪 科学”支持者们将基于现有可靠的科学理论怀疑、否定他们的科学家们称为“科 学主义者”。另外,在哲学界内,有学者在对何谓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未有较清 楚的了解时,就轻易地把科学主义这张大旗祭出来以掩饰各自的问题。如有学者 [5]认为过度医疗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科学主义思想,而这种科学主义思想是“人 类的行为可以干预自然,人的意志可以无视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可以任意宰 割大自然”,在医学中的反映则是“医学科学无所不能,医学可以任意处置人的 生命和集体而无需尊重其自身规律”。又或者对伪科学的本质认识不足时,就把 科学界对伪科学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科学主义的表现[6],如蒋春暄事件。   那么目前在国内学界和媒体闹得沸沸扬扬的科学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在现实 中的表现是怎样的?本文拟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人文社会学者眼中的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国内又称唯科学主义)的定义,目前存在多种说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派别中存在着不同的定义。科学主义最早在 [7]1867年Murray[默里]出版的《New English Dictionary》里是以中性身份出 现,意指“科学家的表达习惯和模式”。到Hayek[哈耶克]1942年发表的《科学 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带有了贬义色彩,指缺乏应有的怀疑精神,而只是对科学的 方法和语言奴性十足的模仿[8]。到了欧文1952年出版的《唯科学主义,人与宗 教》里,科学主义从模仿变成崇拜,“把科学地位提高的结果在某些方面使科学 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9]”。最近的根据 Merriam-Webster在线词典[10]的说法,科学主义指(1)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典型 的方法和态度;(2)过度相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所有学科(如哲学、社会科 学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中的效用。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到,科学主义这个词在不 同的环境下,可以是中性的,指自然科学家们的态度。也可能是负性的,从人文 学科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模仿到对自然科学的崇拜。叶闯[11]在对1953到1991年之 间出现的科学主义的定义进行整理后把科学主义的主要信念归纳成为三条:“第 一,科学主义认为在整个人类精神文化体系中,科学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而其它理智形式及文化形式或是没有意义,或是意义很小。第二,科学主义认为 在所有知识对象的研究中,自然科学方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自然科学方法是知 识确定性的基础。第三,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可以成为哲学等其他精神文化形态的 最终替代物,过去由各种形态分别面对的有认识意义的全部问题,都可以用科学 来解决。”叶闯认为其中的第二点是几乎所有被称冠上“科学主义”的观点和看 法的共同特征。中国学者在讨论中最喜欢用的定义是1976年《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的定义: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有研究领域的一种主张;断定只有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富 有成果地应用于知识追求。   在现实的讨论中,科学主义往往以贬义的形态出现,并且是被其反对者①所 使用。而且这种批判的对象往往是存在于自然科学以外的领域。   1.1 对贬义的科学主义定义的理解与分析   总体来说,从对科学主义的着眼处来分类大概可分成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价值 观两个方面。方法论方面有两种:(1)机械地、直接地把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 用的方法直接套用到非自然科学②的学科当中;(2)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理 解非自然科学学科最为有效的方式、或者唯一的方法,认为科学方法可以无条件 地应用于其他领域。而第二种意见也就是科学方法万能论,相当于李醒民[12]的 弱科学主义,李侠[13]的强科学主义。科学方法万能论的哲学根源可追溯到以石 里克、纽拉特为代表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又称科学经验主义),表现为 纽拉特、卡尔纳普索推导的统一科学运动[14]。价值论方面指:认为科学在人类 精神文化体系中是最有价值的,其它的理智形式不具有和科学同等或高于科学的 价值。这种观点也就是科学万能论,相当于李醒民和刘华杰的强科学主义[15]。 反科学主义者Tom Sorell[汤姆·索雷][16]认为科学主义在价值论上的表现为: 科学主义是一种关于科学的信念——特别是自然科学——它认为科学是人类知识 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所以最有价值,是因为它最权威、最严肃和最有益的。   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肖显静[19]认为科学万能论 (强科学主义)是可以从科学方法万能论(弱科学主义)中推导出来。他提到,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比起其它方法能够让人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接 近真实,那么对科学方法的普遍推广必然会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并最终 有效地、正确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这种对自然、人类社会的有效改造能为人 类带来最大的幸福,因此相对于其它学科或者理智形式而言,科学是最有益和最 权威的。进行这种推导后,肖显静[20]认为科学主义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组合只能 称为狭义的科学主义。广义的科学主义除了方法论和价值观以外,应该包括技术 乐观论、科学乐观论等。因为狭义的科学主义只涉及到科学方法的价值,并没有 关注到其社会应用所带来的影响。   理顺了带贬义的各种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后可以看到,诸家反对科学主义反 对的是一种极端的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由此而来的盲目乐观。诸家宣扬除了科学方 法外,其余的理智形式具有和科学方法同样或高于科学方法的价值,认为[21] “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各种巫术、神话都与科学一样在文化上是平等的,没有贵 贱之分。”相当于费耶阿本德的“任何思想,不管是多么古旧和荒谬,都有可能 改善我们的知识③”。这种反对科学万能论的论调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过激的、 尝试把经济学、历史学以及其他非科学学科统一到自然科学的“统一科学运动” 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忽视方法可靠性的前提下倡导了研究方法的多样 化。只有少数学者(如哈耶克)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方法在实际中的应 用。哈耶克在看待科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时,深刻指出④对自然科学研究 方法的生硬模仿而不是吸收科学研究的精神,为社会研究带来的混乱远大于其贡 献。在社会研究的实践中更需要的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对自然科学(或其他学 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所研究的主题。“区别于科学的思维,科学 公式化的思维是一种极具偏见的思维模式,它在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前就宣称 知道研究这个对象最好的方式⑤”。   李侠[22]指出,现代的科学主义发生了由简单的方法万能论向价值观的转向, 他根据T. Sorell对科学主义的看法认为方法万能论正以价值论的形式成为科学 主义的预设。这种观点与肖显静论述其狭义-广义科学主义之间关系所用的逻辑 有所类似。归根到底还是与科学方法万能论有关。   1.2 中性的“科学主义”   上述极端的科学主义明显是被谴责的对象,而回顾出现过的科学主义的定义 中存在着中性的说法,指科学家的态度,如默里《New English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在线词典解释(1)等等。刘华杰在《什么是科学主义》[23]一文 中就存在着一种所谓的弱科学主义“科学至少是中性的智力活动,科学成果对于 人类生存发展有积极作用;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精神对于理解复杂的心理、社 会行为,甚至对于哲学思维都是有益的;有限程度的科学还原论是必要的和可能 的;对于封建思想浓重的中国,倡导科学思想与方法、发展科学技术是必要的和 紧迫的。”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或者辞书可以说是少数。而这种中性的观点,除 了两种辞书只是进行一种事实陈述外只有刘华杰做出了价值方面的判断。至少从 字面的意义上来讲,这种弱科学主义的主张倡导了人的理性能力,倡导了科学对 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的可能以及技术在改造自然与社会中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 展可以说是有益的。   附带指出,李正风[24]从人们理解科学的维度出发提出三种科学主义,其中 第三种科学主义——“科学主义Ⅲ:科学精神是一切研究领域都应遵循的。”在 他看来,科学精神的推广也属于科学主义。那么这种科学主义到底是褒是贬就见 仁见智了,如曹志平[25]等就提倡这种科学主义。   1.3 小结   就实际使用来看,科学主义这个词大多是被反对科学主义的学者所使用并加 以批判,不少学者、辞书一再声明它是贬义词。但正由于这个词在不同学者口中, 同时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含义,即使在前面冠以“弱”、“强”、“狭义”、“广 义”等加以限定,不同学者间也难以就词语的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加以区分。而 在社会、人文学界一片抨击声中,适度把自然科学的理论概念和思想方法应用于 人文、社会研究领域的主张也难逃“科学主义”的大帽子而被否定[26]。否认了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人文领域的实际可能性,这种观念是不正 确的。对1900年至1965年社会科学中62项成就进行的研究表明,“20世纪早期的 成就全是理论性的或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则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 者是由定量分析导出来的理论[27]”以至丹尼尔·贝尔得出“(社会科学的定量 化)正是1940年以后社会科学获得新的威望和影响的理由之一”这一结论[28]。   2. 科学主义在现实中的体现   2.1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萌芽”   龚隽[29]认为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兴起可追溯到17世纪利玛窦等所带来的西 方近代科学知识与中国当时的科技研究热潮的兴起,“可以看作中西科学主义思 想的一次‘融合点’”。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出现的 “科玄大战”,正是以科学方法万能论这一形式的科学主义在中国出现的标志。 代表的学者如肖显静在质问中国是否存在科学主义时就提出“论战的结果是科学 最终战胜了‘玄学鬼’。至此,科学主义在中国扎下了根。”其余持类似的观点 国内还有不少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李维武[30]、马来平[31]、范岱年[32]等 人。不过这些学者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几乎无一不是断章取义地引用科学派代 表的某些“过激”话语,而不论这些看似过激的话语在被科学派进行论述时或是 加上了严格的前提,或是在后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这一点,李醒民[33]进 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明确指出“如果说当年玄学派多少有点捕风捉影的话,今日 (20和21世纪之交——引者注)的反‘科学主义’就无异于唐吉诃德与风车搏斗 了。”   2.2 “科学主义”在当代   面对科学主义在中国“扎根”后的蓬勃发展,不少学者纷纷疾呼要慎防西方 科学主义往中国的渗入,并指出本学科内“科学主义”的表现。本文取教育和哲 学方面一些典型的偏颇观点进行分析。   2.2.1 教育方面   郅庭瑾[34]认为科学主义给教育的影响是“从自然科学对人类的社会生产和 个人生活所具有的实际效用出发,以培养科学家为理想”,忽视人的价值和对完 美人格的塑造。在教育中则体现为由于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造成人的自我 意识丧失,从而导致权威崇拜。同时她认为“科学只知道认识的对象和客体”,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人自我意识、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创造的原动力、 意识和能力的缺失。原因是“科技越发达,操作越简单,人根本无须思考和创 造”,人的创造性在统一、不变的管理模式中消失殆尽。   首先,这位学者把教育中必要的技术教育等同于科学家培养,忽视两者区别, 忽视学生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必要技术学习。同时,现代社会所呈现的巨大进步 正是现代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不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出发进 行教育,反而在这种教育不足的时候宣扬主观的“完美”人格教育,是没有以人 为本的表现。其次,她忽视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体验和在科学素养 培养中所产生的理性怀疑、讲求实证精神,把不科学的、填鸭式的教育所带来的 主动性不足归咎于尚未实现的科学素养培养。很特别的是,这位学者甚至把技术 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归咎成“创造的原动力、意识和能力的缺失”的原因,无视技 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闲暇进行思维创作,而不必被繁琐的生活细 节所束缚。正是后者所造成更容易“创造的原动力、意识和能力的缺失”。   于忠海和于洪卿[35]认为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也存在科学主义问题(1) 由于推崇科学观和科学方法,导致了理化知识的泛化,使研究内容窄化。忽视学 生个人创新,成为被科研利用的工具。同时规范化、程序化的学习方法使所有学 科的学习倾向科学化。同时,由于价值中立,忽视和否定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人 性体验。(2)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科学方法、研究模式垄断了研究性学习。 (3)“研究为体,学生为用”,学校方面认为研究性学习可提高应试能力。 “学生沦为理性的主体和逻辑的化身,学生的自由、个性、追求、尊严都必须服 从解释现象的本质、规律,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复杂性”。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后现代思潮中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体现,而与科学主义 无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 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36], 由于关注的主体不同,自然使用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各有不同,何曾导致“理化 知识泛化,研究内容窄化”?其次,尹后庆分析了教育部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引后, 认为“非常突出地强调情意目标,强调经验、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于忠 海和于洪卿两位学者所提的否认人性体验、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从何谈起?再 次,某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误解归咎到科学主义的影响,把理性、逻辑与自由、 个性、追求、尊严对立起来,在逻辑上实在是难以理解。   2.2.2 哲学   陈嘉明[37]认为哲学特有的研究对象是心灵、精神,哲学的领域是一个超验 的领域。相对而言,科学是实证的,两者无法重合。他还提出信念是对于某种人 生价值的认同,而其不可或缺构成了哲学的不可取代。同时,陈嘉明也指出自然 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经验)是说明性(explanatory)的,依赖于对时空中的 物与事这类感性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哲学则是解释性的(interpretive),对心 灵、知识、道德作整体性思考,摒弃了事实性因素,排除了感性的色彩。在思考 的时候不仅仅用同一律,不矛盾律进行推证性思考。   面对科学的逻辑、实证精神,学者通过把哲学超验化以获得哲学的存在空间, 但是无法绕开的一点是,哲学无论多么超验、其推理多么与世无关,最终还是要 回到指导人的生活上。也就是受到人的生活实践的检验。正如陈嘉明不得不承认 的是,要判断什么是形上的真观念就需要考虑这种观念是否:①逻辑上没有矛盾, 在内容上是有效的解释;②就其可能的效果而言,必须是有益于文明发展。而这 两点正是科学理性中的逻辑和经验。   2.3 小结   当社会、人文各个学科在呐喊提醒民众、学者要提防科学主义的影响时,到 底科学主义在各个学科中总体来讲是怎么一个情况呢?   1983年到1987年间,有学者认为是中国“科学方法热”掀起高潮的时候。据 李慎、高文学[38]对这个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五个学科主要学术 刊物进行的调查,除了经济学应用科学方法的趋势呈线性上升、利用率相对较高 以外,其余四个学科都只是在1986年出现过一个顶峰,之后就下降了。在调查的 时间区间内没有一个学科应用科学方法的文章超过本学科总文章数的20%。另外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每门学科都有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占优势的方法,所占比 率一般都在20%以上而且各学科间互不重叠。在涉及到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学科 中运用的效果,除了少部分是渗透式运用外,更多的是板块式运用、星点式运用 和贴标签式运用,后者所占比率超过60%。这一点正是与哈耶克所说的一样。由 于学科之间研究的主题各不相同,导致所使用的方法各具特色,如反“科学主义” 者所称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无条件、无前提地“大规模入侵”非自然科学学科在 现实中并没有出现。距离当初调查已经20多年的今天,由于缺乏相关的数据难以 有更准确的判断。但正如朱红文[39]所说,20年前是自然科学的洪流奔向社会科 学,那么至少现在就是社会科学需要好好思考如何与自然科学“求同”和“存异” 了。   3. 结语   简要回顾国内目前科学主义常用的一般理论和现状,总体来讲表现出以下两 个大的特点(1)学者之间在进行探讨时往往不注意对自己所说的科学主义加以 明确定义,或者定义后没有贯彻文章的始终。从上文的探讨中可以看到,在国内 学者的理解中所谓“科学主义”可褒可贬,反对科学主义的学者在批判其他学者 宣扬科学主义时,往往忽视对方在使用科学主义这词的具体语境。比如何祚庥[40] 从科学主义的正面意义加以宣扬,龚育之[41]把重视科学、发扬科学精神称为科 学主义。何宏[42]就从贬义的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国内一些人包括了几位名 人乐滋滋地(把科学主义的帽子)拿来戴在头上”表示惊讶,因为在他的理解中 “科学主义明摆着不可能是个褒义词”。持类似认为“科学主义”只有贬义意义 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有不少,如范岱年[43]等人。因此,在词语使用的意义上, “科学主义”要谨慎使用。(2)国内学者目前对科学主义的反思基本上涉及了 西方对科学主义批判的多个方面,但是对科学主义无论是褒是贬都只是从个人理 解的角度或者引用他人的说法作进一步引申,只是就理论谈理论对科学方法万能 论进行形式上的反思,并没有较好地能够具体结合所在学科的特点作较客观的论 述。马红霞[44]、赵吉惠[45]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因此,在进行探 讨时,需要的是一种客观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摆事实讲道理,慎言反“科学主 义”。“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 真正融合”[46]。 参考文献 [ 1 ] 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13. [ 2 ] 柯文慧.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2):41-44. [ 3 ] 赵南元.剖析反科学宣言[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2):53-56. [ 4 ] 张源成瑜,郭翔鹤.绝食老中医胜诉名誉权案.华西都市报[N]. 2005.07.22 [ 5 ] 隋延.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J].医学与哲学,2005,26(3):1. [ 6 ] 严真化.为医学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J].医学与哲学,2005,26(1):4. [ 7 ] [ 8 ] F. A. V. Hayek. Scientism and the Study of Society[J].Economica, New Series,1942,9(35):269、269. [ 9 ] 陈其荣.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J].山东社会科 学,2005,(1):36-40. [10] Definition of scientism -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http://www.webster.com/cgi-bin/dictionary?sourceid=Mozilla-search&va=s cientism 访问时间:2005-12-30 [Z] [11] [16] 叶闯.论对科学主义的批判[A].见: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2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9-168. [12] [17] 李醒民.就科学主义及反科学主义答客问[J].科学文化评 论,2004,1(4):94-106. [13] [14] [22] 李侠.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 法,2004,(6):1-4. [15] [23] 刘华杰.什么是科学主义[J]. 民主与科学,2000,(3):10-11. [18] 段联合,曹胜斌编著.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 [19] 肖显静.在中国究竟要不要反科学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2,18(9):34-37. [20] 肖显静.概论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J].科技导报,2002,(8):8-11、33. [21] 郑祥福,洪伟.科学的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 [24] 李正风.“科学主义”辨析[J].哲学研究,1993,(1):63-67. [25] 曹志平,邓丹云.论科学主义的本质[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1,17(4):11-15,19. [26] 周林东.对科学主义的批评要慎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7,(2):10-11. [27] [28] [39] 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2、53、1. [29] 龚隽.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误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4,(4):13-19. [30] 李维武.中国科学主义思潮的百年回顾[J].哲学动态,1999,(12):16-20. [31] 马来平.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核心命题刍议——兼论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 会科学中应用的限度[J].文史哲.1998,(2):26-32. [32] [43] 范岱年.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N].科学时 报.2005.10.28:B02. [33] 李醒民.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上、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 报,2004,(1):73-77、2,62-65. [34] 郅庭瑾.科学主义:阻滞创新教育的根源之一[J].河南社会科 学,2001,9(1):72-74. [35] 于忠海,于洪卿.研究性学习中的科学主义问题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 研究版),2003,25(3):8-11、30. [36] 尹后庆.关于"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2001,(17). [37] 陈嘉明.后“科学主义”与中国哲学重建[J].学术月刊(沪),1994,(11):4-9、 113. [38] 李慎,高文学.我国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调查和分析 (1983-1987)[A].见:孙小礼,李慎主编.方法的比较——研究自然与研究社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07-225. [40] “‘我为什么提倡科学主义’——访何柞庥院士”[N].光明日 报,2000.6.28 [41] 龚育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2.1.29:第3版. [42] 何宏.“科学主义”我选择回避[N].中华读书报.2000.6.28 [44] 马红霞.科学主义及其对中国近代以来教育的影响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95-98. [45] 赵吉惠.科学主义、教条主义对当代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影响[J].学术月 刊,1994,(5):79-86. [46] 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 究,2004,(1):14-26. (XYS200707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